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是Non-fungible token的縮寫,中譯為「非同質化代幣」。

人民幣、臺幣、英鎊、美元等等是同質化代幣,具有統一性,即使序號不同,也不影響其等值交換。

「非同質化」的NFT,卻不一樣。每個NFT都具有記錄在智能合約中的識別信息和獨特的數字簽名,因此沒有兩個NFT是完全同質、等值的。

NFT可以包含任何數字內容,如靜態數字圖像、動圖 gif、視頻、音樂或電子遊戲中的物品……。有人開玩笑說,從數字藝術到音樂,從墨西哥卷餅到瑞典的木馬,都可成為被數字化的資產。

是資產就可買可賣。NFT交易之特點,是可買賣個人獨特數字物品的所有權,比如真實的畫作,或許多數字文件的一個副本(如一張數字海報的印刷版)。作者不需擔心作品因被數字化而遭盜用,因為區塊鏈技術加進來了,可以追蹤每個文件流向的所有者,並為文件加密。

故所謂NFT交易,即是借助區塊鏈技術,為數字藝術品的稀缺性做擔保。

這種技術和銷售行為,藝術界一片歡呼。因為,大家都知道藝術圈是著名的「大旱之望雲霓區」,渴望賣出作品;可是又深陷版權與著作權焦慮,整天煩惱作品被盜用被抄襲。現在NFT既保障了他們的權益,又提供了銷售,當然滿心期待。

隨著區塊鏈技術和虛擬錢包應用技術的發展,NFT市場看來甚為蓬勃,不停地刷新著紀錄。

迷戀貓遊戲(CryptoKitties)的應用在以太坊網絡中爆火;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以 2240萬美元出售版畫;邁克.溫克爾曼在佳士得網絡拍賣會上以6930萬美元賣出數字藝術作品《First 5000 Days》……。

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平臺Opensea,現在已是NFT「數字公園」了,參與者很多。 

然而,面對新科技或新的行為模式,批判性的思維仍不可少。我們就認為:藝術家的作品並不值得加密。數字化、區塊鏈,彷彿高科技,保障的卻只不過是一點點小小的自尊和所謂的權益。可實際上,藝術品,送人,人家還常嫌沒地方放呢,請人看,一般人也不愛看,還加密做甚?

而資本主義社會的所有權概念,本來就是有問題的。真正有價值的作品,均如我國古人印行善書,版權頁上會打上大大的字樣:「歡迎翻印,以廣流傳」。不會把知識、智慧、藝術完全私有化。

當然,創作者也要吃飯,勞動價值更應保障。但用一套新方法來把作品的私有價格抬高,動輒幾千萬美金,那就是資本遊戲了。那些作品值這麼多錢?

換言之,藝術品應以流通為要。值得用區塊鏈技術加密保存,並追蹤流向的,實該是更私密、稀缺的文件。

例如愛迪生的創作手稿確實該成為數字化資產,並通過NFT交易,供人研究或紀念;而一顆燈泡就不用了。

天才,像愛迪生、愛因斯坦的腦子,才令人好奇。至於畫嘛,這一幅那一幅,不過隨手塗鴉,腦波震動震動,要多少有多少。哪一種有價值,根本不用爭辯。

龔鵬程先生,博聞強記,新見迭出,是我們這個時代公認的天才,腦洞大開,令人只能驚歎,無法形容。只因他現在腦子還要用,故不能割了拿去做研究,很是遺憾。

不過,他有腦洞大開的秘密可以分享。拿到「NFT數字公園」做區塊鏈和虛擬錢包應用技術的測試,也許是很有趣的事。

2012年龔先生在江西上饒三清山規劃成立「中國道家文化園區」時,登山探勘,曾墜崖歷險。幸而崖底潭深,未即身殉,頭卻是破了一個大洞,血染青溪。

當時將就縫補了十針,居山靜養,而後再入紅塵,繼續詩酒吟嘯至今。未減阮籍之狂,卻無徐渭之癲,褊急之性日以舒,知識之執日以緩,令人莫明所以。其原理,恐怕只能從他腦洞大開的頭顱CT攝像照片去索解了。

我們覺得這個奧秘,才值得在全球最大NFT網站Opensea上線拍賣,為天才的腦腔觀察開一先例。

日前龔鵬程先生在陝西漢中發起漢服節,活動之餘去漢中醫院複查並拍了腦部CT片。


下圖是我們做的龔先生的腦部CT掃描片拼合圖,供大家賞玩。


實際拍品為腦部CT掃描片的GIF圖

龔鵬程「腦洞大開」的腦部CT片GIF圖在全球最大NFT網站Opensea上線拍賣

https://opensea.io/assets/0x495f947276749ce646f68ac8c248420045cb7b5e/7578594051016077873554425915407594693718373967385317079777205311173275575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