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瑯金雨
早排遊訪屋邨,巧見一串串金提子掛滿樹上,燦爛了半邊天,教人心醉神馳,駐足良久。回家翻查,才知滿目琳瑯叫阿勒勃,花源出南亞,名譯自梵文。
此株植物見載於唐書《本草拾遺》,曰:「阿勒勃,味苦,大寒,無毒,主心膈間熱風,心黃,骨蒸,寒熱,殺三蟲。生佛逝國,似皂莢,圓長,味甜好喫。一名婆羅門皂莢也。」奇怪,難道古人果真如摘提子般,一串串採下,送進嘴裹細嚼慢咽麼?
花開得恁地雅緻,偏偏大陸慣稱臘腸樹,香港則熟呼豬腸豆,忒煞風景也。難道華人果真嗜吃成精,不單情鍾花的藥效,連外觀都要聯想作臘腸豬腸麼?
且慢,《本草拾遺》說其「似皂莢,圓長」,而且花看上去也不太像豆。原來臘腸樹也好,豬腸豆也罷,命名之所據不在花,而在莢果。阿勒勃本豆科,決明屬,學名「Cassia fistula」,意指細管。花落後會結出褐黑長條的莢果,狀如一截截瘦腸掛滿樹上,遂得名。入藥部份亦實指莢果,破開外殻取出種籽,才會「味甜好喫」。
唐代志怪小說《酉陽雜俎》形容得更仔細,載曰:「波斯皂莢,出波斯國,呼為忽野檐默。拂林呼為阿梨去伐。樹長三四丈,圍四五尺,葉似構緣而短小,經寒不凋。不花而實,其莢長二尺,中有隔。隔內各有一子,大如指頭,赤色,至堅硬,中黑如墨,甜如飴,可啖,亦入藥用。」
作者段成式也許有所誤會。莢果由青澀至成熟,前後約須一年。舊果未落,新花已開,故常見花果並存於一樹。大概他就此以為阿勒勃「不花而實」了。
不知大家路過如此一座「空中肉檔」時,可曾食指大動,想過一嚐那傳說中「甜如飴」的滋味呢?但還請留神。莢果長達二尺,熟透則乾枯,隨機跌落,或險擲途人,香港路邊的豬腸豆就曾擊傷百歲老婆婆的頭頂。而且聽聞阿勒勃不論葉花肉籽,皆含微毒,輕則肚瀉,重則頭暈。野味還是不宜亂喫的好。
比起「臘腸樹」及「豬腸豆」,英文名就有意境多了,叫「golden shower」,多譯作「黃金雨」。可見西洋人先用眼而非先用嘴來認識奇花異卉。
回望黃金雨的發源地,梵文「阿勒勃」(आरग्वध,aragvadha)字面解疾病剋星,本指天竺傳統醫學阿育吠陀的常用藥材,可治皮膚及腸胃雜症。土人亦多啖其莢肉當天然瀉藥用。或混入煙草,採其異香。
印度人不只食用阿勒勃,更奉若神樹,乃南部喀拉拉邦之吉祥物。按當地傳統,每逢四月中之古曆新年,人人皆採其時令之花祭神,祈求生活如盛放金雨般豐饒。惜近年水土變異,花期混亂,以致當地人頻怨採不到鮮花過年,淪落要買膠花充數。似乎在人力面前,神工都萎縮得愈來愈渺小了。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