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漂流》以探討香港露宿者議題引起一時熱話,劇中演員謝君豪飾演「老爺」以越南船民為背景,揭示他背景的對白是他半自言自語道「越南共產黨在香港成立」。隨著近年不同檔案的開放,我們可以對戰前的共產主義發展及「香港」作為各方勢力的據點而有更多認識。


胡志明早年生活

胡志明生於1890年的出生於越南中部乂安省南檀縣,幼名阮生宮(阮生恭),其時越南已成為法國的保護國,是法屬印度支那的主要部分。1918年胡志明定居巴黎,改名「阮愛國」(Nguyễn Ái Quốc),據說當時他師從近代西廚之父埃斯科菲耶(Georges Auguste Escoffier):

胡志明起初只是洗碗工,當時埃氏發現他除了積極研讀左派理論與政治新聞外,更會將仍算乾淨的剩菜帶回廚房。胡志明如此解釋:「這些好食材不應浪費。」或許是胡志明對食物的熱誠打動大廚,其後大廚傳授一身本領,從糕點裝飾到大師最具心得的醬汁調製。

廚藝或許是胡志明的謀生絕技,但「搞革命」才是他的人生志向。他曾經在一次大戰和會「凡爾賽和會」以「一群安南愛國者」的名義, 給凡爾賽會議寄去一份越南人民的請願書;稍後更加入法國共產黨,成為首批黨員。1923年胡作為各殖民地農民代表,當選為莫斯科農民國際會議執行委員,並進入東方大學學習。他亦於此時成為法國安全部門的逮捕對像,並於1929年在缺席下被宣判死刑,其後一直被法國政府通緝。

1924年共產國際委派胡志明到廣州,他在中共廣東省委的協助下,成立「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為越南革命培養了一批骨幹力量。1929年,「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遷址香港,並於1930年成立統一的「越南共產黨」。對於開會地點,綜合資料顯示應在九龍華仁書院舊址(旺角奶路臣街校舍)對出的露天運動場舉行,為了掩人耳目,會議是一場足球賽中達成協議。


1930年代初共產國際遠東局瓦解

了解胡志明的早年事蹟後,為何最終胡志明會在香港活動呢?其他與香港在當年為交通樞紐有關。

俄國十月革命後,為了推動世界革命,1919年在列寧親自成立了「共產國際」(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這個由蘇聯領導的組織,將各地的共產主義運動發展收歸其下、統一指揮。1926年為了加強對中國、朝鮮和日本革命的指導,共產國際決定在上海設立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遠東局(簡稱「遠東局」)。

根據著名蘇俄間諜佐爾格(Richard Sorge)在日本被捕的口供可見,遠東局有兩個重要職能:

一部分為「政治部」,一部分為「組織科」。(…)後者的任務則主要是給中共轉發經費,並與中共中央保持聯繫,為共產國際人員和中共中央領導人舉行重要 會議尋找安全地點,保證莫斯科與中共之間人員往來,雙方間文件和書信的傳送,無線電通訊以及組織秘密交通線等。

被捕間諜佐爾格(Richard Sorge)供詞

當時無論是傳遞文件、資金,均須於非常保密的情況下進行,遠東局的運作便完全依賴所屬的地區聯絡員(Regional Agent)、信使(Courier)所建立起的秘密網絡——香港便因為交通便利成為樞紐。而胡志明是已知的三名共產國際幹部之中,最為重要的一員。因此,1931年,由於新加坡的共產國際幹部被英屬海峽殖民地政府逮捕,並從中發現胡志明在九龍的住址後,便引發包括胡志明在內的幹部相繼被捕,繼而導致遠東局的崩解。


「宋文初案」的驚險始末

阮愛國在1931年6月6日於九龍住所內被香港警察拘捕。他一直堅稱係廣東出生的中國人(胡志明通諳廣州話),名為「宋文初」(Sung Man Cho)。根據資料顯示,時任總督貝璐爵士原與法國殖民地部、駐港領事館協議低調處理,惟胡志明被捕的消息卻在不同報章刊登,最終促使英國政府的介入。

同一時間,共產國際通過「紅色國際救濟會」發起營救行動,聘請了香港律師羅士庇(Francis Henry Loseby,1883-1967)為胡志明辯護。案件經過多日審理後,胡志明一方揚言將上訴至倫敦樞密院。最終,雙方達成庭外和解,胡志明依舊被驅逐出境,但並不會指定送上法國船或遞解至法屬殖民地。

而要令法國方面放鬆對阮的監控, 阮的律師開始散佈阮愛國因病在香港監獄逝世的消息。不單本地的傳媒被蒙騙, 這消息更被國際傳媒爭相轉載。原本胡志明計劃到新加坡再離開,然而被當地拒絕登陸,結果返回香港。最終胡志明改赴廈門離港。後來雖然胡志明已為一國之首,但仍然於1960年親自迎接訪問越南的羅士庇一家。

胡志明曾於1961年用別名「T. Lan」寫了一篇文章〈旅程時的故事〉,文內簡略提及他在香港監獄的情況:

「香港的羈留所很大,叫域多利監獄…監禁伯伯(胡志明的自稱)的地方是一座三層的監倉,每層都置有兩排囚室。囚室面積不值一提,高為三碼,闊一碼而長不及兩碼,只夠人卷縮而睡。在頭頂有一封有鐵枝的半月形窗口,日間只有些少光線射進囚室。

每天囚犯都有十五分鐘的時間在一窄巷中踱步,窄巷四面都是監倉及高牆,抬頭只見細如手帕的天空,令人覺得置身井底。 在囚倉內人已覺窒悶,在倉外環境也好不了幾多。每天囚犯都獲供應兩餐雜上四份一未去穀的米飯。首天上午飯會有菜而下午餐則有臭魚佐餐,而第二天的飯菜又是一模一樣,只是上下午的飯菜互調。但每週囚犯會有一特餐供應——即白飯加數片牛肉佐餐。」


參考資料:

  1. 陳成漢:〈「歷史名人在香港」系列:胡志明一九三○年代初在香港〉,2016年12月,網址:https://www.lcsd.gov.hk/CE/Museum//History/documents/54401/4180715/Dec%2b2016.pdf。
  2. 孫文彬:〈域多利監獄中的胡志明案:背後的較量〉,載於 鄭宏泰、周文港編《荷李活道:尋覓往日風華》(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8年)。
  3. 陳碩聖:〈胡志明於域多利監獄〉,《香港記憶》網站,網址:https://www.hkmemory.hk/MHK/collections/victoria_prison/Ho_Chi_Minh_in_Victoria_Gaol/index_cht.html。

#香港史 #胡志明 #阮愛國 #宋文初 #共產國際 #越共 #HongKongHistory #SungManCho #濁水漂流

作者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