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邨裡有個《蘋果》告別式
記住這一天,2021 年 6 月 24 日,一場事先張揚的謀殺案,最後一期《蘋果日報》面世。
中午時分,從沙田市中心開始搜索《蘋果》蹤跡,走了不知多少間便利店、報攤,都沒有。走到某屋邨,有人拿著一壘報紙,迎面走來。我們馬上問:「邊度買到?」他指一指後方:「街市仲有。」於是加快腳步走過去,那張「蘋果日報總共五千份,謝謝!」的告示仍在,卻剛好賣完。有阿叔堅持擺低十蚊,「有貨叫我!冇貨返你畀返錢我囉!」店員不肯。爭持了一輪,有多事街坊出殺手鐧,指指旁邊:「買東方囉!」結果,群眾一哄而散。
吃完午飯,再過去碰運氣。報攤的告示換了,寫著「蘋果日報儘快來貨」,開始有人排隊等。我們加入人群,領展的姐姐嫌人龍擋著街市入口,拉帶叫大家到外面排隊,個個低頭默不作聲,照做。感覺像,「我就是要等到《蘋果》,點話點好」。
過一會兒,有架貨車駛至,送上新鮮《蘋果》。據說是今天第三輪派貨,也是最後一次,1,500 份。我們買了兩份,然後站在一旁觀察。這間報攤有個特點,所有員工都用手語溝通(應是聾啞人士),顧客要買報,光喊「五份」沒有用,要伸出五指,對方才明白。
因為只用手勢溝通,整個過程很安靜。排隊的人也很安靜,默默地等,默默地向前,默默地做手勢、擺低錢、捧起《蘋果》,然後安靜地離開。氣氛就像一場追思會,一次告別式,是沒什麼可以做了,只能盡最後那微不足道的力量,低頭、安靜地,致以最後敬意。
觀察了半小時,買報的什麼人也有,成年人很少會買一份,最少兩份。許多穿中學校服的,則通常只買一份,應該是自己看吧(他們以後要讀「公民與社會科」嗎?)三十來歲的人通常買得比較多,五份、十份、廿份也有,是與朋友、家人分享吧。
那種墟冚場面,連報檔員工也沒看過。趁有空檔,拿出手機來拍片,見證某段歷史。
報檔位於街市出入口,不少街坊出入經過,有些本來在大聲聊天的,似乎被感傷氣氛感染,一走近「追思會」附近,就自動自覺安靜一點。當然也有些人為長長人龍而好奇,忍不住問:「係咪有嘢送?」「啲人係咪傻架?」排隊的人也沒理會,繼續等。
有個媽媽帶著年幼兒子買完《蘋果》,站在一旁打算替孩子上堂課:「知唔知點解咁多人呀?最後一日有《蘋果日報》買喇!」兒子似懂非懂問:「點解嘅?」
看著眼前那座愈來愈矮的最後「蘋果山」,媽媽話裡只有唏噓:「無喇,俾人迫佢執笠喇!」
原刊於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