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同志組織將於明年舉辦國際體育賽事「同樂運動會」(Gay Games),惟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屢次狙擊該活動,指活動有失體面,活動賺的「污糟錢」不要也罷,相關言論引起民間不滿,被斥歧視性小眾。在 2021 年的香港,竟在一名立法會議員口中聽到這種言論,實教人難以置信。或正如黃耀明所說,立法會只剩下對封建制度「忠誠嘅廢物」,而香港民主、文明「給這些廢物帶回去百多年前的小漁村」。

體制內或許早已爛透,但民間仍可繼續推動性別平權。本週書介以「彩虹起義」為主題,邀請各獨立書店推薦一本相關讀物。貳叄書房選擇了台灣作家陳雪的《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2019年台灣同志伴侶可登記結婚的首日,陳雪與早餐人就是當天的其中一對同志新人。《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一書則記述了女孩與女孩之間的故事,以十六歲的青澀青春始,由初戀的狂喜談到性取向的掙扎,其中思考了愛與慾的意義、女同志相戀的困難、精神疾病的折磨......

艺鵠 ACO 則推薦盧妤的《蓉蓉》 ,書中講述了一段一段女性之間的故事,還有那花開完果沒結的關係,如何變成沉溺的紀錄,同時訴說了法籍中越混血兒蓉蓉做為一個放蕩不羈女同志的成長歷程。

田園書屋選擇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阿媽的女朋友》,此書是台灣第一本熟齡女同志的生命故事,透過訪談方式呈現上個世代的同志面對昔日更困難的處境,也讓年輕一代及社會大眾了解,上一代甚至更早期的女同志是如何活下來、經歷了什麼。

最後,序言書室從「同志節日」引伸到「世界公民」的討論,推薦 Louis Lourme 的《什麼是世界公民主義?》。序言書室認為,「同志節日」恰巧是一個能夠解釋何為「世界公民」的最佳例子,因為同志運動被不少封閉極權國家禁止,但就國際層面來說,他們代表共同信念的一群人。Louis Lourme 從古希臘犬儒哲學及古羅馬斯多噶哲學、康德永久和平論,談到現今社會學家貝克(Ulrich Beck)及哲學家紐絲邦(Martha Nussbaum)對「世界公民」(kosmopolitès)的定義。

貳叄書房:陳雪《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

「拉子」——這個詞最早出現於邱妙津的《鱷魚手記》裡,後來成為女同志間彼此的暱稱。對陳雪而言,「拉子」一詞,不單單代表她的性取向,也象徵自我身份認同的轉變與肯定。

《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一書記述了女孩與女孩之間的故事,以十六歲的青澀青春始,由初戀的狂喜談到性取向的掙扎,其中思考了愛與慾的意義、女同志相戀的困難、精神疾病的折磨⋯⋯回看小說,字字句句都是人世間的嗔癡愛恨,有初戀的酸甜也有熱愛的暴烈,世上每個人都曾經身陷愛情的囹圄中,性別如何,重要嗎?動心一想,這只是一個花季少女愛上另一個少女的愛情故事,箇中的美麗不因世俗不容而減輕半分。

解憂舊書店:何式凝、曾家達《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

歧視源於無知。想了解性別知識,可看看何式凝和曾家達兩位教授合著的《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何教授是本地少有研究性別與性慾的專家。這本書是合集兩位教授在過去二十年(1990-2010)在學術期刊發達的論文,包括對情慾、親密關係、同性戀、權力及身份認同等研究。雖說是學術論著,但一點也不吃力。作者把論文翻譯成淺白的中文並加入私人情感,使讀者像在聽前輩告訴你一些新發現、新思維。她提出「身份認同的繁衍流變」概念,強調身份是流動不定、是政治行動。在現代社會中不斷湧現新的術語和新的身份,同志、基、直、攣、酷兒,為的是找同路人,也為在同路人凸顯自己的獨特。因此也出現各種組織,以便提供另一個抵抗空間。發現香港性小眾多以低調方式改變社會規範。書中其他性別議題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了解多點,就不那麼失禮。 

艺鵠 ACO:盧妤《蓉蓉》 

《蓉蓉》是一段一段女性之間的故事。從〈倫敦已給你霸佔〉、新詩〈思前〉與〈想後〉、〈晝夜之間,言語之後〉...等等,到〈蓉蓉〉,故事中不論是「我」、「她」還是「蓉蓉」,都似乎游離在各自的框架與邊緣之間:面對早已結束的關係,記憶卻霸道地把持著自己不放;沉迷於一段沒結果的感情,又準備隨時抽身離開;帶著與生俱來的種族與膚色於異地出生與生活,身份認同的矛盾如影隨形。

書封面設計也頗具巧思,書名蓉蓉二字悄悄地改以火字部首,蓉字莫名地多了兩把火,而書名下是一圓形上釉陶器的俯視圖。若果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貫穿全書的重要脈絡,每一個角色都是這些情感的暫存器。

空空如也的陶器,視線焦點自然落在光滑亮麗的白色釉層身上,釉層不過於厚,也不至於太薄,倒是有點隨意,如同書中好幾個角色的性情。當人一無所有的時候,就能無所畏懼。那麼,例如蓉蓉,當一個人從來都沒擁有過實實在在的身份認同,會不會反而造就她亳不保留地不斷嘗試與探索?

田園書屋: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阿媽的女朋友》

這是台灣第一本熟齡女同志的生命故事。同志平權運動興起後,五十五歲以上年長資深同志身影卻仍罕見,上個世代的同志面對昔日更困難的處境,他們經歷過什麼?面對什麼難題?又如何在社會歧視下,找到各自的生命出路?

隨著全球分工逐漸變化,五〇年代的台灣經濟逐漸發展起步,因為工業發展的勞動力需求,女性得以離開家事束縛進入職場,有經濟能力後開始有不一樣的可能。各種傳統束縛的解放與生命的可能,是一波波集結運動所累積出來點點滴滴的改變,並非一夕之間完成的。她們的努力或許在她們有生之年無法享受到制度的改變,但她們的不放棄讓台灣社會得以轉化成一個更同志友善的社會。

本書廣義來說是社會正義轉型的一部分,讓以往被歧視被封閉的身影,透過訪談的方式呈現出來,了解前人走過的歲月,讓被壓迫的歷史不再發生,也能讓年輕一代及社會大眾了解,上一代甚至更早期的女同志她們的生命是如何活下來、經歷過什麼樣的歷程。透過親身訪談的口述故事,每一段生命真實呈現,而不只是理念與口號,更加令人感動。

序言書室:Louis Lourme《什麼是世界公民主義?》

多年以來,「同志節日」在西方城市及台北等東亞城市,惟獨香港社會中有部份議員一直抗拒,表明這些人對於普世價值的抗拒。其實「同志節日」恰巧是一個能夠解釋何為「世界公民」的最佳例子,因為同志運動被不少封閉極權國家禁止,但就國際層面來說,他們代表共同信念的一群人。說到「世界公民」的定義,就不能不提路易.盧墨的《什麼是世界公民主義?》。此書作者首先提及從古希臘犬儒哲學及古羅馬斯多噶哲學、康德永久和平論,到現今社會學家貝克(Ulrich Beck)及哲學家紐絲邦(Martha Nussbaum)對「世界公民」(kosmopolitès)的定義,又從世界公民的生活、社會學現實、政治論述及世界概念層面,將世界公民分成道德、政治、文化、社會學及法律的世界公民主義,深入淺出地闡釋「世界公民」的意義,又展現上述不同層面的交集和衝突。作者亦討論了與其相關的原則(個人化原則、義務原則、輔助性及補充性原則、參與原則、多樣性原則)之間的契合與矛盾。書中還附有紐絲邦的文章〈你應該在國家與世界兩者之間作出選擇嗎?〉和康德〈永久和平論〉,對世界公民與主權歸屬之間的原則背反,與世界公民概念的構成,提供了經典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