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學進階──非常規戰爭的戰略(3)
時間,對非常規戰爭來說並不是只有「快」而已,誠然大多數的情況下,要震撼原有政府,使得民眾無所適從,甚至讓軍警組織麻痺,快速的行動是必要的。而大部分的恐怖活動之所以能夠成功,也是因為行動夠迅速,在任何反擊與警示之前,就造成其政治效應。但這要分為戰略跟戰術層面,因為非常規戰爭的根本,就是以小敵大。
和地理息息相關,又不只是地理的空間要素
d. 政府與叛亂軍在時間上都有其要求,若是沒辦法於開戰即決戰,立刻促成政治局勢的變化,那麼第二個要素就會凸顯出來,我們稱之為「空間」。也就是我們說的地理,但又有一點不大一樣。空間指的是生存範圍,或是控制範圍,跟地理要素很有相關性,但也不是絕對如此。
通常情況下,政府軍會有較好的火力,重型武裝的支持,以及都市等充裕資金來源,可以依靠貿易取得資金與軍火。叛亂軍則往往只能用輕型裝備,進行快速作戰以奪取戰略要地,獲得後續的支援。但這真的要看情況,中東的伊斯蘭國到敘利亞內戰,都不大能作為非常規戰爭的代表,因為這屬於政治真空的填補,叛亂軍本就有相當的實力,或是像伊斯蘭國可以蒐集到相當多的重武裝。
叛亂軍通常都取得不了太多結果,理由通常有兩點:
- 實力不足以取得更多地盤。
- 即便攻下一兩座要地,反倒成為政府軍集中火力的地方,喪失游擊戰的優勢。
換句話說,非常規戰爭的手段越能取得重大成果,就會變成叛亂軍有自己要保護的地盤,原本出奇不意、攻其不備的游擊戰優點將被犧牲,叛亂軍得轉為正規作戰,與政府軍對抗。這在資源量差距太大的情況下,都撐不了太久,除非叛亂軍的目的就是要獲得國際支持,或者是藉由攻下某一個要點,改變國內民眾的風向,增加更多地方勢力願意投入叛亂軍。
從空間因素看叛亂軍的出現及發展
從空間要素來看,叛亂軍能取得的成果,多半脫離不了地緣關係。以哥倫比亞為例,游擊隊之所以可以藏身叢林山區,還能夠脅迫居民種植毒品販賣,說穿了就是哥倫比亞的地形,本就是被山脈縱長切割。各位可以參考一些當地對於經濟發展的故事,很多資料都顯示,過去數十年連開一條公路到隔壁山的都市都很困難。
也就是說,哥倫比亞的狀況,本來就很像是十幾個地方軍閥割據,只是有些聯合起來變成被承認的政府。而選上的政府會優先發展自己的地盤,不管是開路、蓋機場港口等等,落選的則分不到多少,加上選舉比人數,某地方人數少,就永遠不受重視,當然會想叛亂。而收過路費的情況更是持續到2000年後還不少,為了阻擋交通建設去強徵補貼的民眾也很多,表面上這都是國內政治問題,以解釋力而言已經很足夠敘述游擊隊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