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塑】聯合國:塑膠污染增 帶動相關研究近 10 年增約 18 倍
塑膠垃圾隨處可見,由珠穆朗瑪峰到南極洲的偏遠角落,以至最深海溝也有,最終將會進入食物網,或影響人類與其他生物的健康。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周四(6 月 10 日)發表的全球科學狀況報告,在海洋塑膠垃圾增加的同時,相關研究也從 2011 年的 46 份,增加到 2019 年的 853 份,增幅接近 18 倍。該份 UNESCO 每 5 年出版一次的報告又發現,海洋塑膠垃圾研究的增長,超過了其他 55 個與發展相關的研究主題。
西班牙加的斯大學海洋垃圾實驗室生態毒理學家 Carmen Morales 向《科學》表示,塑膠比金屬或有機化合物等污染物更顯眼,引起了公眾和政策制定者的更多關注。荷蘭瓦赫寧恩大學水生生態學家 Bart Koelmans 補充,對很多人來說,這足以令人擔憂,而科學家們正在深入研究塑料的來源、去向,以及如何影響環境和人類健康。
不過這些研究中很多都涉及完全相同的主題,例如海灘、海床或動物體內是否存在塑膠,但並無太多關於塑膠垃圾來源、解決方案的研究。
外賣包裝、膠袋、膠樽垃圾最普遍
在同日刊於《自然可持續性》的研究中, Morlaes 的團隊將多個數據合併,從 1,200 萬個大於 2 厘米的垃圾清單中,以確定塑膠垃圾來源。團隊發現外賣食品及飲品包裝最為普遍,而一次性膠袋、膠瓶、容器和包裝紙,佔環境所有廢物總和的 44% 。
另外,團隊試圖了解塑膠污染的生態影響。塑膠本身是惰性的,但通常含有有毒添加劑,例如阻燃劑、顏料或化學品,使塑膠更為靈活和耐用。 Morlaes 指,這些添加劑令人擔憂,舉例如「多環芳烴」等有害物質,可通過附在漂浮於海面的塑膠,進入生態系統。
由較大塑膠垃圾體碎成的微塑粒與浮游生物大小相同,故海洋動物可能誤以為是食物,而將之吞下。Koelmans 則指,較小的納米級塑膠粒亦可能是最有害的,因為它們可能小到足以穿透組織,而它們的形狀可能在組織中造成不同影響。
Koelmans 表示,微膠纖維似乎比微膠球粒引起更多的炎症,然而,人類對塑膠的整體生態毒理學的實際影響所知甚少,實驗室也很難複製有機體在環境中曝露於微膠的情況。
膠袋回收率低 問題尚未改善
為了阻止塑膠垃圾的累積,許多國家已經開始逐步淘汰一次性塑膠產品。UNESCO 表示,截至 2018 年已有 127 個國家通過了監管膠袋的立法,但鑑於回收率低,禁令還不足以改善問題,並需要可生物降解的替代品。源自植物性碳氫化合物的可生物降解材料研究也在快速增長,UNESCO 報告發現,相關研究從 2011 年的 404 份,增加到 2019 年的 1,111 份,升 2.75 倍。
該報告的副主編、海洋學家 Tiffany Straza 認為,塑膠污染與核廢料問題之間存在相似之處。她指出,學界一直以為追逐先進技術的同時,相關廢物處理方面的科學知識和解決方案會迎頭趕上。然而,當核電蓬勃發展時,處理核廢料的做法卻停滯不前,在塑膠問題上可見未有汲取教訓。
來源:
Sciene, Research on ocean plastic surging, U.N. report finds, 10 June 2021
報告:
Morales-Caselles, C., Viejo, J., Martí, E. & et al. (2021). An inshore–offshore sorting system revealed from global classification of ocean litter. Nat Sustain 4, 484–493. doi: 10.1038/s41893-021-00720-8
文/Alan 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