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著虛幻
今期《經濟學人》科學欄一篇文章,值得一讀。相信醫療界人士大多知悉最新有關新冠肺炎傳播的研究,但一般市民大眾未必。
文章關乎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物理學家 Lidia Morawska 的研究。她於 2003 年 SARS 疫症爆發後已開始實驗,探索人們呼出的微粒如何在空氣中傳播。實驗的結果一反傳統智慧,指出呼出的 5 微米大小微粒,在適當的環境下,可傳播的距離,不止於我們一般社交距離的一兩米,而是二、三十米或以上!
不過,大家不用過於擔心,請續看下文。
她於去年(2020 年)中聯同 32 國超過二百多位科學家,呼籲全世界公共醫療機構正視這個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WHO)一直信奉傳統說法,就是 5 微米的微粒不會在停留空氣中,很快便沉降下來,不造成傳播。直至去年三月,WHO 依然堅持新冠肺炎不會經空氣傳播(“FACT: #COVID19 is NOT airborne”)。後經科學界壓力後,才低聲下氣,認同空氣傳播的危險,但同時仍堅持新冠肺炎主要是經染疫者與他人緊密接觸下傳播。
FACT: #COVID19 is NOT airborne.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WHO) March 28, 2020
The #coronavirus is mainly transmitted through droplets generated when an infected person coughs, sneezes or speaks.
To protect yourself:
-keep 1m distance from others
-disinfect surfaces frequently
-wash/rub your 👐
-avoid touching your 👀👃👄 pic.twitter.com/fpkcpHAJx7
結果當然是事與願違。因為一般人都做足的防疫措施,即勤洗手和保持社交距離,均不能阻止空氣傳染,尤其在室內。事實上,去年初中外已出現了室內或侷促環境下爆疫的例子:廣州、寧波、以及美國華盛頓州。報道中,傳媒冠以「超級傳播者」(superspreader)的觸目標題 — 由一名初始染疫者散播令致數十人染疫,期間並無緊密接觸(按閉路電視證據),其中不少受害的與初始染疫者距離頗遠。
事故後,有科學家利用電腦模式,模擬室內爆疫事件,結果與 Morawska 的研究吻合。
跟著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減低空氣傳播?
麻省理工兩位科學家計算過,如果有一名染疫者在房間內,可停留多久而不會染疫。他們將計算方法,應用於以下例子:有 1 位老師、19 位學生,自然通風的普通課堂內,得出安全時間是 72 分鐘。課堂如加上電動通風,安全時間增至 7.2 小時。如單單配戴口罩,則為 8 小時。兩者(即通風、口罩)兼用,則安全時間躍升至 80 小時!
[至於如何監察室內空氣情況,專家的建議是二氧化碳的濃度可作指標:室外是大約百萬份之 400,室內濃度應該是百萬份之 700 或以下。如果達到百萬份之數千,已是危險。至於如何控制濃度,建議是可進一步加強通風,或加裝空氣過濾,又或安裝滅菌的紫外線燈等。]
以上是 20 人、室內情況的計算結果。重點是單單配戴口罩已能提供 8 小時的保障。如果是室外,通風情況一般較好,如能保持社交距離,安全時間會更長!
你可以說,以上只是 20 人(其中一人染疫)的計算結果。如果人數多一些,或多許多,又怎樣?我們可以借鑒巴士、地鐵、或其他公共交通,尤其是上班下班、上課下課的繁忙時間,過去一年半是否因為有染疫者在車上而出現傳染的個案?如果有,有多少宗?為何沒有限制市民乘搭的地區、次數、時段等?
既然如此,令人百思不解的是,為何仍以防疫之名,阻止群眾在室外聚集、遊行?
日本電影《間諜之妻》,講及二戰時期在中國東北進行的暴行,本土許多人都懵然不知,尤在醉生夢死。這裡的處境,就如電影中樂曲的這句:「踏著現實,吻著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