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放生」的爭議已被討論許久,一部分的問題是有人專門從野外抓動物來放生,這個行為充滿矛盾與衝突,還有一部分是我今天要談的議題 – 放錯位置,在我們談物種保育時,有在非原生地或實驗場域進行的育種計畫,像櫻花鉤吻鮭在室內養出魚苗後再進行放流,或是像在屏東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進行的植物保種計畫,但這些物種在回歸原生地前,都會經學者評估是否適合環境,而非隨便引入。
  然而截至今日,很多放生團體所做的並非如此,導致許多物種被放到錯誤的環境,陸龜被丟進水裡、金魚被放到大海、平地蛇被放到高山,放生其實在放死,根本與原先的概念背道而馳。

究竟是放死,還是放生?

放生與放死一線之隔。積德還是積怨?

為什麼我要問這個問題?

放生的原意由戒殺而衍生
查了些資料,不少都以聖嚴法師的觀點為主:

放生是從戒殺而衍生的,也可以說,戒殺的進一步必定是放生。戒殺僅是止惡,是消極的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積極的善行;如果僅僅止惡而不行善,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

  在這個觀點下,放生是一個具有積極意義的善行,可以啟發放生者的慈悲心,救助被放眾生,他們是保持著一份愛心去做這件事情,但這個世界中就充斥著太多以慈悲之名,但因無知所行的惡事,本來想拯救的生命,因為被誤放在不適合的場域,反而遇上了殺生之禍!

北橫公路病懨懨的雨傘節
  前幾天我跟著師大生科系學會的活動,到了臺灣極富盛名的夜觀地點北橫公路,沿著車道觀察夜晚的生命們活動,這次的收穫比前幾次來的還要豐富,其中一個蛇種更是看到了好幾條,那就是「雨傘節」,但奇怪的是牠們都沒什麼活力,是因為太冷了嗎?可是在附近看到的紅斑蛇,明明還能爬得飛快啊?

北橫病懨懨的雨傘節

  原來雨傘節並不是北橫當地的蛇種,牠們是被蓄意放生的,從原先的平地環境被移置到山上,牠們非常不適應,用蛇勾輕輕挑起絲毫沒有要逃跑的意思,有幾位師大的學長還特別上山移除,路上還看到一隻已死亡的個體,吻端的破皮不知道是不是在帶到山上的過程中磨傷的,看了心裡就只有一句話:「這是哪門子的放生」。

放生從來不只是「放」,還要「生」

  放生這件事情並不簡單,不是把動物放到野外,牠們就會活,而且不只被放生的動物會有生存的問題,當地的原生動物也會受到影響,不管是放外來種,還是原生種,都會對當地生態帶來改變,外來種可能會破壞當地原本的互動平衡,原生種也可能讓現有環境無法負荷,這個行動不是有一顆慈悲心就能做好的,一個不清楚就會違背本意,造成了殺生的結果,千萬別因為自己的無知殺死了原先想要拯救的生命


資料來源:

  1. 交大喀報:https://www.ios.sinica.edu.tw/journal/ts-20/20-3.pdf
  2. 弘光科大通識學院研究紀要:https://castnet.nctu.edu.tw/index.php/castnet/article/6584?issueID=664


喜歡我的文章按讚追蹤加分享!或是斗內抖起來!

如果願意給予任何意見,請填寫意見回饋單↓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