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廢境探察】通暢宇宙堡、碉堡上的小童子,傳統信仰與反共國策的完美融合
廢境探察沒有一定的時空座標,卻是一種特殊任務,需要克服時間流逝導致的差距。除了回到原本的空間外,探察過程還要能回到過去的時間之中。這裡借用史學大師陳寅恪的話來說,要能夠「與古人處於同一境界」。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層次?我在烈嶼紅山的通暢宇宙堡中曾切身經歷過一回。
紅山,位於烈嶼西北側,顧名思義,是地勢較高處,面向大陸,視野良好,與廈門之間的水域,從山頂皆能看得一清二楚,有鑑於此,過去曾有重兵駐紮。其中,有一大片荒廢已久的軍事營區,就隱身於紅山自來水廠後邊的樹林裡。
根據「金門戰地史蹟學會」前輩的紀錄,這座營區曾經駐有迫擊砲部隊。營門口擺了五塊白色大石,分別漆著「紅山迫砲排」五個字,石頭前方的空地上,還有一幅激昂的對聯「紅山名威揚,迫砲震聲響」。可惜,當我闖入紅山營區時,這些都已湮沒在荒煙蔓草下,不見天日。
現在營區內只剩一條堆滿落葉的水泥路可供通行,其他區域都被濃密的枝葉覆蓋。這不僅讓營區原貌難以辨識,也使得人們只要一離開水泥路,就會變得寸步難行。
營區內唯一沒有完全被植物覆蓋的營房。(攝影/張哲叡)
不過,仍有一棟較為顯眼的迷彩營房,就在路旁不遠處的叢林中,我只需委身穿過一片低矮的樹叢,就能觸碰到它的迷彩牆面。這是一棟坪數不小的長型房舍,只是裡面什麼東西都沒有,唯一明顯可辨的物件是那些,從只剩一圈框的窗子口,飄進室內、撒得滿地的落葉。
如果不是牆上那塊泥塑門牌,寫著「民國六十四年七月 餐廳 擎天部隊建」,我大概永遠猜不到建築的用途,畢竟裡頭已經空盪盪的,連張桌椅都不剩了,我甚至無從想像當年官兵在此用餐的情景。
沒能與「古人」處於同一境界,那麼對廢境探察來說,任務遠非成功。探察的過程就是如此,有時候事情不會總是順利,遇到這般空無一物的「空間」,自然無法連結過去的「時間」。即使身處於廢墟之中,通往過去的大門,也並不會總是開啟。
只剩這塊「餐廳」門牌,還透露營房最本的功能。(攝影/張哲叡)
我從「餐廳」的後門走出來,嘗試繼續探索這片荒蕪的營地。後方有塊空地,四周依然是茂密的樹叢,我的目光卻被空地邊緣的一座小碉堡牢牢吸引。它就是本文的主角,那座引領我回到過去時空中的「通暢宇宙」堡。
任何人即使只看一眼,也會立刻注意到這座小碉堡上精美的水泥雕飾。入口上方的牆面鑲嵌了半顆地球樣式的泥塑,兩側則各雕刻了一對似乎是拿著芭蕉扇的小童子,牆面的角落還有兩叢盛開著數朵梅花的枝枒。
通暢宇宙堡。(攝影/連子勻)
以碉堡的水準來說,這些裝飾實在顯得有些過於精緻,然而,當我走入堡內,發現天花板上的設計更具巧思。那是兩枚刻在頭頂的大型國徽,國徽的12道光芒做成凹凸互補的形式,既減少工時又節省耗材;而國徽的中央則鑿空作通風口,既維持堡體空氣流通,也不會破壞設計美感。國徽的兩側分別寫上「群策群力」四個字,兩邊還各有一朵巨大的梅花浮雕,徹底的展現了當年修建官兵的工匠技藝與創意。
通暢宇宙堡內的國徽裝飾。(攝影/連子勻)
通暢宇宙堡內的梅花裝飾。(攝影/張哲叡)
之所以稱這座碉堡為通暢宇宙堡,原因就在外牆那顆雕工細緻的地球下方還題著「通暢宇宙」四字。根據「金門戰地史蹟學會」前輩的推測,通暢宇宙堡是由「七四三二部隊」建於1952年,最初是供通信部隊使用,保持信號「通暢宇宙」相當符合通信單位的目標。另外,碉堡入口處的對聯「通主義伸張正氣,信國策懾服妖魔」,還有「通信」二字藏頭,或許也間接透露了使用部隊的身份。
通暢宇宙堡入口處的對聯「通主義伸張正氣,信國策懾服妖魔」。(攝影/張哲叡)
不過,通暢宇宙堡除了裝飾與使用部隊息息相關之外,它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展現了強烈的個人風格。碉堡無疑是屬於軍隊的公家設施,然而,通暢宇宙堡外牆上卻還刻著一對小童子,以及一幅寫著「伸張正氣」、「懾服妖魔」這般充滿道教色彩的對聯。
通暢宇宙堡外牆上,拿著芭蕉扇的小童子。(攝影/連子勻)
這些細節讓我們不能不設想當年官兵們的心境,修建碉堡的目的是為了躲避砲彈,當敵人的砲彈襲來,什麼樣的符號能成為內心的寄託,「保庇」躲在碉堡裡的人。除了頭上那兩枚光芒四射的國徽外,或許根深柢固的信仰有更好的安撫效果。「通主義」才可以「伸張正氣」;「信國策」也可以「懾服妖魔」,通暢宇宙堡讓我見識到,傳統信仰完美的融入反共國策之中,而個人的精神支柱也可以變成軍事設施的裝飾。
當年駐防在此的官兵們,或許早已凋零殆盡,然而,通暢宇宙堡獨特的裝飾,卻保留了他們的性格和容貌,使他們的形象變得立體,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石牆上寫的「七四三二部隊」。碉堡成為我與他們之間的時空橋樑。即使跨越近70年的光陰,也可以變得觸手可及,只要「通暢宇宙」堡仍屹立,他們就彷彿不曾離開過。
這也是廢境探察的任務,「與古人處於同一境界」,真正的意義所在。
通暢宇宙。(攝影/張哲叡)
參考資料
- 李秉鈞、洪清漳、黃清信、陳志璿、蔡添丁、陳建雄,《尋找金門老營區》(金門:金門國家公園、金門戰地史蹟學會,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