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不在於你來自哪裡;你要去哪裡?其實才是最重要的。』(It isn't where you came from; it's where you're going that counts.)

4月25日知名壽星:『Lady Ella』艾拉.費茲傑拉(Ella Jane Fitzgerald,1917-1996)


被譽為當代流行樂最偉大的女歌手,更是打破種族、階級隔閡的「爵士樂第一夫人」(First Lady of Song),費茲傑拉有著不堪唏噓的過往,誕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紐城(Newport News)的她,從小父母離異,而生母與養父也相繼在她十五歲前後因車禍和心臟疾病別世,面對著經濟陷入困頓、同時失去親情的溫暖,艾拉選擇了放逐自己,多次逃學、逃家,遠離自己不願承受,也無法承擔的人生!

結果,想當然爾,費茲傑拉被警方送入青少年感化院,期間還因逃跑而無家可歸,只得流浪街頭,亦是徘徊在貧民窟。看不見明天的情況下,可能等待所謂的奇蹟出現?或大聲對天咆哮,詛咒著未知卻已見悲慘的將來...

上帝,「應該」是公平的,艾拉雖無蒙恩祝福的家庭,可造物主賦予了她難得的歌喉。且慢,這是後話!因為在這之前,嗯,上帝開了個「小」玩笑...

西元1934年的11月,艾拉在紐約哈林區獲得一場劇院素人之夜(Amateur Nights)亮相的機會,原本她準備以個人最喜愛的舞蹈作為表演項目,沒想到在登場前夕,卻意外遭到了同樣以舞蹈為主,在地雙人組對手的恐嚇...刺眼的鎂光燈前,滿場觀眾的舞臺上,驚魂未定的艾拉此時顯得不知所措,警告的言語猶然在耳...

怎麼辦呢?我的人生,就該繼續躲藏、逃避下去嗎?她,決定用歌聲來回應這一切...

風雨之後的彩虹,正是上帝的旨意吧?新秀賽的勝出,評審們的驚為天人,黑人社區裡口耳相傳的天籟,艾拉的第一座獎杯,讓她贏得了知名樂團琴手的矚目與注意;隔年,艾拉以短期合約的歌手資格,進入號稱嚴苛且無情(毒舌)的一流名校耶魯大學演出。

感謝主,艾拉順利簽約成為正式歌手,以週薪12塊半美金,擔任哈林區舞廳Savoy Ballroom的定期演出藝人,更首次進入錄音室灌錄樂曲…西元1938年,第一首讓她贏得廣大掌聲的單曲,是《A-Tisket, A-Tasket》,而且是道地的美國「童謠」喔,是的,您沒看錯!


歷經二戰的烽火影響,以及戰後復興潮所帶來對美國文化事業與大眾生活的衝擊,西元1955年,伴隨美國爵士樂流行曲風的越發多元和表演風格逐漸轉型,在新經紀公司的安排下,艾拉開始尋求真正的「音樂」,尤其是美國在地音樂的本質探索與深耕!此時的她,錄製了全新的八套歌曲集(Songbooks),透過一系列美國本土音樂家的精心創作,更藉由純潔的音色、近乎無瑕的分節與音準,在當時的流行樂界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不只帶給聽眾如癡如醉的感官享受外,更讓爵士樂脫離起初不甚高雅的俗氣,甚至讓美國人認識、進而懂得替自己的音樂感到驕傲!

 『(艾拉)融合了白人和非裔美國人的心靈,消除了種族歧視的隔閡。在這裡,一位黑人女歌手把猶太裔移民所創作的通俗音樂發揚光大,並將其送到全美白人基督徒聽眾的耳邊。』,《紐約時報》專欄

爵士樂第一夫人與女神夢露

令人鼻酸的童年故事,加上宛如神助的命運翻轉,他人無法取代的見證,對手難以企及的聲響,艾拉著實打入當年仍存在著種族壁壘(或帶有歧視)的美國白人演藝世界,更在經紀公司的安排下,展開了巡迴全美,乃至於全球各大城市的演唱會,奠定了其世紀爵士女伶的名聲!



雖然晚年她的音色不若往昔,身體健康也受糖尿病所擾,但多次在電影或電視節目中客串演出,更早已榮耀等身的艾拉,縱使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她用真摯的音符感動人心,以溫暖的歌聲唱出了自己的人生,也薰陶了多個世代的人心,故後來也陸續拿到了包含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在內等一流名校的多個榮譽博士學位;甚至於西元1976年時,艾拉以獨特的藝術文化成就,獲頒世界職業女性組織成立兩百週年時的「世紀風雲人物代表」。

西元1989年,艾拉獲得美國非營利歌手協會創會以來的首個終身成就獎(這個獎項後來也被稱為『艾拉獎』);3年後,從老布希總統的手中,「爵士樂第一夫人」接受了國家最高的平民榮譽「總統自由勳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可說是實至名歸;而Ella之名,現在更成為許多後輩歌手用歌聲來紀念或是追憶的對象,還變成歌曲名稱的主人翁呢…像France Gall的《Ella, elle l'a》、Patti Austin的《Hearing Ella Sing》等。

 『The only thing better than singing is more sin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