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探索中東 اكتشف الشرق الأوسط】

以色列大選結束兩個月後,因無一政黨聯盟取得過半數議席而產生的組閣危機終於出現解決的眉目,一眾反對總理內塔尼亞胡 (בִּנְיָמִין "בִּיבִּי" נְתַנְיָהוּ Benjamin Netanyahu) 連任的在野黨終於達成共識,組成執政聯盟成立聯合政府,解決目前的政治危機,並預定於 6 月 13 日宣誓就職,以色列史上任期最長的內塔尼亞胡長達十二年的統治也將告終。

本來,內塔尼亞胡有機會因剛過去的以巴衝突來宣傳他作為強人領袖才能保衛以色列,借國家需要有手斷強硬的領袖才能避免以色列受到巴勒斯坦哈馬斯襲擊及處理善後工作為由,要求他所屬的政黨聯盟外的議員支持他連任,但從一眾在野黨成功組閣阻止他連任的結果看來,比起以巴衝突的餘波,更多人更不想看到內塔尼亞胡連任,即使內塔尼亞胡以新的聯合政府上台會危害國家安全為由要求其他右翼議員支持連任,但仍然沒得到和應。

這次成功組閣的新聯合政府,不只橫跨左中右三派,主張兼併巴勒斯坦的極右猶太國族主義政黨右傾黨 (ימינה Yamina) 更破天荒與立場相反阿拉伯政黨拉阿姆 (רע"מ القائمة العربية الموحدة Ra'am) 合作,一共八個政黨聯合起來總算過半數達到執政要求。之所以這八個立場各異的政黨會出乎意料地組成內閣,全因一眾政黨皆認為要是讓貪腐指控纏身且經常玩弄看守總理制度未能組閣的內塔尼亞胡連任,將會使以色列陷入嚴重危機。要解決連場政治鬥爭造成的組閣危機,必須主動成立跨陣營聯合政府,以左中右大和解之姿解決來化解政治鬥爭。

新聯合政府內閣創下了數個以色列政治史的之最,不只創下最多政黨組閣的紀錄,還首創輪值總理制度,先由右傾黨黨魁貝內特 (נַפְתָּלִי בֶּנֶט Naftali Bennett) 擔任 15 個月的總理,再由現時國會在野第一大黨中間派政黨未來黨 (יֵשׁ עָתִיד‎, Yesh Atid) 黨魁拉皮德 (יאיר לפיד Yair Lapid) 擔任餘下任期。首先擔任總理的貝內特將是繼內塔尼亞胡後第二年輕的總理,也是有史以來所屬政黨擁有席位最少 (只有 7 席) 的總理及首位緊遵猶太教傳統戴上基巴小帽 (כִּפָּה kippah) 的總理,而且創下擔任總理者並非總統授予組閣權的人 (以色列總統授予拉皮德組閣權) 的紀錄。此外,是次內閣將有史上最多的女性及阿拉伯裔閣員,同時囊括出生至埃塞俄比亞的部長,並且有多達三分一的閣員是來自中東的米茲拉希猶太人 (מזרחים)。八個組閣政黨的黨魁中,包括拉皮德在內有多達四名曾經擔任記者,同時包括曾擔任國防部長的貝內特在內有三名黨魁曾擔任內塔尼亞胡政府的部長級官員,這三名前部長皆因各種原因與內塔尼亞胡分道揚鑣,倒戈相向。

不過,這個臨時組成的大雜燴內閣,使不少人擔心其穩定性,單看這次組閣的過程,便已是波折重重。在 5 月 4 日,與內塔尼亞胡同為利庫德黨 (הליכוד Likud) 的總統里夫林 (ראובן ריבלין Reuven Rivlin) 眼見內塔尼亞胡遲遲未能組閣,決定收回他的組閣權,改為要求拉皮德組閣。可是,三日後卻爆發了以巴衝突,內塔尼亞胡以國家陷入危機為由以看守總理身份主持大局,同時拉攏一眾國會議員支持,連對他十分反感的貝內特也以「大局為重」為由一度倒戈支持內塔尼亞胡繼續執政,阿拉伯政黨拉阿姆也因以色列政府對阿拉伯裔的鎮壓而一度拒絕與拉皮德組閣。只是,當衝突結束後,貝內特清楚內塔尼亞胡不會讓曾倒戈相向的他回到權力架構中,故再次與拉皮德談判,以擔任內閣重要角色為條件,三度倒戈與拉皮德組閣。為了在 6 月 2 日的組閣期限前達到組閣條件,拉皮德也只得答應要求,而拉阿姆的一眾阿拉伯裔議員也清楚讓內塔尼亞胡連任只會使阿拉伯裔的待遇更差,故決定與 less evil 的拉皮德與貝內特 we connect,形成現今的內閣。

這個執政聯盟包含環保主義的極左翼梅雷茲黨 (מֶרֶצ Meretz)、社會民主主義的左翼工黨 (מִפְלֶגֶת הָעֲבוֹדָה Labor)、自由錫安主義的中間派未來黨、多元自由主義的中間派藍白黨 (כחול לבן‎ Blue and White)、代表前蘇聯猶太移民利益的中間偏右政黨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黨 (ישראל ביתנו‎ Наш Дом Израиль Yisrael Beiteinu)、自利庫德黨分裂出去的國家自由主義右翼政黨新希望黨 (תקווה חדשה New Hope)、錫安主義的極右翼政黨右傾黨,以及代表阿拉伯裔居民的拉阿姆黨。雖然其光譜相當寬,代表了來自包括美俄中東非洲在內各地猶太人以及阿拉伯人的利益,但組成主宰國家權力的國安委員會的成員仍是以右翼猶太人為主,右翼佔了委員會的六成席位,十二席中便有三席來自貝內特的右傾黨,只有一席是由拉皮德擔任,而內閣中各重要職務包括總理、國防部長、外交部長、財政部長、司法部長、公安部長皆必須由國安委員會的成員擔任,換言之右翼政黨仍主宰內閣,右傾黨雖只有國會中的 7 席,卻在內閣中舉足輕重。不少人擔心貝內特得到如此大權後,十五個月後會否履行承諾移交權力讓拉皮德繼任總理。另外,雖然預定繼任以色列總統的赫爾佐格 (יצחק הרצוג Issac Herzog) 來自工黨,但總統只有內閣任免權及儀式性質,本身並不具多少行政權,故政府仍會如以往利庫德黨主政時期右傾,對巴勒斯坦仍會相當強硬,只是會因貝內特等人主張政教分離,以及有提倡保護阿拉伯裔公民權益的拉皮德與拉阿姆黨參政,而使得阿拉伯裔公民有較平等的待遇。

究竟新內閣能否超越意識形態差異順利合作執政,內塔尼亞胡變成在野第一大黨黨魁後會如何干預新聯合政府施政,仍要看以後發展。就算內塔尼亞胡因下台失去特權而正式因貪腐指控被調查,利庫德黨也會試圖離間這個意識形態差異頗大的執政聯盟,以後會否出現有執政聯盟成員倒戈相向,教人擔心。不過,要解決困擾以色列多年的政治鬥爭,暫時卻只有這一跨陣營執政聯盟,以色列民眾只能寄盼他們能好好合作,使以色列的政治重回正軌,穩健發展。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