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搜查壹傳媒大樓,凍結相關資產,旗下刊物《蘋果日報》、《壹週刊》等在重重壓力下被迫停刊。另有多名《蘋果》高層及編採人員被指涉違國安法而被捕,先是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營運總裁周達權、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副社長陳沛敏等五名高層,接著是《蘋果日報》主筆李平以及前《蘋果日報》英文版執行總編輯盧峯。國安法下,新聞自由何在?即便極權將利刃揮下,還有許多新聞工作者的信念不滅,唯真為善,不平則鳴。

在這風雨飄搖的時代,仍要試著不失期盼。貳叄書房本週便推薦了漢娜・鄂蘭《人的條件》,鄂蘭在書中提及,每一個人都是帶著期盼出生的,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創造奇蹟的力量,也有成就不朽的可能。作者帶領讀者思考政治哲學的根本:政治是關乎眾人之事,每個人都可以帶著思考去行動、啟動新的事物,儘管彼此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偶然而不可測的。

解憂舊書店便選擇了一本當自己感到無力時會閱讀的書——《看見你所不知的德蕾莎修女》,希望讀者可從德蘭修女身上得到力量。作者馬斯伯格神父是德蘭修女的隨侍神父,他此書中記錄了許多德蘭修女鮮為人知的事蹟。神父幽默風趣的描述,呈現出修女的勇敢、智慧、詼諧的獨特氣質。許多次面對危險緊張的局面,包括面對獨裁者及強權,她都能出人意表地緩和氣氛,解決僵局。

生於亂世,要不失盼望之餘,也要保有想像力。序言書室就從故事切入,介紹了當代英國童話作家、《黑暗元素三部曲》作者 Philip Pullman 的《好故事能對抗世界嗎?》,幫助讀者了解該如何「說故事」。此書是由作者根據其講座輯錄而成,普曼提到很多影響他寫作的文學經典,從德國戲劇家克萊斯特的《論懸絲偶戲》,密爾頓的長詩《失樂園》,到霍金的《時間簡史》、荷馬史詩、格林童話等著作,帶領我們瀏覽英倫文學地景,途中涉及科學之真、宗教之善以及民主之美,這些都是作者為讀者鋪墊的,孕育「好故事」的好土壤。

最後,田園書屋推薦諾貝爾文學獎與英國布克獎得主 William Golding 的《黑暗之眼》。故事中有兩個代表善惡兩極的主角——擁有怪異外表卻十分良善的馬帝以及漂亮聰明卻不懂愛的蘇菲。田園書屋引述了書中的一段話:「人們發現,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瞭解是多麼微不足道,這太不尋常了。同樣,當人們非常肯定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深深地隱藏在黑暗之中時,他們經常吃驚而悲傷地發現,自己在大庭廣眾之下,在朗朗晴天之下的表現是如何失態的。有時,這樣的發現會帶來一種令人眩目,毀滅性的震撼。有時,這樣的發現猶如和風細雨。」

貳叄書房:漢娜・鄂蘭《人的條件》

新亞校歌有一句:「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意為面對再艱難的時代也要勇於奮進,身陷困境也當充滿熱情,真誠面對一切。然而,當新聞自由正無限度地收窄,在最壞的時代,我們看似已無力挽回一切,也不知自己因何而努力。

漢娜・鄂蘭所著的《人的條件》提到,每一個人都是帶著期盼出生的,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創造奇蹟的力量,也有成就不朽的可能。黎明之前最是黑暗,我們或許在政治上極為無力,但作為一個人,我們依然可以以生命影響生命,與政權鬥長命。漢娜帶領讀者思考政治哲學的根本:政治是關乎眾人之事,每個人都可以帶著思考去行動、啟動新的事物,儘管彼此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偶然而不可測的。人類的可貴在於不可預測性,一個人的力量微弱,但一群人的力量足夠讓我們在史書留下自己的名字。

序言書室:Philip Pullman, Simon Mason《好故事能對抗世界嗎?》

最近蘋果結業,令人想起媒體的社會責任的時候,我們會歸納成「真」和「善」兩個字,我們說「真善美」的時候總是先提到它們,而媒體在報道一宗新聞的時候,首先考慮到的是求真、傳真,然後才會想到報道新聞的道德責任(善),包括會否對涉事者造成傷害。其實在記者下筆之際,一宗新聞就已被寫成標榜真實的故事。說到造新聞,其實也就是說故事。而說到「說故事」,則當代英國童話作家、《黑暗元素三部曲》作者菲力普‧普曼根據其講座輯錄的新書《好故事能對抗世界嗎﹖》,也許能幫助我們理解如何「說故事」。或許有人會說,「說故事」和「造新聞」不同,是天馬行空的,但是下筆之際,說故事者也必須先以現實或科學推敲情節和細節。另外,作者編寫故事時,也會發現往往好像故事召喚他去寫,而不是他隨意去建構故事。故事的開端和結束,有時候也滿像科學史或宗教寓言中的世界般。普曼提到很多影響他寫作的文學經典,從德國戲劇家克萊斯特的《論懸絲偶戲》,密爾頓的長詩《失樂園》,到霍金的《時間簡史》、荷馬史詩、格林童話等著作,都是「說故事」的上佳教材。綜覽全書,作者隨帶領我們瀏覽英倫文學地景,途中涉及我們心中的科學之真、宗教之善,與及民主之美,這些都是作者為讀者鋪墊的,孕育「好故事」的好土壤。

解憂舊書店:Fr. Leo Maasburg《我把教宗的車子賣掉了!看見你所不知的德蕾莎修女》

在風雨飄搖的日子,壞事接二連三,容易對未來感到無力。尤其今天做傳媒的人,相當氣餒,要如何堅守「唯真為善」?當我處於無力感我會讀一些關於德蘭修女的書。大家都知道德蘭修女是舉世聞名的「窮人天使」、是諾貝爾和平奬得主,也是天主教庭冊封的聖人。她不懼任何困難,就是要為最卑微的人服務。馬斯伯格神父是德蘭修女的隨侍神父,他長期貼身的觀察,在《看見你所不知的德蕾莎修女》一書中,記錄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事蹟。神父幽默風趣的描述,呈現出修女的勇敢、智慧、詼諧的獨特氣質。許多次面對危險緊張的局面,包括面對獨裁者及強權,她都能出人意表地緩和氣氛,解決僵局,氣場十分強大。她的名言「問題的關鍵,不是我們做了多少,而是我們在做的過程中投入了多少愛。」、「將愛化為行動。」因為愛,她能堅持到底。即使不同信仰的讀者,尤其是傳媒人,相信都能在德蘭修女身上得到力量。

田園書屋:威廉‧高汀 William Golding《黑暗之眼》

作者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以獨特、細膩的筆法,帶領讀者走入如鬼魅般的世界,彷若經歷一場天堂與地獄的洗禮。

故事中有兩個代表善惡兩極的主角——善:馬帝,一個被火灼傷整個左半邊的男孩,因為怪異的外表而招來一生的不順遂,但他十分善良,甚至可以聽到上帝的聲音。他是被上帝選中的預言者; 惡:蘇菲,一個漂亮、聰明的女孩,從來不懂得愛;十五歲那年,她發現了自己黑暗的那一面,便決定拋棄一切光明,往邪惡的黑暗走去。

作者想要闡述的是:對&錯、善&惡、神聖&原罪、上帝&惡魔、光亮&黑暗的強烈對比。讀者看完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之後,會有很大的空間讓自己思考許多事。書中有這樣一段話:「人們發現,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瞭解是多麼微不足道,這太不尋常了。同樣,當人們非常肯定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深深地隱藏在黑暗之中時,他們經常吃驚而悲傷地發現,自己在大庭廣眾之下,在朗朗晴天之下的表現是如何失態的。有時,這樣的發現會帶來一種令人眩目,毀滅性的震撼。有時,這樣的發現猶如和風細雨。」

由於他的小說被認為具有清晰的現實主義敘述技巧,以及虛構故事的多樣性與普遍性,闡述了今日世界人類的狀況,因此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與英國布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