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我自由是甚麼、火焰是甚麼

家是甚麼,社會又是甚麼

都怪我愈答愈慌亂,愈說愈多

多少哥哥姐姐為了你的率性發問

紛紛走上了街頭尋找答案而未返。

 ——〈兩歲詩〉節錄

阮文略有好幾個身份,他是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醫學院)哲學博士,是一位4歲女兒的爸爸,也是今年香港藝術發展獎文學藝術新秀獎得主。阮文略的筆名是「熒惑」,「熒惑」是中國古代對火星的稱呼,筆名如其人,有一點天文學的味道,帶一點神秘感,也有中國文學的古典美。作為一名理科詩人,他不時將理科的概念和畫面轉化成詩意,思考模式會因而受影響。例如「突觸間隙」的突觸是一個生物名詞,「突觸間隙」作為他其中一本詩集的名稱,也是新書其中一章的名字,他自言沒有刻意將理科概念入文,但觀其文字,有一份文學與科學之間的文趣。

2020年底,阮文略出版了結集六年創作的《菀彼桑柔》。「菀彼桑柔」出自《詩經‧大雅》:「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劉,瘼此下民。」 意思是百姓可在繁茂的桑樹下休養、齊家,若在位者不顧社稷,如將樹葉採盡,其下的人在太陽底下將無處可去。書本的封面是綠色的,遠看像是桑葉散落一地,細看才發現原來是香港地圖的碎片。

〈香港1945〉與〈集裝箱〉

人類的苦難從來無分歲月與空間。阮文略有一系列以地方名及年份為題的詩,如〈香港1945〉、〈華沙1940〉、〈基隆1949〉,鋪寫在一場場戰役、一次次屠殺,在所謂重大的年份中,人類如何面對苦難與艱困、得到或失去身份和價值,人又何以為人。人在時代之中無能為力,只能書寫。然而文學在時代中自有意義,當新聞和歷史記錄真相,文學則記錄了時空下的人與情。〈歡樂頌〉記錄疫情下的世界在不同地方令人不安的轉變。〈集裝箱〉記一場人道悲劇,2019年39名越南難民被發現死英國一架貨車上的冷凍貨櫃內。

那些夢想和渴望尚未解凍

已經不再重要

 

說啊,父母和孩子?

一個紅包,一塊雜餅?

 

沒有地方可以去了

在海上還是陸上

 

人失去了甚才不成人

路得到了甚麼才算是路 ——〈集裝箱〉節錄

送給女兒的禮物

世事多舛,父母難免會因為把孩子帶來苦難的世界而歉疚,阮文略在〈兩歲詩〉中寫道:「原諒我抱你帶來我所居住的城市/教他說我無比艱澀的母語/和我一起看著濃煙密罩的天空漸漸變色」在詩集中,我們讀到對世界苦難的同情,也看見一名父親的哀愁。而女兒牙齦中只有白色一點仍未長出牙齒,電話被女兒當作搖控器等,這些生活的片段,是苦艱中一點難得的溫柔。女兒的名字正是「桑柔」,〈菀彼桑柔〉既是詩集的名稱,也是詩集內第一章章題。阮文略每年給女兒寫一首詩,從〈一歲詩〉、〈兩歲詩〉、〈三歲詩〉,轉眼女兒已經四歲,他笑說女兒長大得太快,詩也來不及寫。

我為你起的名字,那就是我用一生去埋藏在這人間的全部秘密——〈三歲詩〉節錄

詩集是給女兒的,他卻希望女兒長大後讀不懂詩中的憂愁。人間的苦難,希望她都能一笑帶過。

(本文原刊於星島日報專欄《開卷樂》,此為加長版。)

---

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開卷樂》由鄭政恆、黃怡、周嘉俊主持,逢週六晚上9時30分至10時,港台第二台播出。節目重溫 :  HYPERLINK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