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蚊子植入抗病毒細菌 或可大幅減少登革熱傳播、入院率
透過蚊子傳播的登革熱,在不少熱帶及亞熱帶地區肆虐,在最新刊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世界蚊蟲計劃 (World Mosquito Program, WMP) 及澳洲墨爾本蒙納殊大學 (Monash University) 傳染病學教授 Cameron Simmons 的團隊,便在印尼測試以具抗病毒性的細菌加入至蚊子中,以應對登革熱,並發現反應理想,該地區登革熱感染及入院數字大幅減少,預料日後將可更廣泛使用此方法預防疫情爆發。
據世衛估計,全球每年共有 3.9 宗億登革熱感染,其中約 50 萬宗會演變成嚴重登革熱或登革出血熱,並導致每年多達 2.5 萬人死亡。今次以「細菌攻病毒」的研究理想,未有參與研究的利物浦大學傳染病學家 Ew Chrostek 對《科學》表示結果具突破性,有機會可用作控制登革熱的官方策略。
團隊使用的是一種名為沃爾巴克氏體 (Wolbachia pipientis) 的細菌。該菌本身也常見於可傳播登革熱的埃及伊蚊 (Aedes aegypti) 以外的昆蟲。團隊發現,這種細菌可在埃及伊蚊細胞內阻止病毒複製,由此大大減低埃及伊蚊傳播登革熱的風險。
以往也有研究顯示,釋放出帶有沃爾巴克氏體的蚊子後,該地區的登革熱個案有所減少,但仍需要有如今次般的大型隨機對照研究確認效用。團隊在今次測試中將 26 平方公里的地區,分成 24 個群組。在其中 12 個群組中,團隊在 18 至 28 個星期,每兩星期釋出帶有沃爾巴克氏體的蚊蟲蟲卵。沃爾巴克氏體最終在研究開始 10 個月後完全傳播至12 個群組中,而這些地區中帶有沃爾巴克氏體的蚊子比率達 80% 。
目標:消滅地區內登革熱個案
團隊之後再招募到因發燒而到診所求診的病人參與研究。他們發現在實驗地區的病人中,只有 2.3% 人對登革熱呈陽性反應,相比之下,對照地區則有 9.4%。與此同時,研究人員同時發現相對對照地區,實驗群組地區的登革熱入院率也比對照群組地區少約 86%。
Chrostek 指,現時已知沃爾巴克氏體可抑制四種主要可感染人類的登革熱病毒株,而電腦根據帶沃爾巴克氏體蚊子比率等因素,模擬感染機會時,結果同樣顯示越接觸到帶沃爾巴克氏體蚊子的機會越多,其感染登革熱的風險就越低。WMP 也發現,即使是無釋放帶沃爾巴克氏體蚊子的地方群組也開始出現此類蚊子, WMP 的目標是將地區內的登革熱個案進一步減少,甚至將其消滅。
WMP 在去年 12 月向世衛顧問小組呈交數據,而世衛正研究定立新建議,期望以帶沃爾巴克氏體蚊控制登革熱傳播。WMP 同時也在尋求從世衛取得預先資格,使此計劃可達到聯合國所要求的條件,支持在日後繼續釋放帶沃爾巴克氏體蚊。現時此方法的成本已相當低,每保護一個人成本少於 $10 美元,而 WMP 亦計劃會將成本減至少於 $1 。
曾與 WMP 前身機構合作、但未有參與今次研究的墨爾本大學生物學家 Ary Hoffmann ,就指要繼續監察著實驗地區的細菌水平及登革熱發病率。以往研究就指該細菌在 10 年內於該地區的水平依然偏高,但他提醒,不論是蚊子、細菌,還是登革熱病毒都有機會繼續演化,減低沃爾巴克氏體提供的保護力。
來源:
Science, Mosquitoes armed with virus-fighting bacteria sharply curb dengue infections, hospitalizations, 9 June 2021
報告:
Utarini, Adi, Indriani, C., Ahmad, R.A. & et al. (2021). Efficacy of Wolbachia-Infected Mosquito Deploy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Dengu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DOI: 10.1056/NEJMoa2030243
文/Edward 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