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ustace Wong】

眾所周知,宋王臺紀念的是兩位南宋末代皇帝趙昰、趙昺。當年元軍攻佔臨安,年僅五歲的宋恭帝向元軍投降,文天祥、陸秀夫、陳宜中、張世傑四個遺臣帶同年少的趙昰、趙昺南逃。趙昰即位三年後因病駕崩,同父異母的弟弟趙昺繼位。元軍步步進逼,最後陸秀夫背著趙昺投海自盡。兩位少主曾在香港停留,居民為了紀念他們,在一塊大石上刻上「宋王臺」三字,相傳趙昰喜歡在大石下的岩洞休息。

遺民懷念舊主理所當然,紀念宋帝其實還有另一層意義。黃毓民十幾年前拍了一套節目叫《歷史幾絕都有:十個敗家君王》,其中一集就講趙昺。「敗家」是負面詞語,不過字面描述的確符合趙昺的經歷,他的死確實敗了趙氏家業、宋室江山。黃毓民在第一節開宗明義,亡國之責不在八歲的趙昺。這一集以他為主角,是要表彰追隨趙昺的忠烈從容就義,捨身殉國。除了背著趙昺投海的陸秀夫外,一眾軍民亦跟隨其後。文天祥在趙昺死前已被元軍俘虜,臨死前也拒絕向新朝俯首稱臣。

十九世紀末,有人盜取宋王臺周圍的石材做建築材料,立法局華人議員何啟支持附近居民發起保護宋王臺運動,港府其後通過《保存宋王臺條例》。大石在二戰時被日軍炸毀,重光後附近居民要求港府妥善保存歷劫苟存的殘石,港府遂在原址以西興建宋王臺花園,將石碑安放在花園,在 1960 年開放。

香港是中國的邊陲之地,殖民地年代早期吸納很多華人為了生計,離鄉背井來到香港,跟趙昺的經歷有幾分相似。因戰爭、政治動亂來到香港的人都帶點悲劇色彩,只能遙思昔日風光。趙昺的遭遇也很凄涼,本來尊貴的小王爺成為被追殺的對象。即使和先祖一樣黃袍加身,最後卻披著帝袍投海赴死。這種難民心理、身份的共鳴,是當年推動保育的主因。

今時今日鑑賞宋王臺,除了認識其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之外,還可以從保育和藝術角度欣賞這個古蹟。保育珍貴古蹟未必將其收藏在冷氣房內,讓遊人付費參觀,當年也沒有這般資源。在原址開闢公園是個不俗的決定,戰後人口膨脹,需要提供更多休憩空間,而且將古蹟安放在公園,方便公眾隨時憑弔古人。宋王臺原址所在的聖山未被日軍填平前,本來就是一個遊玩「打卡」的好去處。

宋王臺花園是個悉心設計的地方,花園正門前豎立起兩根石柱,稱為「華表」。它們是傳統中國的建築形式,通常在宮殿正門前興建,讓平民在華表上發表對君主的意見。前年到南京旅遊,參觀明朝故宮花園,那裏原本是故宮中路前三殿的位置,後來開闢成供市民和遊客休閒的地方。即使皇宮已經拆卸,遊人還可以看見王城的特色 — 主要建築對稱地排列在中軸線上。這種建築風格受中華文化影響,《呂氏春秋。慎勢》有云:「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皇宮建築强調對稱和均衡,中軸線則為王城佈局的重要構成部分。擺放宋王臺的地方雖然只是供居民休憩的花園,佈局卻如王城般左右對稱,包括噴水池、緩步徑和兩塊介紹宋王臺的石碑。

建造宋王臺花園的細節這刻未能考證,只能猜度設計師的奇思妙想。如果我們的觀察跟事實接近,又會為宋王臺這個歷史古蹟增添多一重意義。

作者簡介:歷史系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