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d Acting 實現自我
因為疫情的關係,由去年等到今年,才等到機會去看把甄詠蓓演技課堂搬上銀幕的另類教學紀錄片Bad Acting。沒想到由看第一位出場的林嘉欣示範「搲撈」開始,我就一直看得目定口呆,完全折服於眾學員對表演的熱誠與認真。所謂「名師出高徒」,本片的眾位出場者,都是甄詠蓓演技教室的學員,他們當中有專業演員,還有影后、視后、素人,一個個卸下明星及演員名氣的光環,在甄詠蓓的指導及引導之下,透過不同的形體、聲音、語言、節奏等練習,逐步突破自身的局限,重塑或建立一個全新的自己。無論被分派的是獨腳戲或是對手戲角色,他們都用謙卑的態度,在一個沒有掌聲加持,只有同學與導師做觀眾的空間,兢兢業業,不與他人爭競,只與自己論短長。哪怕NG再NG之後到頭來仍然只有寸進,他們依然努力維繫自己與表演藝術的連結,盡量讓自己不要被輕易定型,就算平時慣於搞笑的東方昇,正經演戲的樣子也耳目一新,觀眾看罷自然對演員演活角色背後的付出加深了解。
從本片見到,甄詠蓓設計給學員的即興演出題目,都是人生裡面頗為難堪與尷尬的場面,例如搲撈、借錢、追債、重遇舊情人、連累女朋友遇上車禍、爭產……等等。當然,演員不一定需要親身經歷過這些事件才可以演活角色,但他們必須懂得如何運用豐富的想像力與觀察力,或者純粹透過資料搜集、道聽途說作為養分,總之不可以閉門造車與脫離現實,才能夠賦予角色新生命。以最後登場的田蕊妮為例子,她一人分飾投訴教師的家長與被家長投訴的教師,以不同聲線不同情緒不同表情自問自答,就像是魔鬼與天使對話交戰,將內心最美好及最陰暗的一面毫無保留地呈現出來,無疑是挑戰演員表演功力的一項重大考驗。還有蝦頭楊詩敏,她在課堂上的兩位搭檔都是素人,演戲的經驗一定不及她豐富,但他們透過溝通與緊密合作互補不足,最後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令人驚喜。
甄詠蓓曾經指出,戲是用來演的,不是用來講的,更不是二話不說青筋暴現情緒暴走就是好演員,演出過火,效果就會適得其反。李佳芯、唐詩詠,甚至戲齡較淺的蔡思貝,她們雖然都贏過視后的寶座,但是由於她們演慣電視劇,演員無法像電影或舞台表演可以用形體或無對白去表達戲劇衝突,只能把一切畫公仔畫出腸,演出很容易就會流於矯情與濫情。不過她們都很清楚自己身處工作環境的種種限制,難以提供演員足夠沉澱情緒的表演空間,但她們都不希望滿足於現狀,將來退化為只會唸對白的機器,所以為了尊重自己的專業,努力花心思鑽研在一個沒有預設劇本與對白的表演之下,如何將自己與角色融合,希望能拋開包袱,更上一層樓,將來即使面對爛透了的劇本,也能夠化腐朽為神奇。可惜演員們即使如何努力用心,有時候都無法討好觀眾而被惡意抨擊,所以演員首要尊重自己、做好本分、堅守原則,惟其如此,才可以不忘初心,不會在吵鬧紛擾當中迷失。
甄詠蓓演技教室的課程簡介有這一段說明:「作為老師,我像個開鎖佬,目的是幫助學生解除束縛,引導他們表現出真我,揭開隱藏了的陰暗面,發現自己獨特的美麗,才能創造出屬於他們的一片天空。」原來為人師者,不只需要有「傳道授業解惑」的功能,還要達到一代宗師「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的境界。而演員也可以透過不斷練習,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若非有足夠天分慧根,任何角色都舉重若輕手到拿來的話,就努力將勤補拙,從錯誤與跌撞中反覆練習,一樣能夠踏進成功的門檻。教學相長,本片同時也是對表演藝術的另一種傳承與紀錄,看映後觀眾與甄詠蓓的熱烈討論與分享,就知道現時對表演藝術有濃厚興趣的年青人實在為數不少。既然人生如戲,每個人都在上天編寫的劇本裡擔當一個角色,那麼演戲就是生活,一切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與自己的人生重疊。能夠學懂面對真實的自己,逐漸由有我走到忘我,演員以有形追逐無形的藝術生命就更加larger than lif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