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天橋是大型新市鎮發展地區的特色之一。政府發展新市鎮的基本概念是「在基礎設施和社區設施上盡可能提供一個均衡和設備齊全的社區」,不過在一些則重住宅區發展的市鎮,如東涌、天水圍、將軍澳等,這「自給自足」的理念較難實現,因為很多居民未能於區內就業,需要跨區到其他商業核心區工作。新市鎮位置偏遠,為方便市民出入市區,行車通道便成為了市鎮主要的脈絡,行人與單車道路則「離地」發展,方便市民短距離跨越區內各地點。

像東涌這種屋邨林立、以行人天橋為主、無街景的新市鎮規劃模型,可被視為一種傳統街道文化的消失;然而,與此同時,新市鎮的低密度和較為寬敞的道路,卻造就了都市生活的另一個可能性︰一種能以單車代步的低碳生活方式。

世界各地許多的城市,如丹麥哥本哈根、日本東京、加拿大溫哥華、美國波士頓等,都有單車代步的文化和政策;反觀香港,這方面的發展仍較落後。一向以來,政府以市區道路交通繁忙擠迫,「難以騰出空間開設專用單車徑」和「基於安全考慮」為由,不鼓勵市民在市區以單車代步。

相反,新市鎮及新發展區因為相對密度較低,被政府視為較有條件推動「單車友善」環境。在新市鎮及新發展區都不難發現單車徑及相關設施,而這些設施更已成為了區內市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份。

但在香港,以單車代步能否真的成為生活日常?

可能因為香港缺乏容納單車為交通工具的空間和習慣,故此政府在規劃上仍未能達到將單車生活化的層面。以東涌為例,在區內,尤其是東涌海濱路,以及圍繞東涌市中心和伸延至逸東邨裕東路的一帶,都設有單車徑、單車隧道、天橋、泊位等設施,但對區內居民來說,這些設施真的是「單車友善」嗎?現實中的單車徑未能接駁主要公共設施,設計又斷斷續續,忽然有路又無路,一不留神,隨時會踩出馬路;有些連接位更需下車並推車前行,否則便會增加被票控的風險。這一切彷彿都不是為生活而設計的建設。

日後,在推動大嶼山發展項目的同時,政府將完善東涌區內及大嶼山單車徑網絡,以推廣「低碳綠色社區的理念」,「讓市民欣賞到大嶼山的海岸景致」,提升其作康樂活動、特色觀光和渡假區的潛力。其中,《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會以填海工程建造一條主幹道公路 (P1),幹道將設置單車徑,以擴展現時東涌市中心的單車徑網絡,延伸的部份亦會貫通東涌與欣澳觀光區。

然而,這些發展項目有否顧及現時和未來東涌居民的生活日常所需?有否真正處理到現有單車設施和配套的問題?政府有否真的考慮過將單車融入日常生活的可能性,還是只視它為一種假日的「郊遊樂」、渡假區的賣點?所規劃的一切是否過於側重旅遊和商業發展?其可持續發展和優化生活環境的準則又是甚麼?「低碳」、「綠化」、「可持續發展」— 這些會否只是一味擴展綠化康樂空間的藉口?這種只能以填海方式才能騰出的「低碳綠色」生活空間是否存在根本性的矛盾?

在這個欠缺空間、難以擁有喘息和棲身之所的城市,即使我們看出問題所在,即使我們有所疑慮,但是,我們還可以做甚麼呢?

作者網頁:https://www.kaifongtour.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kaifongt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