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 12 年擔任以色列總理的內塔尼亞胡 (Benjamin Netanyahu) 昨日(13 日)下台。此前他曾擔任以國總理共 15 年,是該國立國以來任期最長的總理。取代其政府的,是一個包含左翼、右翼,以至阿拉伯政黨的脆弱政治聯盟。由於新政府意識形態迥殊,執政上可能寸步難行。

今年 71 歲的內塔尼亞胡,曾於 1996 年至 1999 年、2009 年至今擔任以色列總理。雖然他在以色列人氣不低,但 2019 年末起,他受到包括詐騙和賄賂等醜聞纏身,現仍在接受刑事法庭審判。雖然內塔尼亞胡否認所有指控,但部份國民對他信任有所動搖。內塔尼亞胡在 2019 年的兩次選舉後均未能組成執政聯盟,僅能以臨時總理身分執政。一年前,他與政敵藍白黨 (Kahol Lavan) 的 Benny Gantz 組成聯合政府,但議會又未能通過一項預算案,令該聯盟於去年 12 月瓦解。

今年三月,以色列再舉行議會選舉,雖然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黨 (Likud) 獲最多席位,但再次未能獲得組成新政府必須的過半數即 61 個議席。以色列總統 Reuven Rivlin 遂邀請中間派「擁有未來黨 (Yesh Atid)」領袖 Yair Lapid 組閣。Lapid 最終組成一個包含左翼、右翼,以至阿拉伯政黨 United Arab List 的政治聯盟。參與其中的民族主義政黨「右傾黨 (Yamina)」領袖 Naftali Bennett 與 Lapid 達成協議,先由前者擔任兩年總理,再由後者擔任。

13 日,以色列國會以 60-59 票,通過新內閣上台。Naftali Bennett 一如協定,擔任新總理。今次也是以色列史上,首次有阿拉伯黨派成為以色列執政聯盟一員。

雖然 Naftali Bennett 現在擔任總理,但由於其政治聯盟意識形態迥殊,外間估計他將難以施政。而內塔尼亞胡在國會發表最後一次演說時,則表示他將「很快」重返政壇。

發展經濟有功 推動和平不力

在以巴問題上,國際社會一些國家認為,「兩國方案」即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各自立國,是最可行的解決辦法。然而被視為右翼的內塔尼亞胡曾於 2015 年明言其執政年代不會容許巴勒斯坦立國。內塔尼亞胡亦支持以色列於西岸地區建設定居點 (settlement)。該片土地法理上應由巴勒斯坦管轄,國際社會許多國家認為這些定居點是非法建立,並對以巴和平構成負面影響。

不過,許多以色列人亦認為內塔尼亞胡成功發展以色列經濟,特別是令以色列在科技行業處於國際前列。武漢肺炎期間,以色列推出的疫苗注射計劃亦普遍被視為非常成功,迅速令多數國民獲得注射,令該國相對其他國家,受疫災影響程度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