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黨媒《環球時報》、中聯辦控制的香港《大公報》《文匯報》,炮轟一份由科技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學者共同參與的研究,指控研究「僱港千名大學生當暴亂『白老鼠』參與示威罪證曝光」,形容是「西方煽動港版『顏色革命』的鐵證。」翻查研究,主要跟進調查學生參與 2017 年至 2018 年遊行,研究過程中把學生隨機分為三組,其中一組出席遊行時,如事後協助「點算人數」會收到數百元報酬,研究的目的是為找出學生持續參與運動的原因,以及他們之間社交網絡的影響。

此外,研究強調, 2017 年至 2018 年合法和平遊行,未涵蓋  2019 年期間遊行示威,似乎與黨媒指控「僱港千名大學生當暴亂『白老鼠』」有頗大差距。

科大:參與教授已離職   不知會「引發參與遊行」

據論文資料顯示,該次研究由歐洲研究委員會(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的財務撥款,獲慕尼黑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及香港科技大學的授權。

不過,科技大學回覆《立場》查詢時指出,參與教授已與 2019 年 9 月離職,研究計畫向校方遞交申請時,並無提及會「引發參與遊行」及獲得酬勞,因此已去信研究團隊,要求將「獲科大批准」的聲稱從研究論文中移除。科大又指出,一直致力恪守最高研究標準,以保護參與研究者的利益,並期望研究人員會嚴格遵循他們獲批准的研究計劃範疇,以及相關的學術行為準則。

有關研究在《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Insights)最新一期刊出,題為「持續政治參與:社交互動及抗議運動動態(Persistent political engagement: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the dynamics of protest movements)」。由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慕尼黑大學、以及香港科技大學學者聯合撰寫,目的是了解驅使學生持續參與政治運動的原因,以及個人社交網絡對此參與運動的影響。

不過,研究引起了親中陣營的狙擊。 《環球時報》昨日率先發文,炮轟研究暴露出美歐等國「赤裸裸干涉中國內政的企圖」,又指美國有長期在國外搞顏色革命的傳統。 《大公報》《文匯報》今日在報道炮轟研究報告「堂而皇之地」將學生參與「黑暴、擾亂、破壞香港穩定的過程和結果作為『學術成果』」。

吳秋北:假學者、真顏色革命推手  「通通揪出來」

工聯會吳秋北今天在 facebook 發文質疑,受「實驗」影響的學生,究竟最終有多少成為「黑暴一份子」,「科大對其學生可有愛護和負責?枉為人師!此等學府所作所為實在令香港教育界蒙羞!『學術自由』居心叵測之人濫用,教育局必須反思,嚴肅跟進!科大有責任交代這項毀我青年,亂我香港的顛覆行動是否仍在繼續!是否仍有青年受其控制,無路可走! 」

他又指出,要所有「反中亂港」的假學者、真顏色革命推手「通通揪出來」,請科大全面交代有關情況,請教育局全面徹查事件來龍去脈。

研究集中 2017 至 2018 年和平遊行 非關 2019 年運動

該份於《美國經濟評論》發表的研究針對的,是爭議性明顯較低的 2017 及 2018 年和平遊行,而非 2019 年的反送中活動。研究雖然是有採用金錢作為「間接」誘因,但目的是要找出令學生持續上街的原因,而研究人員在研究手法上也極為小心控制涉及的因素。論文特別提到,論文設計有考慮道德上的問題,例如與研究有關的遊行,大致合法,在研究發表前、過往的七一遊行相當和平;研究方法獲大學批准。

研究人員招募參與者,提到完成整個跟進調查,可獲 50 港元報酬,將參與隨機分配至三組: 實驗組(Treatment Group) 、單純對照組(Pure Control Group) 及安慰劑對照組(Placebo Group) 。

今次研究的關鍵之一,是當中的「間接誘因」。研究的「間接誘因」是指學生並不會因「出席遊行」而直接取得報酬,而是隨機選出學生,向他們提到如果出席 2017 年七一遊行時,花上數分鐘協助點算人數的話,會獲得 350 元。為進一步確定學生出席活動的原因不是基於金錢(間接報酬)利誘,研究人員同時安排了「安慰劑對照組」,要求該組學生在非遊行日子,點算港鐵人流,以此排除酬勞(或稱收入效應,income effect)之影響。

研究人員邀請了 1,100 名大學生參與,當中 849 人完成整個實驗。分析數據後,研究人員發現獲獎勵誘因的參加者出席 2017 年遊行,相對其他兩個對照組高約 10%,而在 2018 年他們在無誘因的情況下,出席遊行比率仍高於對照組 5 %。

另一發現是,研究人員留意到,曾獲間接誘因出席一年遊行的參加者,在一年後再無誘因下出席遊行的機會率會高大約 50%。

研究認為,出席數字差距似乎並非源自「酬金」。研究人員就從「社交層面」入手,從而了解參加者繼續參與翌年遊行的原因。學者認為,可能受研究影響,令到社交網絡改變,減低他們組織成本,影響他們對政治看法。

參與研究學者,包括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 (NBER) 的 Leonardo Bursztyn 及 Noam Yuchtman、美國經濟和政策研究中心 (CEPR) 的 Davide Cantoni、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楊宇凡 David Y. Yang,以及香港科技大學 Y. Jane Zhang (張憶芹)。《大公報》大篇幅報道,David Y. Yang 以及張憶芹過去言論,批評楊宇凡批評國安法的論文是「妖言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