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不到通縮的原因
統計處最新公布香港在2021年3月份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只上升了0.5%,若剔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基本通脹率更減至只有0.2%,而去年下半年,即疫情期間,通脹率更是負數,即有通縮現象,表示物價下跌 (見圖1),但這與市民在生活上的感受明顯有所不同,有多項民生支出在疫情期間出現加價,相信不少市民也感覺不到通縮現象。
圖1 香港通脹率。統計處
事實上,消委會剛在4月15日公布去年超市價格調查,發現兩大超市在疫情下,根據200多項貨品的總平均售價計算,比一年前上升了19%,其中食品價格升幅高達一成以上,食米更已是連續三年價格上升。(香港電台,2021)
當生活必需品以雙位數升幅上升,統計公布的通脹率卻在去年持續負數,大家是否活在平衡時空?這可能與樣本中有不少減價貨品抵銷了加價貨品的數值,畢竟通脹率只是多項消費物價指數年度變化的加權平均數,若果減價貨品並非你的消費品,那麼你的真實通脹率與統計處公布的通脹率可以大不相同。
譬如圖2列出兩類分類消費物價指數年度變化資料,藍色線為食品(及不含酒精飲品),它在2019和2020年間出現驚人的升幅,高峰時差不多有18%!這與消委會的調查數據高度吻合,反映過去兩年的食品和飲品有大幅加價。由於飲食是生活必需品,餐廳酒樓亦無可避免跟隨食材價格上升而加價,必然對市民的生活帶來明顯的影響;然而,由於統計處在計算消費物價指數時,食品(包括外出用膳)所佔的比重只有27.29%,住屋佔34.29% [當中只計租金(連差餉及地租)、管理費、雜費和保養支出,不包括按揭供款];食品和住屋佔指數的最大比重,兩項已佔超過六成,其餘多項如水電媒、交通費、衣履等,其中以雜項佔比較高,有15.81%,當中又以教育、醫療、旅遊、家庭服務和資訊服務的佔比較大 (統計處,2016)。因此當住屋租金出現較大的跌幅,如圖2顯示在2020年間住宅租金持續向下 (紅色線為住屋、水電媒價格指數變動),根據差估署的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去年的租金跌幅達7.3%,與統計處的消費物價指數中的住屋租金跌幅差不多,因而得出負數通脹率(通縮)的結果,圖2可見近年的物價總指數明顯與住屋支出指數較相近,而與食品價格指數相差較遠,所以如果你的支出不包括租金等減價貨品,你可能完全感覺不到去年的通縮。
圖2 兩類消費物價指數。統計處
誠然,即使你的支出包括租金,但也不一定受惠於通縮,因為統計所得的平均租金跌幅不代表所有租金回落,尤其是租約未完的租戶一般都享受不到短期的租金回落;而且去年的租金回落較大跌幅的為大單位 (E類),有8.2%,而中型單位(B,C類)則只有6.3%和7.0%;而2019年更只有大單位的租金回落0.3%,其餘所有類別的租金均屬上升,(另文討論劏房戶的租金變化)。
參考
香港電台 (2021) 消委會調查指超市疫情下加價 罐頭及急凍食品升幅高,YAHOO 新聞,4月15日。https://hk.news.yahoo.com/%E6%B6%88%E5%A7%94%E6%9C%83%E8%AA%BF%E6%9F%A5%E6%8C%87%E8%B6%85%E5%B8%82%E7%96%AB%E6%83%85%E4%B8%8B%E5%8A%A0%E5%83%B9-%E7%BD%90%E9%A0%AD%E5%8F%8A%E6%80%A5%E5%87%8D%E9%A3%9F%E5%93%81%E5%8D%87%E5%B9%85%E9%AB%98-041735975.html
統計處 (2016) 消費物價指數簡介,4月,統計處,香港政府。https://www.censtatd.gov.hk/en/data/stat_report/product/B8XX0021/att/B8XX002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