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府積極發展新界北土地,有聲音要求開發新界濕地緩衝區,其中后海灣「濕地緩衝區」發展備受關注。嶺南大學及香港觀鳥會研究指出,近 20 年來后海灣 42 種越冬水鳥物種整體有下降趨勢,當中 3 種水鳥物種更減少超過 9 成,呼籲政府作出緊急的保育行動;香港觀鳥會總監余日東指出,有關緩衝區發展必須有限度,「雀仔唔識分邊啲係發展區,唔可以淨係喺人嘅角度諗」。

位於香港及深圳之間的后海灣,是各種水鳥及冬候鳥的重要覓食地及棲息地。隨著后海灣一帶的發展壓力增加,城規會成立「濕地保育區」及「濕地緩衝區」,以規管在后海灣地區的土地使用和開發。濕地保育區旨在保護由魚塘組成的核心區域,而濕地緩衝區則以保護濕地保育區為目標。

嶺南大學(嶺大)科學教研組聯同香港觀鳥會分析由 1998 年到 2017 年后海灣的水鳥種群數據,紀錄 130 物種,並用其中 42 種作分析,發現當中 12 種有明顯下降趨勢,9 種有上升趨勢,其中包括黑臉琵鷺。

其中,卷羽鵜鶘、白骨頂、針尾鴨出現區域性大幅減少。當中卷羽鵜鶘由 90 年代末有近約 20 隻,近 5 年已「歸零」;白骨頂則由 90 年代末由數千隻,減至近 5 年只有少於 100 隻,減幅近 90%。

研究指出,在區域評估中的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顯示牠們在澳大利西亞遷飛區一帶的種群數量正在逐漸減少,原因可能是受到捕獵、外來物種增加或喪失棲息地的影響,指出政府應當作出緊急的保育行動。

觀鳥會:「雀仔唔識分邊啲係發展區」 籲有限度發展

嶺大科學教研組助理教授宋亦希表示,9 種水鳥數量的上升趨勢,顯示政府現行對后海灣濕地的保育工作有積極影響,但仍然有不足的地方,舉例濕地周圍的漁塘、露天貨場和住宅,令水鳥生態環境受到人為破壞及干擾,認為「要保護核心,但核心外圍都要好好保護。」

香港觀鳥會總監余日東補充,相當關注各界對於濕地緩衝區發展,認為發展需要一定要有限度,希望政府應該盡量保育濕地外圍的地區,「雀仔唔識分邊啲係發展區,唔可以淨係喺人嘅角度諗」。他呼籲香港與國際地區合作,確保水鳥長遠的存活率,令東亞地區和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環境可持續發展。他建議,政府繼續資助展開更多生態保育的研究,監控保育區內人為干擾及非法傾倒的情況,以免破壞雀鳥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