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行禮如儀的意思,是本末倒置,把一些象徵性、儀式上的行為當作目的本身,做完覺得心安理得,目標達成。

基督教有眾多禮儀。曾經聽過一課有關《利未記》的講解,經上諸多繁文縟節,講者的詮釋是為鍛練信眾的意志而已,上帝不會因為少了某個儀節而不存在,人也不會因為多做了某個儀節得永生。所謂「敬拜人生」,指的是人在每一個生活細節上與神連結。每星期在單獨囚禁時默想若更能與神連結,會強於每星期回教會禮拜卻心不在焉。

對於信念堅強的人,儀式不重要。信念越強,愈不拘泥。甚至,去了多餘的動作,可能還更能推陳出新。

所以,儀式不是為了意志堅強的少數人而設的,而是為了意志薄弱的大眾,因為人類較容易消化象徵性、並具體化的東西。那少數意志堅定的人為了傳遞信念,會成為領袖,帶領那些重複的儀式,目的是讓群眾慢慢地把真正的內涵深植於心中。因此儀式要能外顯,沒有人點燈後卻用桶子罩著它,因為點燈的目的正是為了照亮漆黑的夜晚。

基督教有另一教義,指教會並非困於一個場所,大部份時間以分散的形式存在,信徒雖身處不相同的生活崗位,卻都以同一心志活出信仰見證。就算不能參加一星期一次的敬拜聚會,信仰的內涵卻可透過生活中的大部份時間展現,而後者更為重要。生活中那個環節可以發光,便在那裏發光;那個地方可以守節,便在那裏守節。人們認出基督徒,是因為他們表達出同一信念,而不是因為他們穿着同一套制服。

只要有內涵,儀式的格式其實並不重要。今天我第三天嘗試以 6:40 平均步速跑 6.4 公里。

共勉。

作者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