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Intel 2.0」的重生/Jean-Louis Gassée
回鍋Intel的新執行長Pat Gelsinger擁有非常紮實的資歷,以及十分卓越的管理能力。然而在面對外界的嚴酷挑戰,讓Intel必須重新定義產品設計、製程、甚至商業模式的現在,他能帶領Intel渡過眼前的難關嗎?
過去,Intel曾經做過一些錯誤決策,像是拒絕Apple合作iPhone處理器、不必要的裁員、高層的「宮鬥爛劇」、以及對於ARM處理器發展的無視等等;而現任的(也是回鍋的)執行長Pat Gelsinger,則必須概括承受這些歷史共業,讓Intel重振雄風。
工程能力是未來
於是,Gelsinger在2021年3月23日發表的「工程開發能力是我們的未來」(Engineering the Future)不僅揭櫫了所謂「Intel 2.0」的藍圖,他更在演說中承諾,要重現Intel的光輝歲月:
我們將會重建Intel在政策執行上的紀律,也就是全公司上下都「說到做到」的文化;這讓我們在落實政策時更有信心,也讓我們的團隊蓄勢待發。當我們實踐承諾、做到「x」這件事時,我們就會進步到「Intel 1.1x」,而這也正是我們要重新建立的Intel文化。
那麼,Gelsinger又將如何實現這些承諾呢?
- Intel將會成立一個稱為「Intel晶圓代工服務」(Intel Foundry Services)的新獨立部門,為其他公司(甚至包括Intel的競爭廠商)製作非Intel架構的處理器;這個部門將會投資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先建造兩座晶圓廠。
- 為了加速現在停滯不前的x86處理器開發,Intel將會捨棄現有的「浸潤式蝕刻」(Immersion Lithography)製程,而改採目前如台積電或三星等競爭對手都已經在使用的「極紫外線蝕刻」(Extreme UV [EUV] Lithography)技術。
- Intel將會積極研發更具競爭力的「系統封裝」(System In a Package,SIP),來取代目前廣受採用的「單晶片系統」(System On a Chip,SoC)技術。
- 在美國和中國目前的商業競爭關係、以及中國對於台積電的態度之下,如果Intel「重操舊業」、並且發展美國本土的晶圓事業,對於美國本身會是個好消息。
此外,還包括將部分Intel自家產品外包給其他廠商生產,以及提升ARM與RISC-V架構處理器的技術能力,讓Intel晶圓代工廠甚至可以為(包括Apple在內)的客戶生產處理器等等。
「Intel 2.0」革命
看到這邊,Gelsinger的想法大概就比較清楚了:他回鍋這家曾經待過30年的公司,並不光是來「改善流程與組織」的,而是要大刀闊斧的改變、領導全新的「Intel 2.0」革命。
如果Gelsinger只是個年輕工程師,我可能會說他提出來的策略「太不切實際」;因為有些人往往為了怕失敗,所以會到處押寶。身為一個投資人,我會建議他專注將一兩件事做好就行,像是更新x86處理器的製程、或是建造新的晶圓廠之類,趕快將(例如)Apple等顧客從台積電那邊拉過來。
但在讀過Gelsinger的經歷(主要是來自維基百科)和他寫的書《The Juggling ACT: Balancing Your Family, Faith and Work》(中文版《平衡的智慧》僅有簡體)稍後會提到)之後,我認為無論從技術、個人能力、或是企業文化的角度來看,這位執行長確實都有能力達成他訂下的目標,也就是為Intel重新貫注活力。
最有資格在Intel話事的人
在美國鄉間成長的Gelsinger,專科學校畢業之後就進入Intel擔任品管技師,然後待了30年;其間進修取得了電機工程學士學位、以及史丹佛大學的碩士學位。他在Intel曾經是80386處理器的設計工程師、以及80486的架構設計師;並在年僅28歲時,就成為該公司桌機產品部門的總經理。
(當時筆者正好是Apple的產品總裁,可惜緣慳一面。)
2001年,Gelsinger獲任命為Intel的第一任技術長(CTO)。在30年的Intel生涯、以及8年的技術長任期之後,Gelsinger曾經離職前往EMC公司擔任總裁、以及VMware公司的執行長,直到今年才重回Intel。
Gelsinger在2008寫的書中提到,他當時的目標是成為Intel的總裁,但次年卻因故離開,直到「缺席」12年之後才重返公司、並成為執行長。雖然現在他算是得償所願,但這個職位並不光是「等」來的,他的準備在這段時間之中絲毫沒有鬆懈。
他的回歸,代表著技術人重新坐上了執行長的位子。過去三年擔任執行長的Gelsinger Bob Swan,原本是公司的財務長,直到前任執行長Brian Krzanich因為個人問題灰頭土臉下台,才被匆忙推上寶座。
(編按:關於Brian Krzanich的事件,請參考〈Intel的企業文化,是該徹底革新了〉一文。)
關於x86急需的革新,Gelsinger在設計和製造方面所訂下的目標是正確的;因為舊的方式確實已經過時,而且Gelsinger的技術長資歷,也讓他說起這些話來更有份量。
不過,讓Intel進入激烈競爭的晶圓代工事業,會比光是訂定目標要困難得多;光是要與同樣正在建造亞利桑那晶圓廠的台積電競爭,就可能需要Gelsinger投注所有的精力。所以,他指派了戰功顯赫的Randhir Thakur擔任獨立的晶圓代工事業總裁,來分擔自己的工作。
說到與台積電的競爭,Gelsinger宣言中最大的重點,並不在於跟台積電或其他人在國際市場上競爭,而是讓Intel在現有的基礎上浴火重生。對於美國而言,更具競爭力的Intel不僅對整體經濟有利,面對與中國的競爭更是重要的堡壘。
結語
從改造企業文化的角度來看,看起來Gelsinger確實會大刀闊斧的去做;不過在手段上,他應該不會是走進辦公室直接把人拔掉、或是直接宣布「重整公司紀律」之類的類型,而是會再細膩一點。
因為,通常新老闆這麼單刀直入的改造,結果可能就是員工士氣低落、或是密謀反抗。不過目前對於Intel來說,已經是不能再拐彎抹角的「非常時期」;而Gelsinger既然是公司的大前輩、又有紮實的資歷加持,應該正是大破大立的最佳人選。
附註:因為筆者是Apple老人,所以或許有些讀者會想到「Intel 2.0」跟當年「Apple 2.0」的比較,因為兩者都是「前領導者強勢回歸改造公司」的案例。不過,這兩件事並不太適合比較;因為當時Apple已經瀕臨破產,而Intel雖然最近有些問題,但仍然靠x86處理器日進斗金,有錢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