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正好在協助一個學生申請德國的研究所,這個學生有蠻多打工的經驗,也曾經在7-11當過一陣子的店員。在台灣生活過的人想必都知道,7-11店員大概是全世界零售業態最全能的店員,不但收銀上下架,還要能煮關東煮,微波,泡麵,清理各種機台,照顧老人,但這件事情要怎麼寫在履歷呢?

在討論做了些什麼以前,我總會建議學生留兩行空格在公司下面,介紹這家企業是什麼

學生一臉震驚的問我說,「有人會不知道7-11嗎?」

「那我問你,你知道Rewe或Metro的差別嗎?」

「如果不介紹7-11在台灣的規模,業態,客流量,商品跟服務的數量,那讀者把這個當成鄉下巷口賣樂透順便賣飲料的雜貨店,或是加油站附設的便利商店,是不是也不能怪人家?」

在跨文化交流的時候,我們通常會解釋的比較多,試著給更多的文化背景,不過多少還是會假設一些事,像假設對方應該都知道7-11,台積電,ASUS這類的大企業,所以往往會跳過這個基本的介紹,真實是,聽眾根本就不知道我們在描述的主體,或是聽眾對於這件事有不同的認知


繼續拿7-11這樣的例子來做討論,我介紹的時候可以說

「7-11就像德國的Rewe To-go或是車站內那種連鎖超市的縮小版,只是家數很多,店面比較小」

「但是德國的店員不用自己煮關東煮,幫忙微波食品,還有清潔用餐區啊?德國便利商店的任務設計不同,物流系統,促銷系統,提供的附加服務也完全不同,我覺得台灣在7-11打工的店員會的技能跟工作壓力比德國的店員多很多誒!」

有沒有發現,用類比的方式也會因為生活經驗或是價值觀的差別而有很大的落差,另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學歷

「我都唸台大了,我需要介紹我的大學嗎?」你可能會這樣問

「如果你想讓聽眾知道這間學校很好,你就必須要多寫兩行解釋」

不管是台灣的哪一所大學,對於外國人來說,他就只是一所大學,對於德國這種大學並沒有太多好壞之分的地方,就算是台灣頂尖的大學,也就是一間學校。所以想在履歷上佔到學歷優勢,除非是在德國有學歷,或是唸全世界都知道的國際名校,不然就必須要解釋為什麼你的學歷值得嘉許,適時的把上過的課,成績,還有研究項目放進去,就比較能讓讀者理解這個學歷中,你學到了什麼


履歷的目的是為了完整傳達我們的學歷或是工作背景,那我們要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當審履歷的人看完這份文件,他對這個履歷的認知是不是跟你要表達的一樣

甚至可以說「不認識7-11不是讀者的錯,是無法清楚解釋7-11的那個作者的錯

當每個小點都出現認知差異時,最後容易有誤判,本來該加分的項目最後會變成不加分,或甚至小扣分,例如讀者想像的7-11就是街口的樂透店,順便賣點飲料跟不好吃的麵包,那可能會出現扣分效果。這情況下損失不是讀者,而是想申請學校或是工作的人 

但每個東西都要重新解釋不是很累嗎?我這樣履歷不就超級長

看到這邊可能會想問,那不就每件事都要長篇大論?有幾個我覺得效果比較好的方式

  1. 常用讀者一定會懂的用詞:職缺上用了哪些字眼?哪些學科經驗雷同?這個領域的行話有哪些?國際通用的認證(像是托福,德檢),這些不用解釋,因為讀履歷的人需要認識這些,才有辦法招募他們想要的人
  2. 多用量化的方式:公司有多少營收,多少員工,你管了多少預算,成效有多好?數字是相對具體直接而且很難以誤判
  3. 既然要解釋就要寫的可以加分:以7-11的例子來說,如果是要申請商管的職位,介紹7-11這公司除了可以說營收,店家數,來客數有多少以外,也可以說是“台灣物流跟流程管理”最領先的零售企業,最領先的零售企業背後表示的是“你出身一個流程發達,訓練嚴謹的企業”,用這個機會強化好感

跟在台灣求職不一樣,每個人資多多少少都會知道你公司的背景跟風評,職位的任務跟難易程度,但對於外國學校跟公司來說,他們可能一無所知,但這不見得是我們的劣勢,以這種假設去溝通,除了能讓別人對我們的認識更不打折,我們也有機會選擇更有利的說法,讓自己的經驗聽起來更有份量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追蹤,訂閱我們的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