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將復必泰疫苗接種年齡下限降至 12 歲,12 至 15 歲青少年今日(11 日)起可預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今早 (11 日) 於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建議國產科興疫苗可申請下調接種年齡。專家委員會另一成員孔繁毅回覆《立場》時指,兒童新疫苗的安全性及保護率數據相當重要,而科興正正缺少。他又指,年輕人已經有復必泰疫苗可接種,「點解我哋唔等埋第三期臨床數據先呢 ,點解我哋要咁心急去做呢樣嘢呢,呢個不合理」。

劉宇隆前日已提出,即使科興沒第三期臨牀數據,亦可審視下調接種年齡,甚至放寬小學生接種。他今日再在電台節目中提到,科興疫苗早前為 500 多名 3 至 17 歲學童接種疫苗,而首兩期數據顯示,疫苗對學童安全有效,而且抗體濃度比成年人高,認為「免疫橋接」研究數據,即以不同國家的第二期研究數據綜合分析,已能取代第三期臨床數據;加上科興疫苗與流感疫苗都屬滅活疫苗,認為滅活疫苗已沿用多年,建議科興疫苗可向政府申請下調接種年齡。

孔繁毅亦於報章訪問上表明反對,劉宇隆今日亦回應孔繁毅的言論,指現時是非一般情況,屬疫症大流行的年代,不少學童在不能上學、久在家中的情況下,引伸肥胖、肌肉能力降低等等問題,當中的健康風險已經較接種疫苗高。

孔繁毅:相信大部分委員堅持要第三期數據

同屬專家委員會成員、港大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回覆《立場》時指,劉宇隆所指的「免疫橋接」推論,是要基於第三期臨床數據,無年輕人的數據是做不到的。他又指,兒童的新疫苗不能單看免疫反應,安全性及保護率都很重要,但科興正正缺少 12 至 17 歲年青人的這些數據。

孔繁毅指,相信大部分委員都會堅持需要第三期數據,原因是現時有多一種疫苗選擇,「有復必泰接種 …… 點解我哋唔等埋第三期臨床數據先呢 ,點解我哋要咁心急去做呢樣嘢呢,呢個不合理」。他又指尊重劉宇隆的講法,但客觀現實是香港有時間可以等待科興的數據,而有關數據未必需已經在期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