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閹割通識】公社科強制內地考察 教育局推「官辦」行程 必須包含中華文化元素
通識科被「改革」後重新冠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社科),今年 9 月新學年由中四級起推行,教育局今(2 日)終公布公社科的詳細課程指引,其中,內地考察納入課程一部分,旨在讓學生認識國家、培養國民身份認同並「思考如何貢獻國家和香港」。教育局同步宣布,將於 2021/22 學年起「持續舉辦」配合課程的內地考察團,供學校報名參加。
據指引,教育局不會就內地考察有統一規定,前往考察的次數、日數、行程路線等都可校本決定;不過指引亦列明,內地考察的行程,必須包含涉中華文化元素的參訪點或考察課題。
「官辦」考察團 暫未知外判抑或當局包辦
公社科指引列明,學校可「適當地安排」學生參加配合課程的教育局內地考察團,當局將於稍後公布詳情;據當局發給學校的通告,凡參加考察的學生、隨團教師,都可以獲得教育局資助團費。至於有關考察團是由教育局全力包辦,還是如目前當局遊學團、外判予服務供應商舉辦,教育局回應《立場》稱,暫無進一步補充。
翻查資料,教育局過去一直透過外聘供應商,舉辦中學生內地交流團,例如「同根同心」、「同行萬里」系列內地交流團,以及「領袖生內地交流計劃」及「京港澳學生交流夏令營」等。
除了參加「官辦」考察團,指引指,學校可以運用全方位學習津貼、高中學生交流活動資助計劃、姊妹學校津貼,或整合其他適用資源,用以自行籌辦考察團,又或是參與校外團體所舉辦的內地考察團。
必須包含「中華文化元素」參訪點
指引強調,不論參加什麼內地考察團,有關行程必須包含涉及中華文化元素的參訪點或考察課題,例如可體現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傳承和發展;認識文化遺產的保育和活化;參觀博物館內的中華文化展品;到訪歷史和文化場地。另可參訪考察有關環境保育的可持續發展經驗、科技創意產業的發展、城市規劃與人民生活方式等課題。
指引亦建議學生使用約 10 個小時學時(學習時數,不計算在公社科科目總課時內),在教師的指導下,搜集和閱覽與考察行程相關的資料、確定考察專題研習題目、掌握實地考察的技巧,並完成專題研習報告。
公社科指引舉出「廣州考察團」為例子,供學校選擇或籌辦內地考察團時,在行程方面作比對參考。據有關例子,考察團的參訪點、考察活動,有過半涉及中華文化元素,包括參觀粵劇藝術博物館、廣州市興豐垃圾填埋場及珠江新城等,讓學生認識粵劇、廢物處理及人民生活等學習重點。
楊潤雄:一國兩制下,國家與香港骨肉相連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同日在《局中人語》欄目撰文,指局方將積極舉辦多元化、配合公民科課程宗旨的內地考察團,讓教師從中選取適合的考察團給學生參加,隨團師生都可以獲得教育局資助團費。
文中指,「國家發展一日千里,在世界舞台舉足輕重,在『一國兩制』下,與香港更是骨肉相連」,強調內地考察是公民科課程「重要一環」,旨在讓所有高中學生透過前往內地考察,實地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國情及發展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