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電影基層勞工】

以前家買《明報》,當時報業中以《明報》的中文水平最高(講開又講《文匯報》中文水平也好),新聞起題像首詩,用字少又精準。爸媽是教師,其實學校圖書館也供閱讀,買回來只是要我學中文(現在讀報會學壞中文)。

至 1995 年,我唸小四,電視出現一個中佬,黑暗中頂著一個蘋果,旁邊有一班人向中佬射箭,鏡頭圍著萬箭穿身的中佬轉了一圈,然後中佬把頭上的蘋果拿下來,咬了一大口︰「每日一蘋果,無人呃到我」(明珠台版本是「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lies away」)。過兩天,老豆就突然買了一份《蘋果日報》回來,一直買到我中七到澳洲讀書為止。一買就買了 10 年。《明報》就沒再買了,直至《星期日生活》出現,就每週只買一份。

初中時讀報,主要讀體育版、娛樂版和風月版「豪情夜生活」。剛對女體產生濃厚興趣,讀報都都為睇肉︰娛樂版每日都期待有沒有女星走光露底,或不雅照流出;「豪情夜生活」睇眾人作鹹故和賽後包膠;體育版就看足球和 NBA了。直至中四五左右,發現自己太沒內涵,只有「外咸」,除了金庸和古龍的武俠小說,好像沒有讀過甚麼中文,如此下去沒甚麼將來了,就調整一下讀報習慣。

雖然女星走光還是會期待,但看娛樂版的興趣愈來愈少,反而會找些社評時評來讀。以往《明報》學中文的功能,就落在副刊的「名采」上(《蘋果》無論新聞或其他版面的中文也真的不敢恭維,至少不是用來學習的層面,唯獨副刊、「名采」和社評)。逐個逐個專欄作家找來讀,蔡瀾呀、左丁山呀、李純恩呀、陶傑呀、高慧然呀(還有好似個姓區的醫生)),全部都讀,好像「渴」了幾年,把初中的 quota 也讀回來。以往 30 分鐘的讀報時間,延長至差不多 2 小時。未讀夠,就到表姐家拿《壹週刊》的專欄再讀,也開始在圖書館借書讀,展開了「呀,都係時候要學中文」的心情。

中六七開始在學校讀《信報》,《信報》的排版是文字海洋,可以整張紙只有一幅圖,全都是字,讀到林行止的文字和其他藝評影評書評,有時都不太了解背景,但都囫圇吞棗的讀得津津有味。直至在澳洲讀大學,文化衝擊更大,對中文的 thirst 也前所未有的大,《星期日生活》、《名采》、各類文學和評論都一股腦兒的塞進眼裡。

看到很多人對文字有恐懼症,自問中文雖然還是不好,但我慶幸對「too long don't read」是免疫的。後來才知道,知識的精華,艱澀難明的道理,九成都蘊藏在文字裡,鍛鍊出對文字的 fearless,就能更好地擁抱世界的知識。不懼怕看見文字,是一輩子受惠的事(也暗暗鄙視一開口就話「咁長點睇」的人,有幾長啫?)

由《蘋果》啟發部份讀中文的興趣雖然很可笑,但這都是自己青春期成長過程的一部份。

成年後反而少讀《蘋果》了,網上世界又很大,吸收資訊渠道又多,讀新聞也有其他平台,但跟《蘋果》的 connection 卻沒有因此中斷。因為工作和其他社區活動關係,受訪也好,合作也好,認識了很多好朋友,由以前單向吸收,變成了偶爾會交流,聯絡的單位。後來,因為政治原因,各大媒體陸續被收編、整頓、打壓,《蘋果》差不多變成了全港唯一的「非喉舌」(你報料投訴政府會揀《明報》嗎?),身份地位又頓時珍貴特殊,也是唯一和香港人同呼同吸的媒體,其經濟財力也非一般平台可以比擬。慢慢走下去,然後 the rest is history 了。

今天,《蘋果》恐怕很快會變成 history。一個媒體,由 management 到記者都成為一個抗爭圖騰,一份工變成了使命,背後推動的依然是靠一個信仰,這不是高薪厚祿,唯利是圖的人能夠理解的精神層面的事。你們打了最硬的仗,面對國家機器,強弱太懸殊,很多人,很多事都只能無可奈何,只願堅定的信仰能帶給你們內心的安寧。因為,我們認為應該存在的事,在這幾年恐怕都會一一消逝了。

你們的決定如何,我們都會尊重,理解。

願你們好人一生平安。

刊於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