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華,已殁。
何俊仁,在囚。
李卓人,在囚。
尹兆堅,在囚。

支聯會熟悉的面孔,每年一次的維園集會,除了悼念六四英魂,對無助的天安門母親一點支持,也是對各大政黨的少少捐助,鼓勵也好,贖罪券也好,是民主派每年最大型的街頭活動。去年疫情為由,禁止悼念,結果梁國雄、李卓人、何俊仁這批民主派老將身先士卒,堅持將燭光帶入維園。堅毅的香港人沒有大台、沒有揚聲器下,凝聚在一起,無論是年青或年老,泛民或本土,剎那間緊靠在一起。2020 年的六四,亦是香港首次遍地開花,畫面震撼全球。今年這批泛民的老廉頗在囚,支聯會被瘋狂打壓,維園沒有燭光,可是燭光熄滅就等於人民熄燈?

有人選擇忘記,有人選擇出賣,有人選擇綏靖,有人選擇妥協,香港人卻選擇不屈的堅持。三十一年來,香港人從沒有忘記這段屠城血淚史。人生中有甚麼事可以令香港人堅持三十年不放棄?有甚麼事可以風雨不改,放下手中所忙的事,燃點手上的燭光,為死難者流汗與流淚?香港人追求名牌、追求金錢、追求快捷,最重要的追求是 — 公義!

由少年、青年到中年,這一天總是以發音極差的國語,高唱《血染的風采》,在旁總會有人向你遞紙巾,三十一年來,無論集會的人多與少,都沒有改變過。身邊總會有人像曾蔭權答記者一樣,問及六四就會答:「國家今天的經濟發展強大……」香港人與天安門母親的心結,不會因為經濟發展而解開,就算你是殿堂級的心理輔導大師,也沒有撫平這段歷史傷口,唯一的方法,是還天安門死難者一個公道。

滅不了真相

六四,曾經是香港民主運動的世代鴻溝,有人認為悼念行禮如儀,有人認為沒有責任建設民主中國。這些分歧,的確令支聯會有不少衝擊。到今年,這些分歧已不存在,香港與中國全面接軌,過去所有的爭議,今天已不再重要。馬逢國這條忠誠廢物,說外國越來越多人說六四沒有死人,你看的外國媒體,是否中資收買的紅色傳媒?就是這些人渣賣港賊,將香港變成今天的境地。無論你如何努力替極權掩飾真相,都會像你「濃密」的頭髮,怎樣也遮蓋不了禿頭的事實!

當年北京市民盡力保護香港記者與學生,讓他們安全回來,為的是讓這段歷史真相能保存。部份記者回來後,堅守了專業,像亞視記者謝志峰工作至退休也堅持風骨,當然亦有梁美芬這些「出色」記者,現在升棺發財。畢竟也三十二年,人可以被收買、人格可以出賣,可是只要有人堅持,真相就能世代相傳。君不見三十二年後的今天,仍能見到《蘋果日報》監察員當年譴責屠城暴行;兒子經營移民生意的人大代表,在《城市論壇》痛斥屠城兇手的片段,現時仍隨時可以重溫。牠們現在與十一哥的嘴臉,多麼的好看,大家都想用歡迎新任丐幫幫主的儀式招呼牠們。當然大台總經理與大聲肥婆,罷買國貨始祖低智心,也是變臉的人版。牠們的存在,更覺明哥(黃耀明)與梅艷芳的可敬。

經歷 2019 年的反送中運動,香港人終於也感受到天安門母親的無助、憤怒。流亡、走難式移民,與保外就醫及黃雀行動也沒有太大分別。離開的百般悔咎,留下來的艱苦渡日。是去或留,也不是好過,彼此不用爭論,也不用指謫。這一年來回機場送別友人,彼此都是一句,將來出面見,活像準備出監的囚友最常見的對話:「唔好望返轉頭,出面見。」在外的好好享受自由世界,為天安門母親亮起燭光。留下來的今年未能到維園,就用自己的方式悼念,不屈的堅持,無論人在何地,悼念是對死者的尊重、對公義的堅守、對民主價值的認同,以及教育下一代的重要一課。

三十二年了,各位天安門母親,今年香港也多了數以千計的民運人士,維園未能亮起燭光。這段屠城惡行,我們不想回憶,可是未敢忘記,不能齊聲高呼,仍然毋忘六四。

 

#六四 #六四三十二週年 #六四燭光 #天安門母親 #不想回憶 #未敢忘記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