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指,今年頭 5 個月錄得約 1,400 宗毒品案件,涉及青少年的毒品案增加 6 成。為了讓青少年及家長更了解吸毒禍害,警方將本月定為「禁毒月」展開連串宣傳,包括安排印有「吸毒唔型、壞過凱婷」等標語的宣傳車走訪全港,車上設有 VR 體驗,模擬吸毒後生冰瘡、幻覺身上長蟲情景,並提供仿製不同毒品氣味的「氣味體驗」,幫助家長及老師辨認。警方另邀請 TVB 藝人曹永廉出席禁毒講座。

毒品調查科署理總警司吳頴詩指,警方今年頭 5 個月共錄得 1,415 宗毒品案件,較上年同期增加逾 7 成,最多是大麻案件,其次是冰毒、可卡因。另外,警方留意到今年頭 5 個月涉及毒品案件被捕人士有年輕化趨勢,涉及青少年的毒品案增加 6 成,共拘捕 278 名青少年,當中 75 人為學生,最年輕被捕人士只有 14 歲。

警方指情況令人憂慮,另有數宗嚴重毒品案件被捕人士年齡介乎 14 至 17 歲;吳頴詩透露,案情涉及青年在網上、消遣場所認識他人,稱提供搵快錢機會,實質涉及毒品。

社交媒體公然兜售毒品

吳頴詩指,以上數字顯示毒販愈趨利用青年販毒、誘使青少年吸毒,警方同時留意到有毒販公然在社交媒體,如 Facebook、Instagram、Telegram 等「明碼實價」售買毒品,形容行為猖獗。

不過她坦言,警方難以禁止年青人獲取相關資訊,而毒販「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或用另外一些字眼取代明言售賣毒品。為打擊相關行為,警方毒品調查科設有專責網上巡邏小組,監察互聯網、社交平台上毒品兜售,繼而主動聯絡社交媒體,要求刪除帖文或打擊。

設 VR 、仿毒品氣味體驗

吳頴詩指,警方將於本月「禁毒月」展開一連串宣傳工作,希望讓大眾更了解吸毒的禍害,包括安排「禁毒推廣車」走訪全港各地,車上印有「見字飲水、見毒必拒」巨型潮語於;另有「吸毒唔型、壞過凱婷」的走馬燈標語。車上同時設有 VR 體驗,模擬一名男生受朋輩誘使吸毒,全身生滿冰瘡、幻覺身上長滿蟲的情景。

此外,警方毒品調查科與浸大化學系合作,用香精等有機物質製作出數種毒品的氣味「仿整品」,稱希望幫助教師、家長認知毒品的氣味。

被問到舉辦仿製毒品氣味體驗,會否令市民「一試愛上」、甚至因而想吸食毒品,吳頴詩回應指這些氣味「正常人都唔會覺得好聞」,形容可卡因、冰毒的氣味刺鼻,「如果年輕人好奇,可登上禁毒車,(發現)原來毒品就是這些難聞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