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手錶、帽子和摺扇⋯⋯物品散落月台椅子附近。走近細看,它們不是物品本身,而是金屬製造,是香港藝術家林嵐的作品《失而復得》,現放於即將啟用的紅磡站月台。隨著「屯馬線」二期即將開通、紅磡站開放予傳媒參觀,該作品相片昨日(6 月 7 日)曝光,便引起網民熱議。有人鍾意,有人彈,但藝術家本人的創作意念是甚麼?《立場新聞》請來林嵐問個明白。

早在 2014 年,港鐵開始聯絡藝術家,策劃「屯馬線」各站的藝術裝置。港鐵先找藝術家,再構思創作方向。林嵐便是其中一名獲邀藝術家。向來多以現成物(found object)為創作媒介、又多做場域特定(site-specific)裝置的林嵐,對車站內失物認領的部門最感興趣,「別人在那個 site 丢了不要的東西,我撿了再做(作品)。物件本身有前身故仔,而我是續寫故仔的人,所以當時想地鐵內會有何故事」。走入失物認領的倉庫,她看到架上的鎖匙、銀包、帽子,堆積如山,「好想拆開膠袋,讓它們重見天日,快點回去主人身邊」,遂漸漸發展成模仿各式日常物品的創作。

在藝術家的構思裡,《失而復得》由三組作品組成,其中兩組放於月台;一組大型裝置計劃放於大堂,但暫時因疫情未能趕及完工。現時新月台那組作品亦可分成三部分:牆上的紅白黑膠袋照片;地上的物品狀金屬雕塑;以及旁邊行李箱似的石頭雕塑。林嵐解釋,作品是一段「旅程」:由等車到月台上落先見到物品雕塑;經過紅白黑膠袋的玻璃幕牆,有如「破袋而出」;再到大堂的裝置,旅程才算是結束,所以「大堂作品未做,作品未算完成」。

雖然《失而復得》的故事未完,但現有的部分已經充滿故事。林嵐透露,金屬雕塑的物料是回收所得,來自以前英殖時期船和巴士的摩打,「現在變成『遺下』的物件,好有歷史價值」。她與本地鑄鋁老師傅廖榮想合作,製作成物品雕塑。行李箱的石雕也不是獨力製作,她邀得韓國藝術家秦秉喆協力完成。她又透露,行李箱石雕雖然「不可攀爬」,但形態有如椅子,乘客可以坐下來休息,「所以人來了,作品就有人氣。收站後,月台又變成博物館」。

相對港鐵站常見的牆上壁畫、天花吊下來的雕塑,林嵐承認《失而復得》的物料、作品數量等多方面都打破了很多規矩,經歷多番遊說、各方協調才可成事。前後經歷七年,作品雖然未 100% 完成,但總算逐步得以亮相於人前。藝術家無不感觸,「作品做了七年,好多感情投放」。剛好這七年,香港社會經歷多番變遷,不少公眾對港鐵的觀感也不大如前。她不諱言過程中多次曾想過放棄,但最終決定以不亢不卑的心態留下來,做到最後,「正因為經歷了那麼多,作品更演變成香港公共藝術和歷史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