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 120 年歷史的主教山戰前配水庫 2020 年年尾因當局清拆計劃,令市民能窺探當中以麻石柱及紅磚拱門支撐缸頂的古羅馬拱門建築設計,最後因為市民壓力,加上古物諮詢委員會「補鑊」將配水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該個見證戰前九龍供水史的建築才得以被保留。

事件除了突顯政府的官僚系統出現重大問題,更重要是香港的歷史建築(不論是否有所謂「價值」)一直未有仔細記錄或有定期考查。由黎雋維、陳彥蓓、袁偉然所著的《迷失的摩登——香港戰後現代主義建築 25 選》,則介紹了作者精選的 25 個戰後現代建築,疏理香港戰後的現代建築主義脈略的同時,解構百年來香港民生、社會政治、文化以至建築美學的變化。

正如作者自序所說,戰後香港建築界人才濟濟,但偏偏我們這些外行人,要舉出當中代表人物會感到語塞,因為香港人忽視了自己的歷史、忽視了專業的地位,也忽視了傳承的重要。此書不能完全處理到這些問題,但至少是個好開始去了解香港建築。

書中選擇了 5 個互相有關聯的建築類型,包括公共、康樂、商業、工業與宗教建築,將環環緊扣的現代文化與香港發展需要衍生出的空間需求在 21 世紀重新呈現,為日後有心人追尋香港建築歷史足跡埋下重要的種子。

書中有些是耳熟能詳的建築,例如大台電視劇曾老是常出現的邵氏行政大樓、深水埗文青打卡位嘉頓山下的嘉頓中心,但同時有些外行人不重視的建築,例如石澳巴士總站、中環古銅色的聖佐治大廈等等——後一類不被重視某程度上是在主流「集體回憶」與念舊情懷之外,但這不代表其在建築或文化意義較低。一些建築採取通風設計,令用者在資源相對貧乏的時代下,仍然可舒適地留在室內,是一種對人的關懷,但現在的建築似乎難以再看到這些特色。

執筆之時,位於中環的香港郵政總局土地剛被截標。早前古物古蹟辦事處以建築物不足 50 年為由,不予置評;地政總署亦表明不接受不清拆郵局的招標方案,因此可見這個第 4 代、在 1974 年啟用的郵政總局,日子不多了。不保留的原因是要去殖化,還是要起樓賺到盡,就不在此惴測了,只想說當有個性的舊建築逐步退場、被消失,換上無個性的高樓大廈,你仍會喜歡這城市的天際線嗎?

作者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