看不到盡頭的以疫管控
近期由於台灣疫情爆發,重新思考整理一下相關資訊。市民都希望盡快回復往常生活,不用再戴口罩、安心出行等。醫學界說,關鍵是施打疫苗達至群體免疫。香港現時未打針者眾,維持一定管控、鼓勵接種可以理解。可是,多國的鼓勵打針都是以放寬管控為主,港府卻是偏向責罵和加重懲罰未打針者。如果打了針都沒放寬,到底何時可以放寬?是否應該有路線圖,讓市民看到管控的盡頭?但我暫時都看不到,只看到又藉疫情禁止六四晚會。這怎麼想都只是以疫管控。
先整理一下基本資料和邏輯。這個病的特性有幾點:容易感染、潛伏期長、潛伏期已可播毒,加起來,就是很多人可以在不知已染病下大肆播毒。這個病死亡率不算高但也不是低到可以忽視,而且有相當比例人即使痊癒也有後遺症,如果出現大爆發,也可造成一定數量的人死亡和有後遺症,期間也有機會令醫療體系應付不來。
因此,防疫需要對內對外齊下:對內,日常生活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減低感染風險,一有個案就快檢測、快隔離、快追蹤,盡快堵截傳播,大爆發時甚至要封區封城,徹底停止傳播。對外則嚴守檢疫,防止輸入成為破口。理論上如果一處成功「清零」,社區內無病毒,對內管控可以減輕,集中嚴防輸入個案。
可是管控措施越多,市民生活越不便,封城更會打擊經濟民生,影響國力。而儘管開始時可以為市民接受,經過一定時間,肯定會有人問,到底何時可以結束,回到往常的生活?難道人類以後都是不能群聚,口罩成衣服般理所當然嗎?問題是,由於傳播力強,已在多國大規模擴散,且很多國家人民或政府無恆心抗疫,根本難像沙士那樣不斷收窄範圍,最終自然消滅,這個病毒很可能長期在人間流傳。
所以關鍵在疫苗。如果人們是有抵抗力,不再患病也不再播毒,那自然失去管控的理由。而只要夠多人打了疫苗,如 80%,就算剩下 20% 人因為健康理由(藥物敏感、長期病患等)真的不適合打針,因為社會上會播毒的人少了,不打針的人染病的機會也會少了,就算染病了醫院亦會因病人數目少而能集中治療。而將來已打疫苗者也應可旅遊,甚至全世界夠多人打了達至世界性的群體免疫,可完全結束限制。
當然前提是疫苗效率高。簡單地假設,如果一隻疫苗打了之後只有 50% 人是有抵抗力完全抗病,另外 50% 人會減輕症狀但仍有播毒風險,那即使社會 80% 人打了針,社會也只有 40% 人完全抵抗,另外 60% 人仍有播毒風險,在這情況下就大安旨意結束管控,很有機會再大爆發。之前又有人提出任由病毒散播,讓夠多人染病後得到抗體,也能達成群體免疫,但達成之前不知幾多人要死掉,亦會有很多人沒死也有後遺症,加上傳播越廣病毒變種機會越高,所以任由散播這個想法很快被放棄。
因此,歐美多國都爭先開發疫苗,和一證實有效就大規模接種,甚至不惜明知贈送疫苗給他國是絕好外交機會,都收起自己,甚至是領導人自肥先打(除了某國剛剛相反:先給外國、然後國內、領導不知幾時打)。隨著疫苗接種上升,這些國家也開始放寬管控,如容許已打針者群聚、去酒吧、除口罩。根據 Google 統計,美國一日新宗數已跌至不足一萬宗,較高峰試過一日 30 萬宗大幅回落,可能顯示策略成功。以色列更已結束限聚令,結束安心出行,近期內評估結束口罩令,只餘出入口檢測(P.S. 以色列已打兩針比例為 56%,最近 7 日平均每日 15 宗新確診)。
香港又如何呢?儘管確診宗數近乎零,疫苗接種速度不快但也是上升中,政府卻以可能第五波第六波為由,只有雞肋般的放寬,如准許去酒吧和娛樂場所,但繼續限人數和要安心出行,同時透露可能加重懲罰不打針者,將來食肆、戲院、各種室內場所都不准去,又要批評不打者可恥。為何外國都是以放寬利誘民眾,香港卻是以懲罰威逼民眾呢?還有,如果打了兩針的人都要繼續限聚和安心出行,那到底何人才可以群聚和停用?這個病毒可能長期在人間流傳,第五波第六波第七七七波,都有可能,要管控到何時?政府自己都說關鍵是疫苗,那是否可以給個評定準則或路線圖,幾多人打針可以放寬,甚至像以色列完全結束管控,但好像沒有?
唯一結論,只能是政府是以疫管控,藉機禁你六四晚會和遊行示威,所以永遠只有加嚴而沒有放寬,管控看不到盡頭,市民看不到回復往日生活的曙光。
至於台灣,因為開首提及了也講一下。很多台灣媒體現在集中討論疫苗,當然中長線疫苗是必要的,但遠水救不了近火,接種疫苗需時,要達至群體免疫至少要幾個月時間,想盡快解除市面封鎖,做好防疫措施、加強隔離和醫治、加強檢測和追蹤、嚴格執行對外管控等,更快可以做到。台灣疫情相比很多地方其實尚不嚴重,像日本都緊急狀態多久了,東京一處的新增宗數仍然高於全台總和。只要好好執行防疫,短期內壓下疫情,解除封鎖是絕對可能的,無須因暫時疫苗短缺過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