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少子化、女性擇偶和仇女的問題 補充說明
聲明:作者為臉書劉仲敬先生台灣同好及後援會群組之某位女性成員,授權陳易宏匿名發表。我並非作者,但同意作者全部觀點,並由我承擔本文文責。粗體為本人所加。
原稿連結
新共同體:建立新共同體需要彼此信任,所以會有信任測試
前面提的,都是既有共同體內部的問題,我們不能讓共同體內部某些成員永遠吃虧,共同體才能繼續下去。
當我們打算建立一個新共同體時,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我們要能夠信任彼此,所以會出現信任測試。建立婚姻這種新共同體時,女性的風險又比男性高,所以女性對男性的信任測試通常會比男性對女性來得多。
但是,信任這種東西真的需要測試嗎?堅實的信任其實來自於長遠的認識,一個和你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你認識他的父親母親,知道他的爺爺奶奶從哪裡來,參與過他成長的生命經驗,你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那你會願意信任他,這個信任是不需要經過太多測試的。
如果你們沒有一起長大,沒有深遠的地緣關係,但至少是同學,曾經綁在一起朝夕相處過,那你們共處的時間,也可以輕易支撐起信任。
如果你沒有親身參與過對方的成長,但是是經過長輩朋友介紹認識,在認識之前也多少會有彼此被交底、被把祖宗八代梳理過,這個信任度也許不高,但多少因為你對介紹人的信任,而不會有太大的疑慮。
如果你們過去沒有參與過對方生命,但你們有相似的背景、相似的出身、相似的學經歷,比如說共同的職業,透過你們對那個職業背景的了解,你們可以猜測彼此有相近的邏輯判斷,有容易互相理解的行為模式,那這個信任也比較容易建立。
另一種不需要測試的狀況,來自於足夠信任自己,覺得自己夠強夠carry,可以坦住1.5人甚至兩人的責任量,或者是認定自己就算組隊失敗還是可以全身而退,承受得了對方的背叛。婚前財產協議常常來自於此,婚前協議的意義在於,信任自已勝過信任對方,但這也是很好的,越能信任自己,常常也代表越有為自己負責的能力。
彼此初始連結性越高,越不需要信任測試,彼此初始連結性越低,越會出現匪夷所思的高成本信任測試,甚至打從一開始就是惡意詐欺。
越莫名其妙、匪夷所思的測試,越容易發生在,雙方過去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然後直接試圖組隊結婚生育過一輩子的情況下。
因為雙方對彼此都非常的陌生,所以既想要騙對方,又怕被對方騙,這個騙不是惡意的,是想要給對方一個好的形象,但做起來就會很像在詐騙對方,同時又很怕對方其實心懷惡意是要來詐騙自己的。我表現得很窮,會不會被對方嫌棄呢?我表現的很有錢,那會不會對方只是來敲竹槓的?我到底應該要表現到甚麼程度,才不會顯得自己在詐欺、又不會被別人當盤子敲?
像前面最早所提到的信任測試,就是非常簡單的:新婚夫妻一起養了一隻貓,本來對生育有所疑慮的太太,看著先生願意花時間照顧貓,對貓很有耐心,於是感到心安,覺得可以生小孩了。能不能耐心照顧寵物,這顯然不是什麼門檻很高的測試,但在這裡是很有效的。有效的前提是,兩人都已經對彼此有一定程度的基本了解,他們未來還是有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分手離婚,但至少起先雙方都不會懷疑對方單純是來詐欺的。
如果選擇彼此之間起始連結非常低的人組隊,所有亂七八糟匪夷所思的測試,都是很難避免的成本。會變成這樣,是因為已經變成原子化的人,和社群的連結越來越少,沒有辦法找到和自己起始連結高、或是出身同質性高的人組隊,沒辦法和自己從屬的社區同伴組隊,所以只好面對這些搞得很像大家都在詐欺的信任測試。
當原子化的人其實是很舒服的,越多的連結代表越多的權利義務關係,有點類似封建義務,你和越多人保持連結,你需要處理的封建義務就越多,不免要花時間精力金錢去幫那個誰誰做點甚麼,當然,別人也會這樣對你。當原子人很輕鬆,因為沒有這些封建義務要盡,缺點也是當遇到風險的時候,別人也不需要對你盡封建義務幫助你。原子人要逆向回到社群,重新建立自己的社群連結,是很痛苦的,需要支付的代價很高。
地方社區力量的衰弱,隨著都市化的原子人越來越多,要在原本很緊密的共同體裡面尋找另一伴會越來越困難,所以這種信任測試也越來越重要。
仇女男性會增加信任測試的成本
仇女男性的存在,會大幅增加信任測試的成本。今天女性試圖要找和自己原始共同體以外的男性結婚,她需要找到她可以信任的男姓,如果社會上的氛圍非常仇女,對女性相當不友善,說「not all men」就代表「some men」確實存在,那她今天想要找出不是「some men」的男人,顯然需要進行更多更嚴格的測試才能打消疑慮。男性也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如果今天說chinese都是垃圾,你Republic of China沒辦法證明自己不是chinese的話,就是準備排華的時候一起被排掉。
人的比例感是失衡的,只有對自己身邊的世界才會有比較合理的比例感,越外圍越失衡,你清楚知道自己的身邊男性長甚麼樣子,但如果你要去接觸其他共同體的男性,這些男性就是空想男性,很容易被想做成網路上那些不特定的形象,如果網路上那些仇女男性聲勢浩大,那空想男性很容易被想做仇女男性的樣貌。
社群網路的發言也有一定的重要性。如果是和你連結性強的男性,你和他非常熟悉,知道他在現實世界裡是如何對待你,如何對待其他女性,不管他到底在網路上講了什麼幹話都不重要。
但對連結性低的外人,在現在高度依賴網路社群的環境裡,時常是用社群網站發言來做初始鑑別,這當然不一定準確,有人網路和現實判若兩人,但如果你現在唯一能夠鑑別的資訊只有這些,大部分狀況下,你不會想賭這人在網路上已經如此如此地糟,但現實或許其實相當相當的好,這個可能性存在,但機率太低,你不會想這樣浪費時間;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只會覺得,這人在網路上看起來如此如此的好,我來觀察看看,他在現實是否也真是如此。
就像回應裡男性講的,他在交女朋友之前,必須先去調查確認女友不是女權主義者再決定是否交往,這裡先不論到底甚麼是女權主義者,我猜想這個調查很可能也是透過社群發言來鑑別。
仇女這件事情,會增加信任測試的成本,增加男女雙方求偶的成本,對仇女男性自身,還有整個社會,也都是很負面的。
這裡之所以要談仇女男性,不是要說男性就是壞,就是父權沙豬玻璃睪丸,而女性就都是好的,要談論的重點在於仇女男性的存在,會造成大家求偶上的阻力,並且撕裂共同體,對他們自己也沒有好處,百害而無一利。
仇男女性在少子化議題裡面影響力很低
有人提到仇男是不是也是類似路徑?女性在網路上大喊「玻璃睪丸」、「父權巨嬰」是不是也在撕裂共同體?沒錯,仇男確實也是來自於女性對男性的無能為力,也是會撕裂共同體,只是仇男這件事情,在少子化討論裡面不重要。
女性仇男和男性仇女,初始動機恰好是完全相反的,男性仇女的動機是來自於,男性希望生育後代,我想要一個東西,但我得不到;女性仇男的動機來自於,女性不希望自己被強迫生育後代、不希望人生被生育破壞,我不想要那個東西,我要隨時警告自己,必須小心防衛。
仇女來自挫敗,仇男來自恐懼,仇女宣言通常是男性用來痛罵女性,希望女性屈服,但仇男宣言大部分是女性告訴女性,告訴自己,互相警告,提醒自己人,前方有危險請大家小心避開。
仇女是攻擊性的,常常是求而不得的結果,仇男是防衛性的,消極迴避可能的風險,女性不受男性威脅的時候是不仇男的。仇恨代表無能為力,如果你不想生育,而且你可以做到自主避開男性,那就可以直接把男性忽視掉,根本不需要浪費時間心力去仇恨他們。
所以,男性越仇女,越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女性越仇男,越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以讓自己避開現世的危險。
越過信任測試,以財力測試建立的買賣婚姻。台越人的東越南島國,同樣也是一種選擇。
買賣婚姻不好嗎?並不是,買賣婚姻不見得是壞的,所有的婚姻或多或少都有買賣的性質存在,婚姻代表的是組隊打怪資源共享,組隊前的總體資源評估是必然也是必須,只是比重差異不同。當婚姻內買賣成分太高的時候,決定買賣婚姻是否能順利運作,通常仰賴買主的態度與認知;決定這樁婚姻是否彼此都幸福,則仰賴買賣雙方的態度與認知。
這就像之前討論內裡面提到的,讓女兒更加美麗,更加符合男性審美,藉由和更高經濟力的男性結婚得到階級的躍遷,使後代得到更好的照護。這完全是可行的,是可能獲得巨大成功的。
買賣婚姻成立的要件是財力測試,而非信任測試,信任測試只會發生在兩個有選擇權的自由人之間。賣方需要買方提供實質的財力,買方要求賣方滿足自己的欲求:可能是認真的、想要好好相處、互相諒解、共同養育後代的另一半;也可能是妓女女傭母親三位一體的廉價道具。如果是後者,要不是賣方的人生變成悲劇,就是賣方用逃跑等方式逃離悲劇;如果是前者,如果賣方早有對象,打從一開始就只是打算詐欺,這場婚姻依舊無以為繼;只有當賣方也有一樣的認知,願意努力和買方建立美好家庭,那才會有幸福的結局。
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個案例,我相信他們的幸福完全是真的,而且他們未來依然很有機會是幸福的。整個故事裡面,你可以看到男方對一起建立家庭的努力和心意,而女方似乎也有相同的認知願意回應(大概吧)。
Re: [問卦] 越南新娘到底好不好 sos26739426 (地瓜)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16728998.A.576.html
但如果是我的女兒,我不會希望她要背負這麼巨大的風險、得到自己幾乎沒有決定權的未來。如果我只是希望我的女兒生孩子,我會情願讓她多認識幾個鄰居男孩子從小一起玩,或是鼓勵她國小國中高中多交幾個小男朋友,或是讓她加入教會受洗,待在容易找到對象的共同體內部,而不是走上買賣婚姻的道路。
背景落差太大的婚姻,無論最後的結果在外人眼裡看來是否幸福,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其實都不是那麼輕鬆,大多必須非常努力才能夠讓一切看起來毫不費力。PTT文中的台越婚姻,你可以看見,並不是只有女方承擔離鄉背井的風險,男方也同樣非常、非常的努力。迴避掉信任測試,以財力測試開始的買賣婚姻,從來都不是輕鬆的事情。
這是我之所以反對那樣論述的原因,把女兒養得美麗,尋找一個能負責任、有經濟力的男人,這種方式不是錯的,也是可能成功的,但我在情感上不願意這樣對待我的女兒,因為那是我的女兒,我不會希望我的後代必須這樣。如果是我的女兒出於自願,出於自己的抉擇,選擇了這樣一條困難的道路,我是會祝福她的,但我不希望是我逼迫她為了我走上這樣一條道路,即便這條道路可能得到更高的路徑積分。
這完全是自私的,出於情感的考量,英雄的母親不見得希望看見自己的孩子成為英雄,有時她們會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活下來,如果我的孩子成為英雄我會為她感到驕傲,但情感上,我必然是更希望她能平凡且自由的活著的。
我也不覺得這種自私是不好的,這種自私才是人性,符合人性的行為才是合理的,當然合理不見得正確,也可能對未來有害,但我的道德直覺無法接受我自己成為這樣的母親,這個我無法解釋,我猜可能源於我目前還沒有想出來的階級出身潛意識,但我不知道那是什麼。
回應裡有人說,前面所寫的東西「很像是在為費拉講話」,這我是百分之百同意的。會說出「費拉」這個詞的人必然是費拉,蠻族不會在這裡說這些五四三,只有原子人才需要討論原子人該怎麼辦,生養眾多的人現在正忙著照顧自己的孩子孫子,沒有時間管原子人遇到什麼困難。只有在自己是費拉的時候,才會去說哪樣是費拉哪樣不是,我會在這邊寫這一大堆東西,我絕對是個費拉。
台灣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住在都市,三十五歲以下的青年人,近七成有大專學歷,經濟上又高度仰賴羅馬美國殖民地科學晶片種植園,沒有強大的地方社群,沒有貴族和土豪,沒有軍事傳統,如果說有什麼方法可以突然把一切砍掉重練直接變成勇武蠻族、然後建立新的健全的民族國家,這比馬克思「資本主義的解構使你們就要變成自由人,而全世界自由人的自由聯合。可以使所有人都可以享受一切權利而不需要付任何義務。」還像幹話。
要談少子化,只能從台灣現有的,確實活著的人去談。人的生命歷程,文明的生命歷程是有連續性的,不可能說,某一段我不要,出生後必然有成長,成長後必然有衰老。在意識到自己是個四十歲身體殘弱的中年人時,你是不能說要去自殺重新投胎的,但你可以在先天有限的條件下,試圖改變,中年才開始健身,後來變成一身健壯肌肉、精神抖擻的老人也是存在的。有出生就必然有死亡,有成熟就必然有衰老,而出生並不是為了衰老和死去,也許先天不良,但可以盡力去做更成熟的人,盡力訓練自己更想強健來延緩老化,真的不得已到終點的時候,給自己營造一個體面的死亡。
祖父學三代論裡面有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你要理解你自己,你要能接受你自己。你今天所在的位置,是你的上一代、上上一代決定的,這點你永遠沒辦法改變,不管你喜不喜歡,都必須接受,實際上,你能改變的空間是很少的,你的任務是,找出那個空間,盡力地完成你能完成的上升,就算你找不到那個空間,無法上升,至少你不要掉下去,不要讓你的下一代、下下一代,起始就比你還要艱難。
我們都喜歡可以瞬間解決一切的方案,把一切討厭的東西直接砍掉,只留下喜歡的部分,但這在現實之中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接受自己,接受自己身上就是有這麼多自己不喜歡的地方,然後盡力把自己變成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