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我無關的那一箭:《箭藝與禪心》
禪在現代文化中,若不是被視為工具取向、可供直接頓悟的成功捷徑,便是援引為神祕宗教的廣告招徠,沒有人有那麼多時間去體悟禪的內在核心,所以幾句心靈寧靜、內在自我,似懂非懂之間,人便自以為觸摸到邊角,於不立文字的前設之下,填入所有讓自己感到舒適自在的解說。是以甫見《箭藝與禪心》時頓感警覺,害怕是另一本掛羊頭賣狗肉的簡易雞湯,實際上,要說此書意欲明白宣揚某種超脫感悟,不如說是篇學習技術的書面報告,關乎禪的疑惑多過解答,這似乎才是體驗禪心的無二途徑。
《箭藝與禪心》(Zen in the Art of Archery)/奧根‧海瑞格(Eugen Herrigel)著 / 心靈工坊出版
1924至1929年,德籍哲學教授奧根‧海瑞格(Eugen Herrigel)遠赴日本東北帝國大學講課,他自以往的求學階段便對神秘經驗深感興趣,好奇在那些言語無法描述的異樣經驗裡藏著什麼秘密,無奈典籍中的文字總是模糊,為了真正進入真實的超然境界,他必須實際鑽研一種與禪相近的藝術領域。於是,在同事引薦下,他開始和弓道大師阿波研造(Kenzo Awa)學習弓藝。自然,此處弓藝並非僅在於肉體物理上的協調、持弓放箭以穩中標的的技術層面,其內涵更接近於某種心靈突破,是透過外在身體持續鍛造、砥礪的過程,臻至自我內在的質性超越。
全書最有趣的對比即從此鋪張開來:強調思辯精準性、要求嚴謹體系架構的西方學者,要如何與強調自身實際體驗、甚至渴望逃脫文字描述束縛的東洋禪者對話?語言,成為了最先開始猶疑的對象。人們習慣用語言來認識世界,所有感官可以收納的物件,都化作語言描述、分析、連接、遮掩的對象,藉由說話,便可以定義我們身邊各種人事物之間的關係,語言(以及背後操持語言的思維)積極介入與重組了原先的渾沌宇宙,它普遍被認為是威力強大的一把利器,理論上能夠斷開各種智性規則堆疊的迷障。然而禪學卻是另一種選擇,那要求人拋擲語言回到黏稠海洋,世界是團塊式的完整存在,語言沒有什麼優越性,人的存在無異於天風星辰,你能從萬物自然中感知到共性,人遂能夠以一種「過量積雪從竹葉上輕輕滑落後倏然回彈」的姿態過活,或者說,你觀察到任何一種與己相關的物事都能填入自我。
禪學中的自我體驗極其巨大且神祕,它在一定程度上拒斥語言框架的定位,說似一物即不中,懷讓回答六祖慧能,說嵩山與某物相似,其所言就不是嵩山。物鬆綁於語言指涉,外在觀者始終說不準那個什麼,是以用語言來描述禪心經驗,本質上便有種矛盾。作者當然亦有自覺,為了清楚表達,他盡量避免使用神秘話語,試圖乾淨描述他實際拿起弓的感受、如何穩妥放箭而不受干擾,以及那些和師父曾經有過的對話。
弓道做為一項藝術,它所重視的並非把把都能命中紅心的神射(這是途中過程而非最終結果),也不是在比試中勝過所有對手,而是從層層建設的儀式性步驟中熟悉自我的身體脈絡,進而察覺心中的虛浮和困惑之處,持續堆疊規律性的身體技藝,並以此突破自我心靈的盲點,換言之,日復一日,弓手緩緩步上射場、高舉雙手舉弓、將弓弦拉繃到極限,隨後輕鬆釋放讓箭飛行,這整個過程可視為弓手與自身的戰鬥:「這項戰鬥是射手不瞄準自己地瞄準了自己,不擊中自己地擊中了自己,因此射手同時成為了瞄準者與目標,射擊者與箭靶。」乍聽之下有點玄,弓道的最終境界來自於主客體之間的界線消除,我與目標緊密到無從割裂──射中目標,同時意味著命中自我。
為了達到如斯境界,作者從拉開弓箭開始學習,從原先拉弓姿態的僵硬緊繃,到配合呼吸之後,各個部位都富有節奏性的輕鬆寫意,他用「心靈化」來形容這次拉弓的進展。心靈化是什麼?為什麼透過都是物理性的舉措修正(呼吸調節)能夠使動作心靈化?書中並未詳加定義,然或許可以理解成,當射手有意識地執行大量重複性的行為,技術上的練習定義有可能超越成為儀式,那不僅是讓身體熟悉力量、速度展演於肉體的慣性場域;儀式,更意味著在心理層面跨過一處階坎,登堂入室,使人能夠建構在物理性的熟悉完整之上,進一步在心靈上有意的回溯反省身體行動,那樣的舉弓便非單純肌肉與骨骼之間的連動,而是內在心靈的一種嶄新姿態。
尤其喜歡〈不放箭的放箭〉一篇,當他已經能夠心靈化舉弓,來到放箭環節卻碰上另一重障礙:因為要維持滿弓狀態實在太費力,最終他無法平穩放箭,飛出去的箭矢總是歪斜,此處習弓者遇到的問題非常現實,近似於矛盾迴圈,他始終面對著無法維持張力到必須放箭的窘境、此處的「必須」成為一種自身創造的壓迫與干擾;他也無法不在意箭靶與自己的距離,「我拉弓放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擊中箭靶。拉弓只是達到目標的一種手段,我無法不顧這種關係。」師父卻只是說著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他要求作者必須以不刻意的張力等待完成,就如同瓜熟蒂落,箭會在它自己應當射出的時刻射出……
著迷於此處射箭者的內在矛盾:當人們想像射箭者的形象,我們總會很直覺聯想到那位舉弓的人正在「瞄準」某樣東西,也許是靶心、也許是獵物,就算是練習者,也都會有想要命中的練靶,總之,他必定想要射向某個標的物。我們似乎難以想像一位不想命中的弓手,若什麼都不想命中,那他為何舉弓,為何成為一名弓手?這也映射了傳統認知中,人對於手段和目的之間的堅韌連接:總是先渴望某個東西,然後思考如何抵達;先有靶心,然後是箭矢,我們無法想像無目的的手段,總要強加終點於那些語焉不詳的過程,於是越在乎終點,人便無法遏止抵達前的顫抖。用盡全力拉弓,技術本身卻成為負累,當它成為次等手段,目標只能在次等手段下無止盡的向後退。
當然,每個人都還是有自己的目標想要達成,可在作者練習射箭時,師父最常說的便是要他別想太多,繼續練習,甚至當作者射出那正確的一箭時,師父起身鞠躬,卻說我不是對你鞠躬,「因為那一箭完全與你無關」。讀者會發現,「我」,在追逐目標的過程中被拆卸掉了。以筆者理解,這裡的我並非指實際上存在讓事物發生的實存肉體,而是那個對於結果產生千萬執念的自我意識,我們都很在意「我」,思量「我」未來的發展如何?「我」現在快不快樂?「我」有沒有可能是更好的「我」?每個人最在意、最無法逃脫的,就是這個無限重疊於自我面貌的主體意志,為了「我」或開心或難過,射出箭矢的我總是希望能命中「我」,但只要一預設「我」作為靶心,作為發起行動的自己就會無可避免的偏移。
這是一個奇怪悖論,實際做出行為動作的我如何能夠脫離未來不斷揣想煩惱的「我」,進而以平靜自在的第三方滿足「我」的目的?或許這就是禪之所以為禪必須實踐方可知的奧秘,也因此,書中所呈現的禪並非一整塊可析分、攜帶或轉賣的思想結晶,倒不如說禪是不斷藉由疑問釐清疑問、充滿著生活瑣碎片段的、專屬於每人獨一無二的思考路徑。直到習弓的最後階段,作者仍是抱持著疑惑,「是我拉了弓,或者是弓拉了我到最高張力狀態?是我射中了目標,還是目標射中了我?」於我而言,正是如此細密繁複、上下緊密締結的疑問,才讓禪學有著難以言名的魅力,它是浮動、抽離、永恆不絕的藝術、也是實踐、耐心、謙遜自持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