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科之後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初探
【文:黎金志老師】
今年九月,用作取締通識教育科的新科目將正式推行,教育局亦公佈了課程初稿。就現有資料,筆者想分享點點個人意見。
新課程由三大主題組成:香港、中國、世界。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
生活於香港,學生需要認識這個東西薈萃、新舊交集城市的獨特性:既有中國文化,亦表現出國際價值。香港有別於其他中國城市的地方正在於此。
課程初稿強調中國在不同領域取得的成就,展現發展的美好一面。筆者認同有需要教授中國的進步及與香港的從屬關係,唯亦需重視建構學生對本地的認識。新增內容聚焦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角色,對探討香港市民生活、了解社會需要,從身處的環境作探索等方面確實有待加強。
現時通識教育科對香港議題有多種內容,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不少是透過「政、經、社、文、環」等角度來層層探索。筆者期望新課程重視生活經驗,繼續發展分析能力,訓練學生邏輯思維及獨立思考。
事實上,認同國民身份與認同本地身份本質上並無排斥,只要處理得宜,甚至能相輔相成。反之,若視野不夠多元廣闊,卻會容易造成自我邊緣化。筆者始終堅持本地社群的意願是必須認識、必須尊重的。
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
過去數十年的中國,經濟顯著上升,人民物質生活改善是不爭的事實。我們都知道改革開放是當中的關鍵,數十年的發展歷程,創造出驚人成就,經濟、基建、醫療等進步確實令綜合國力大幅飆升,當然,伴隨而來的負面元素也是不能否定的事:知識產權問題、環境污染問題等亦是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學生認識中國進步之餘,不能忽略引發的難題。透過分析、討論和評價將更能明瞭發展的困難、限制及代價。換言之,正負面現象也應涉獵。
對於認識中國,筆者認同透過內地考察來達致探索式學習。理想的安排是到生活模式有別於大灣區的地方體驗不同風土人情。透過探索式學習帶動學生拓寬眼界,並建立不同價值觀,包括尊重多元、堅持不懈、增強同理心等。學生更能從活動中了解個別地區的獨特生態,誘發對不同文化的好奇心及學習動機。
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
今天,全球化是影響世界的重要模式,新課程把經濟全球化、公共衛生、可持續發展等整合於同一主題,加上科技及資訊發展,內容廣泛。
世界事務錯綜複雜,必須以多角度審視,不僅學習社會制度及物質層面,也包括個人對全球意識的認知及覺醒。因此,學生須認識各國互聯相依所衍生的現象,從不同面向認識社會,例如國際合作、紛爭和危機。特別是香港在國際上的角色。
香港是中國最能體會地球村的城市,他國發生的事與我們緊密扣連,學生早已習慣藉科技打破地域阻隔對文化、經濟、政治、社會活動的限制。面對地球村,須接受身分認同的複雜性,才能既植根中華文化,又培養出具世界視野的公民素養。
在這層面上,課程初稿傾向以一國的眼睛看世界,稍欠國際城市定位,宜更有系統地加強學生多元平等觀念,以培養主動參與公共事務的世界公民意識。
課堂上的實踐
面對新課程的轉變,必須調節教學技巧。筆者認為採取相互調適取向是較務實的方式。教師在框架下進行綜合考慮,作出適度調整,塑造有效的校本內容。事實上,學生的不同見解能產生良性互動,理性探討彼此觀點能消減誤解及偏見。獨立思考、重視互動、建立溝通以達致慎思明辦,回應普世價值。
作為「具備通識思維」的老師,筆者始終堅持知識先行,事實先行,不單向灌輸,不排斥立場。
最後,引用《禮記·中庸》的一篇,寄望「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發展本課程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