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逢大時代,或處江湖之遠、或居廟堂之高,皆以復興中華文化為己任。故民氣方舒,禮樂斯振。

但故國喬木雖存,而衣冠頓改,無復舊觀,邦人君子,不免仍有遺憾。

幸而近年剝極來復。華夏服飾文明愈來愈受重視,四民遊藝,更常以漢服為題,含攝詩、文、書、畫、琴、棋、香、茶、花、舞諸事,發展中式審美與文化生活。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旅行、時尚、影視、服裝、遊戲、會展、紡織等產業,亦隨之相浹俱變,成為近年最值得關注的文化現象,不只是青年的古裝Cosplay而已。

這與過去談文化,最不相同之處,在於不必出於對時代的激憤或批判,也不用大睨高談理想哲思。佛性大事,不過穿衣吃飯。所謂文化,即是生活方式,如若我們在生活方式上做了些調整,文化自然就提升或轉變了。倒過來說,傳統哲思無論如何高遠要眇,不能落實於生活,終歸無用。

其次是過去談到傳統文化,總不免陷入「傳統/現代」「古/今」「中/西」的思維牢籠,爭吵不斷。其實那是清朝末年人的意識糾結。現在是什麼時代了?全球化的時代,任何民族都不能避免同質化。但也正因為同質化愈來愈甚,所以每個民族也都要突出並發展其民族文化特性。故古今、中外、傳統與現代是交融相生的。

漢服復興,可貴之處,即在於其發展民族性,而本身便具有全球青少年次文化的元素;既能彰顯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又能引領或刺激了服裝時尚等各種產業的動向。

在這個大題目大方向中,古今、中外、甚至「華/夷」之爭、「高雅文化/流行通俗文化」之辯不是沒有了或被消解了,而是可以被包容著共同發展。《禮記.中庸》不是早說了嗎?道並行而不相悖,萬物並存而不相害!

這些年,我們在劉邦肇建漢朝的陝西漢中,建了一處漢文化博覽園「興漢勝境」。總建章上林之美,恢長樂其未央;經銀漢而緯人文,兼蘭臺而具東觀,園苑勝景,飛金燦霞,以此飾媚山川,並作為復興漢文化的基地。今年五月一日,恰逢國際勞動節,又是國際示威遊行日(Workers’ Day),我們當然也要在此辦一場漢服文化節,揚漢聲、歌大風。

四海同袍,識與不識,皆請響應,一同來玩。

是的,玩,夫子之所謂「興」也。不能興於詩,如何成就禮樂?文化大業,浩浩渺渺,且讓我們從漢服遊園開始。其間,我也會安排一場禮敬先祖及祈福儀式,祝願吉祥,人天俱安。

詩曰:春秋重盟會,壇坫屬高吟。遊行衣冠古,慰我少年心。韻度今朝靚,花光滿袖襟。

參加陝西漢中興漢勝境漢服文化節,請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活動內容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