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隨意門.藝文開箱】香港藝術發展轉捩點
與談嘉賓:方敏兒(Janet)
「多元視野:八、九〇年代香港藝術新象」的開端,始於Janet關注香港藝術歷史發展,並以八、九十年代為研究時期。歷史從來不是單向線性發展,時間線不止有兩旁,它該如DNA紐帶般,向四方八面放射或連繫,構成我們看到的過去。同時,Janet擲地有聲地說,回看歷史是為了我們的未來。
雖然我沒有翻查相關數據,但今天香港藝術圈,參與者、從業員或藝術相關項目等數量上應該比回歸前多,最少,能羅列的藝術空間、組織及博物館群真的多了不少。然而,多了不一定代表些甚麼。上世紀六、七年代以美國為中心的當代藝術思潮爆發,隨海外學成歸來的香港藝術家,逐漸開啟本地當代藝術之門。行為藝術、即興偶發、裝置藝術、參與式創作(engagement),及放下現代藝術媒介分類的混合媒介創作形式等,統統早就出現。因「多元視野」展覽劃定視覺藝術範圍,進念.二十面體對本地藝壇的影響及當時視覺藝術家的啟發,我們無法談及,寄望有心人一一整理。
蔡仞姿的環境裝置、馮美華從電影轉移至影像研究,後鮑藹倫等人大力推動的錄像實驗並啟導今天的新媒體藝術,均是確切走過的路。在「鬼屋」舉行由藝術家自行發起的「外圍」(Out of Context)展覽(1987年),「女那禾多」從十六頁「紙上(攝影)展覽」(1992年)演變成本地早期藝術組織OP照相館,及Para/Site藝術家組合(artist-collective,1996年)集「行政、工作室、展場、研討、出版、推廣」於一身,均是現時藝術生態的雛型。
值得注意的是,那年代真的沒有「全職藝術家」概念,展覽中的前輩藝術家多在各學院任職,或有其他全職工作。因而,各師範學院、理工學院,中大及港大的校外部課程,成為當時藝術創作與教育合一的重鎮。蔡仞姿的《大浪灣户外裝置作品》(1984)就是教學期間與學生一起的實驗;馮漢紀四份一世紀以來,見證理工攝影教學從始到終;陳育強的「陳式家事美學」(Domestic Aesthetics)獨特創作模式,於中大藝術系播下種子。
想聽Janet娓娓道出當代香港藝術發刃故事,各類藝術形式當時的實驗例子,在公園搞藝術,及藝術生態於香港藝術發展局(ADC)成立後如何轉變,則可以於網上重溫:
第一節
第二節
「多元視野:八、九〇年代香港藝術新象」
地點:香港藝術館
展期:即日至2022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