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歸位—拜登政權啓動後的日本印太戰略展開之觀察3-3台灣暨國際篇
前二篇分別為大家介紹日本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開展的【美日篇】、【日本國內篇】及【日中篇】。接著這個Part III將從東北亞往南、再往東的順序繞行地球,向各位介紹日本跟其他國家在「印太戰略」下的開展;包括朝鮮半島;台灣;東南亞;南亞、澳洲、南太平洋島國;中東;非洲、南美;歐洲及聯合軍演等章節。
【朝鮮半島:印太破口?】
朝鮮金正恩政權在拜登上台前一星期的1月14日深夜,忽然舉行閱兵,並秀出最新型長程飛彈「北極星5號」,各方解讀金正恩這一手大有要跟拜登叫牌的意味。
同時,拜登政權上台至今,對於北韓則一直尚未有明確的政策出來,日本方面也神經緊張的持續注視著,外務省的幹部在1月22日出席自民黨外交部會的會議時,即表示美國可能會修正川普以來的對北韓政策,改為「階段性非核方式」來處理,這個研判讓自民黨外交部會長佐藤正久表示,不能接受這樣的做法,要求外務省要加強對美國的遊說。
正如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2月1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說的,北韓向來擅於利用美國政權更替之際,將情勢弄得緊張來換取談判籌碼;日本防衛省則是未雨綢繆地在2月2日起,在愛知縣的春日井基地進行地對空PAC 3型飛彈的迎擊訓練,以防備北韓的彈道飛彈試射。
美國的北韓問題智庫「北緯38度」(38 North)在2月5日指出,根據1月30日的衛星影像,北韓的東倉里的西海衛星發射場似乎在進行緊急的除雪作業,雖然發射台旁的除雪尚未進行,但似乎在做著準備。
由於對拜登政權而言,目前的北韓實在排不上優先順位,因此截至目前為止對北韓的政策也一直沒有明確的定案;但由於日韓持續交惡,朝鮮半島問題只好由美國出面邀集幕僚層級的會談,先行溝通。2月18日,美國國務院召集了美日韓三方的外交系統局長級會議,由美國國務院代理亞太助卿「金成」、日本外務省亞太局長「船越健裕」及韓國朝鮮半島和平交涉部長「魯圭惪」三人就北韓現況進行情勢判斷與訊息交流;但其實船越健裕跟魯圭惪在15日就已經就北韓問題進行了30分鐘的電話協議交換情資。
長期觀注北韓的日本國學院客座教授「久保田るり子」指出,韓國的文在寅總統在拜登總統就任的同一天,宣佈韓國外交部長改由有「最了解金正恩的外交官」之稱的「鄭義溶」擔任;曾任駐美公使、以色列大使及文在寅的國家安全保障室室長的鄭義溶在川普跟金正恩數次首腦外交秀中曾扮演著關鍵性角色;但由於川金會終究破裂,也曾引來前國務卿龐佩爾質疑「鄭義溶是否傳遞的是假訊息?」的疑慮。
2021年3月17日美韓2+2會談,左起:奧斯汀.布林肯.文在寅.鄭義溶.徐旭。 (照片來源:美國國務院官方網站)
#婉拒Quad Plus的韓國
文在寅政權重視中國跟北韓的傾向,也為日美的印太佈局,帶來東北亞的缺口風險;事實上由美日澳印所組成的Quad,一直有打算邀韓國、越南及紐西蘭加入成為「Quad Plus」之舉,但是韓國一直抗拒,甚至連華府要求的華為禁令,都以「不便干涉企業」為由,不肯配合。
而另一方,由於文在寅政權從上任後,無視日本從戰後就已跟韓國歷代前政權簽過數項條結,以解決二戰的賠償事宜的事實,一直打「對日歷史糾結牌」,不斷挑起韓國人的仇日情緒,來換取他執政的支持率。終於惹毛自民黨政權,決定採取「解鈴還需繫鈴人的」策略,要求文在寅政權提出解套的方案再來談。
日韓之間目前有多冷?可以用這個例子來說明。去年11月23日文在寅總統任命了擁有東京大學博士學位、曾任韓日議員聯盟會長、被稱為「知日派」的「姜昌一」為新任韓國駐日大使,可見文在寅總統想藉大使更換的理由,對日示好。儘管這位大使曾數度講出對日不友善、甚至對天皇不禮貌的發言。
今年1月22日新大使到任,由於疫情關係隔離後,依慣例於2月12日向日本外務省呈遞到任書;然而日方僅派出事務次官「秋葉剛男」代表茂木敏充予以接見。
儘管韓方傳達要跟外務大臣見面的期待,但截至目前為止,從首相菅義偉、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到外務大臣茂木敏充都不肯接見姜昌一。以前兩任的例子來說,雖然是在沒有疫情的前提下,但前前任的大使「李洙勳」在2017年到任後14天跟當時外相河野太郎見面;前任的「南官杓」在2019年到任後僅4天就跟河野太郎見面。現在的情形是姜昌一到任2個多月了,還在吃閉門羹。
前文提到的韓國新任外交部長鄭義溶於2月9日上任,至今也過了一個月,茂木敏充也沒有跟他通過電話。鄭義溶藉著311東日本大地震10周年悼念日,發了一封信慰問信給日本,茂木敏充在國會被質詢是否有回信及回信內容時,僅淡淡地表示,「有回,內容就是禮貌性的回覆」而已。
茂木敏充3月23日在BS富士的談話性節目上,被問到為何還沒跟韓國駐日大使見面?他說「有這麼多(邦交)國,全部的大使都要立刻安排見面的話,沒有足夠的時間啊!」
套一句金與正嗆美國的話,「想要安穩過日子的話,最好一開始就不要惹事」。菅義偉政權目前是口徑一致地表示,日韓問題的改善,日本已經作了很多,也簽了很多協議,如果文在寅政權都不滿意,那就請韓方提出「可行的具體對策」再來談,光表態要改善是沒有意義的。
由於文在寅的任期到明年5月10日。去年因為讓司法部長鬥檢察總長而搞到聲望大跌,不僅支持度一直一直降,日前辭職的檢察總長尹錫悅甚至在明年總統選舉的民調支持度,暫時排第一;加上「反日牌」使用過度,邊際效應也急速下降。因此對他來說,正如同馬英九在卸任前硬搞個「馬習會」來企圖挽回頹勢兼歷史留名一樣,文在寅也極需要跟金正恩有個能讓他翻身的「演出」;目前最好機會是希望能藉著東京奧運,兩人共演個戲碼。
當然日本目前沒有意願讓文在寅賺這一筆的打算。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及國防部長奧斯汀在3月中旬的連袂出訪的日韓,應該也有壓著兩國修好的目的在內!但是美韓2+2會談後的記者會,從韓國還是迴避對中國有批判的言辭來看,日韓關係恐怕比美中在阿拉斯加還要冷!
所以韓國在文在寅政權到2022年5月任滿前,應該會一直都是日美印太戰略的缺口吧。
【台灣】
台灣駐日代表處1月6日發表了去年11月委託日本的民調團體所進行的「日本人對於台灣的意識調查」,這項調查始於2016年,這次是第五年度的發表,應該就是謝長廷就任大使後開始進行的例行調查。調查顯示,對台灣持有親近感的回答比率達77.6%,比起2016年的66.5%上昇了11個百分點。相對於去年日本「言論NPO」團體針對日中關係的調查,日本人對於中國人不抱好感達89.7%,顯見台灣人與中國人在日本人的心中,呈現極端的感覺。
北捷中山地下街「謝謝台灣牆」(照片來源: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臉書)
在拜登政權上台後,中國對台灣的軍機騷擾也沒有停過,尤其是1月23、24兩日近30架軍機的騷擾,外界解讀為除試探拜登政權外,也有作為美中談判籌碼之用。對於中國大規模軍機擾台,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在1月2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則再次傳達日本向來的官方立場:「期待兩岸當事者間能透過直接對話來和平解決」。
相對於官方四平八穩的回應,自民黨內鷹派則是頻頻出招。由自衛隊出身的參議員佐藤正久擔任會長的自民黨外交部會,更是積極運作「台灣牌」。
除了2月3日在外交部會內成立「人權外交」專案小組外,並於2月5日也對外宣佈要成立「台灣政策檢討專案小組」(台灣PT),專挑中國最敏感的神經,十足反制中國的意味。在2月10召開的第一次會議中,與會者提出許多「友台方案」;包括制定日本版的『台灣關係法』、召開日台外交.國防部長級的2+2會議、檢討及創造有利台灣加入TPP的環境等建言;預計在4月時先行匯整一部份建言給政府。
日本經濟新聞編輯委員「峯岸博」在3月4日的特稿中指出,過去日本針對台灣的關係,在自民黨內一向是由『青年局』擔任窗口;在議會則由『日華議員懇談會』(日華懇)為窗口。如今在「政調會」之下的影子內閣「外交部會」中成立台灣PT,實屬異例。
再者,過往自民黨內的親中或友台的人脈跟派閥都有很大的關係,對台灣的關係大多是承自岸信介、福田赳夫以降的森喜朗、安倍晉三所屬的清和會(細田派)在主導;而對中關係,過往是由承自田中角榮及大平正芳的現竹下派及岸田派為主。目前的『日中友好議員連盟』會長是2012年曾參選自民黨總裁的岸田派的林正芳,事務局長是竹下派的小渕優子(前首相小渕惠三之女)。而『對華懇』的會長則是跟安倍晉三關係交好、岐阜縣十連霸眾議員「土屋圭司」,安倍之弟岸信夫則曾當過『對華懇』的幹事長。
但是峯岸博也提醒,這次「台灣PT」的成立,跟派閥間的角力較為無關,負責人佐藤正久本身是竹下派成員,而事務局長「山下貴久」則屬於石破派。佐藤正久對台灣的重視,跟他本身是自衛官出身,同時他也擔任過「防衛政務官」及「外務副大臣」有關,是從日美同盟的觀點來切入台灣問題;此外台灣人比較熟悉的東大教授「松田康博」也指出,目前日本政界對台灣的重視,的確有別於傳統的台灣連結,比較是從安全保障的需要在看待。
佐藤正久參議員本人也說明,他在自民黨內成立「人權外交PT」跟「台灣PT」,正是可以作為支援、強化日本外交的「二本柱」。
此外,3月4日參議院的預算委員會上,菅義偉在接受日本維新之會參議員「音喜多駿」質詢「台灣加入WHO」之事時表示:「不應該有地理上的空白產生;包括像台灣這樣在對治新冠疫情上防疫有成的地區,世界各國應廣泛共享這些資訊及見解」。意謂著在日本的國會殿堂上,「對台灣的支持」已不再是禁言的對象。
此外,日華懇的會長古屋圭司在3月22日召開的年度大會上表示,希望能在今年5月舉辦美日台議員的「戰略對話」,如果不能面對面,遠距視訊進行也是可以考慮。
接著在3月24日,自民黨內保守派議員所組成的次級團體「保守團結之會」舉行內部會議,也邀請了駐日大使謝長廷出席演講。該會議中,做出要制定『日台交流基本法』的決議,並向自民黨部提出建議;並打算建議以故總統李登輝的生日1月15日,作為「日台友情日」、與台灣執政黨民主進步黨進行定期的協議等建言。
蔡英文推特「台日友好」2019年5月1日(照片來源:蔡英文推特截圖)
#台日友好背後仍有暗流四伏
從這些訊息看起來,似乎台日大友好。
然而對於出身日本東北的菅義偉首相而言,台灣對東北五縣市食品的處理,如果不能讓日本有個交代的話,菅政權要出手協助台灣,其實很容易被自己黨內的親中派嗆聲阻撓。
再者,在看待自民黨內成立「台灣PT」這點,也要了解部會長大致屬於黨的政策培養團隊層級,還不算是具有一錘定音的份量,但由於是1.5軍的實力,仍是具有一定的義意;特別是目前黨的幹事長是師承田中角榮、也是中共極力攏絡的親中派大將二階俊博;在他長期主政黨中央的局面下,這個台灣小組的出現,可視為自民黨內『一葉之秋』的徵兆。
日本的國防、安全保障系統的政治人物,比較是『鷹派』的立場,對台灣的態度,無疑是支持居多;包括「親台」與「安保」兩個視角的支持。
然而,日本外交系統在面對中國時則會呈現兩個面貌:當跟日本領土等權益直接關聯時,『鷹派』無誤;但面對香港、新疆、西藏乃至台灣問題時,會變身為『鴿派』。
這是我們在看待日本的國際行為時,要注意的點。『台日友好』的背後,仍然暗流四伏,不可不慎。
【東南亞】
#緬甸
關於日本對緬甸的部份,我在先前曾撰文分析過,請見『從印太戰略視角觀察緬甸政變及日本的角色』一文。
緬甸局勢目前愈形惡化,緬甸軍方的強硬,局勢恐將激化。但全球目前因中國戰狼外交而進入「相互制裁」博奕中,可能反而會遮掩或移轉了世人的關注。
日本最近有兩件事跟緬甸局勢相關,在此補充。
日本與東南亞陸地五國(泰國,柬浦寨,寮國,越南及緬甸)定期會舉行「湄公河外相會議」及之後的「湄公河領袖高峰會議」。原預定今年3月要在東京舉行的「湄公河外相會議」,因為日方顧忌如果緬甸軍方所派任的「外交部長」出席的話,會讓外界有「認可軍方政權」的嫌疑,所以日本決定先行擱置這次會議的舉行。
此外,針對3月27日緬甸軍方對國內示威者的鎮壓造成1百多人死亡的慘劇,除了外相茂木敏充立刻發表『強烈譴責』的聲明外;意外的,由美英德法加澳等共12國軍方領袖所發表的對緬甸軍方的「聯合譴責聲明」,日本政府也讓代表軍人的自衛隊最高階的「山崎幸二」總參謀長加入行列。
#印尼
作為東南亞國協中最大國的印尼,雖然也和東南亞諸國一樣,儘可能不在美中對峙中選邊站,但其實也被中國在南海的動作所騷擾而不勝其煩。菅義偉首相去年9月上任後,首次的出訪就是印尼跟越南。
日本政府日前發佈,將於3月30日在東京召開日本跟印尼的外交.國防部長2+2會議;雙方擬針對中國在海洋上造成的區域危機進行安全保障上的相關協議,包括「在南海進行聯合軍事訓練」以及在防衛裝備品的輸出等相關協議;可以見到在軍事上朝著結盟的方向進行相關討論。這是兩國間第二次的2+2會談,前次舉行是在2015年。
#越南
3月22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和越南實質領導人、共產黨「阮富仲」總書記進行電話會談,也深受中國海警法施行威脅的越南,在這一點上達成共識亳無懸念。最主要的是向越南傳達日本可以就新冠肺炎的對策及疫苗運送的保冷設備等提供協助;也包括在日的越南技能實習生早日回國事宜,共同協助等達成共識。
#寮國
寮國國會於3月22日召開會議,「通倫.西蘇理」被選為新任的國家主席,「潘坎.維帕萬」為總理。日本首相菅義偉隨即在當日發出賀函,除表示祝賀之意外,也傳達日本政府可以提供關於新冠肺炎的對策、疫苗運送的「低溫物流」的設備等約2億日元的協助。
由上述的個訊息可以看到3月12日Quad首腦會議中,關於「疫苗外交作戰」結論的推動,日本劍及履及的施行。
【南亞、澳洲、南太平洋】
#Quad之:印度
前文提到美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在去年底代表川普政府對安倍晉三、莫廸及莫里斯授予最高級別『大指揮官級』的『功績勳章』!結果今年1 月25日,印度政府也將該國僅次於國寶勳章的『蓮花賜勳章』授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以表彰他在『自由且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推動的貢獻。
印度首相莫廸(照片來源:莫廸臉書官方網站)
1月27日,美國新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及國防部長奧斯汀分別跟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Ajit Doval)及國防部長辛格(Rajnath Singh)通電話,確保「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的共識與合作;印度外交部在發表的聲明中提到印美將進一步拓展「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然而就在美印確認印太戰略的訊息傳出後的1月29日,俄羅斯駐印度大使則對外透露,印度將派遣100人的軍官團前往俄羅斯,進行2018年賣給印度的最先進S400防空飛彈的操作訓練。而這項軍售案向來是美國所反對的,俄羅斯此舉意在破壞美印關係不言可喻。因此,在美國於3月中旬由布林肯跟奧斯汀連袂來亞洲出席日、韓2+2會議後,國防部長奧斯汀則飛往印度進行會談,不無鞏固「印太戰略」西南角之意。
在前文中,曾提到不論是Quad四方安全對話在2月18日舉行的「外相會議」或是3月12日的「首腦會議」,日本在枱面下的穿針引線,從菅義偉到三本柱的外交、國防、國安首長都出動,可以看到日印間的急速接近。
這樣的高層次、高密度的動作,可以看到日本是以「主體性」的角度在展開「自由開放的印度洋」戰略之執行。
珠鏈戰略(圖中藍線)及安達曼群島、尼古巴群島(圖中紅點)示意圖(照片來源:朝日新聞)
另外,中國在針對南亞,有一海上交通戰略佈局被稱為是「珠鏈戰略」,即從緬甸、孟加拉的軍事基地,經由斯蘭藍卡到巴基斯坦所建構起的連結,其形狀以項鏈,因此名之。
在印太航線上,從南海經麻六甲海峽,進入孟加拉灣、印度洋前,或者說在碰到「珠鏈戰略」這條線時,會先遇到從北向南座落的印度「安達曼群島」與「尼古巴群島」。由於這兩群島位居戰略要地,更是為了提防中國的「珠鏈戰略」,因此印度政府向來不讓外國人進入,更別說是外援的建設。
朝日新聞駐新德里的記者「奈良部健」在3月26日的特稿中報導,印度政府決定接受日本的援助,在該群島上的蓄電發電等設施的整備等,由日本的國際協力機構(JICA,理事長即本系列文開頭所提的「北岡伸一」教授) 提供40人億日元的無償資金協助,預計2年的時間。而據記者的採訪,日本政府官員表示,「著眼於中國在印度洋的出入,因此印度政府希望日本能在此展現『存在』的意義, 而提出這個要求,這也是對日本的信賴之表現。」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樣的印日互動,雙方都在自己的「主體」意志下展開漸漸深化的戰略結盟。
#圖博:遮遮掩掩的援助
日本外務省於2月份透露將以ODA(政府開發援助)資金,名義上是協助印度北部的喜馬偕爾邦及烏塔拉坎德邦的農村部,實際上是以人道支援方式透過日本的NGO對流亡圖博人提供上下水道及公共衛生設施的改善。達賴喇嘛駐錫地及圖博流亡政府所在地的達蘭薩拉正是在喜馬偕爾邦內。
由於原本是去年2月要進行的這些工程,因為武漢疫情的關係,延至今年才得以付諸實行。
日本國會的跨黨派「日本圖博國會議員聯盟」的成員表示,經由日本的ODA對流亡圖博提供協助是件劃時代的事應給予稱許的同時,但外務省官僚卻遮掩地說,「這是對印度農村住民的生活改善事項,並非對圖博流亡政府或流亡人士的支援」!
達賴喇嘛駐錫地達蘭莎拉(照片來源:西藏之頁臉書)
#斯里蘭卡:中國逼退印日聯軍
新任斯里蘭卡駐日本大使的沙吉普.谷拿誒卡拉(Sanjiv Gunasekara),於今年1月就任後,隨即在21日接受日本時事通信社的專訪,並力澄斯里蘭卡親中的傳聞。
曾在美國住了36年、從事不動產事業有成的沙吉普.谷拿誒卡拉大使表示,斯里蘭卡在日本被視為『親中派』,因此作為大使的他,最優先的任務就是要「化解」這個誤會;他說在斯里藍卡的國民心目中,日本是最有人氣的國家,喜歡日本的斯里藍卡人高達94%。
他也重申,於2019年5月所簽定、已延宕近二年的備忘錄,由斯里蘭卡政府出資51%、日本及印度阿達尼集團民間企業出資49%的「可倫坡港東貨櫃碼頭開發計劃」,希望能早日開始。大使透過媒體專訪的方式釋出斯里蘭卡政府重視日本的訊息。
然而,早已透過「一帶一路」將斯里蘭卡玩弄於股掌之間的中國,自是不甘示弱,立刻施加壓力給「拉賈帕克薩政權」。2月1日斯里蘭卡政府對外表示,內閣會議決定「可倫坡港東貨櫃碼頭開發計劃」將由政府投入8億美元獨立進行;並暗示跟印度與日本的合作,可以改為「開發西貨櫃碼頭」。事實上以斯里蘭卡目前的國力,根本無法獨力完成這個開發。
駐日大使剛上任即向日本媒體表達希望「可倫坡港東貨櫃碼頭開發計劃」儘速進行這事,若非有國內高層授權,他絕不可能擅自透露。而事隔十天即被翻盤,可以看到在印度洋上這個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中國與「日印聯軍」,如何地在進行激烈的角力!
而翻盤這件事,也不由得讓人想起今年2月初,同樣因為中國的龐大壓力而迫使南美洲的蓋亞納政府取消原本同意台灣成立辦事處的這筆帳。
#Quad之:澳大利亞
去年11月上任的日本駐澳大利亞大使「山上信吾」,在1月底接受澳洲媒體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專訪時表示,由於中國在海、空方面持續進逼台灣與日本的領域,因此東海地區的安全保障,實際上是年年在惡化中;澳洲如果要獲致區域的和平,有必要強化在東海方面的海軍演習及巡弋。此外,他也特別提到,「世界的眼光正朝向澳洲!」從過往日本也是受到來自中國的經濟壓力的經驗來看,澳洲政府若是要降低對中國的依存,日本也會提供協助!他並向澳洲政府喊話,「日澳間的情報共享」是一個值得優先的課題!
2月1日緬甸發生軍事政變後,隨即傳出擔任翁山蘇姬經濟顧問的澳洲籍學者、澳洲麥考瑞大學的杜內爾教授(Sean Turnell)遭到軍政府逮捕軟禁在旅館內。
由於日本跟緬甸軍方之間有著深厚的管道,因此澳大利亞政府在2月10日由外交部長佩恩主動聯繫日本外長茂木敏充,請日本提供協助、讓軍政府釋放杜內爾,並確定雙方面對緬甸情勢持續合作。而對於日美印澳的合作強化也再一次確認。
2月25日菅義偉首相與澳洲總理莫里森通電話,就中國在新疆與香港所施行的人權狀況表達深刻的關切,並對日米澳印四國合作之事的推進再行確認。在會談後,菅義偉在他的推特上發文的英文版中稱莫里森為「吾友.史考莫」(ScoMo,莫里森的全名是Scott John Morrison),菅義偉取其名字縮寫簡稱以顯倆人交好之情。
此外,由於北韓在被經濟制裁的情形下為了突破封鎖,向來都是將從海外購買需要的物資,在公海上移轉到北韓的船隻上再運送回國。為了因應北韓的這個法作,依據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2375號決議,對北韓船隻進行海上監控。日本防衛省於2月24日公布澳大利亞海軍,將以日本的美軍嘉手納基地為據點,接續在3月執行這項任務;而這是澳大利亞第8次執政這項任務。
應慶大學教授細谷雄一在2月時發表了一篇『日澳作為印度太平洋地區核心應承擔重責的理由』,直指在Quad四國中,最重要的支撐力量需要來自日本及澳洲的合作,尤其兩國在民主價值、經濟市場、與中國的地緣政治緊張,加上都有國內都有美軍基地的共同點上,力推雙方應緊密合作,並承擔更大的責任。
鑑於細谷教授對安倍政權及菅義偉政權在安全保障領域的參與,日澳關係的發展,可以朝加深的方向觀察。
菅義偉與澳洲總理莫理森,2020年11月17日(照片來源:日本首相官邸官方臉書)
#南太平洋島國:日中戰場
位於南太平洋的國家之間有一個前身成立於1971年,有近50年歷史的區域組織「太平洋島國論壇」(PIF),成員計有16個國家及2個地區(法屬領地)。依地理位置大致可以分成三群:「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及「玻里尼西亞」。
「太平洋島國論壇」設有秘書長,根據不成文慣例,向來輪流由上述三區內的某一國家所推舉的人出任,今年應輪到由「密克羅尼西亞」所推舉的馬紹爾群島駐聯合國大使「傑拉爾德.札基歐斯」擔任,但是在中國背後搞鬼下,2月3日的選舉中,以1票之差,敗給了「玻里尼西亞」區域的庫克群島前總理亨利.納普。
根據朝日新聞記者「小暮哲夫」的報導,這個選舉結果引發「密克羅尼西亞」區域內諸國的不滿,包括帛琉、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吉里巴斯及諾魯國等五國紛紛表明將退出「太平洋島國論壇」。這個區域內的大分裂,將讓中國在此地的勢力有更形擴大之虞。
日本向來對南太平洋地區著力甚深,也佈局甚久。早自1997年起,約每三年日本就會邀請這些國家來日本舉行「太平洋島嶼高峰會議」(不包括法屬玻里尼西亞及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第九屆會議預定在今年在三重縣志摩市舉行(日期尚未確定)。
而中國也組織了「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並於2006年4月在斐濟召開第一屆論壇,2013年11月在廣州舉行第二屆,2019年10月在薩摩亞召開第三屆。
一直對中國在此區域進出的行動保持警戒的日本,於3月3日跟南太平洋島國中的巴布亞紐幾內亞、斐濟及東加王國等國進行「國防部局長級視訊會議」。日本與這些國家原本在去年4月就有計劃要進行『國防部長國際會議』,但因疫情之故而延宕,因此這次局長級會議即是在為了部長級會議的重新召開而作準備與確認。出席的日方防衛政務官「松川るい」(參議員.細田派)在致詞時即開宗明義的提到「中國通過海警法,試圖在東海、南海進行單方面的現狀變更」,並將日本所提倡的「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向參會成員國進行合作商議。
雖然二戰最後失敗,但日本畢竟在此島國間曾經經略過,可以預見日本跟中國還會繼續在南太平洋的島國間進行拉距的接戰。
【中東】
儘管早自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就讓日本大力進行能源轉型,但對於不產石油的日本來說,還是要自力自強,跟中東各石油大國搞好關係;加上自身經濟實力可以作為後盾,日本其實也默默地建立了屬於他們自己的中東人脈。不僅自用,也常常作為仲人,幫忙美國跟他們一直搞不定的中東國家作溝通。
#阿富汗:持續支援重建的日本
3月2日茂木敏充跟阿富汗外交部長阿特瑪(Mohammad Hanif Atmar)進行電話會談,原因是阿富汗政府跟塔利班叛軍的和平談判陷入停滯,因此向日本政府尋求協助。
由於日本的NGO長期在阿富汗協助飽受戰火摧殘的阿富汗人進行重建,因此即使是塔利班勢力,也對日本保持一定的友善。2019年日本人道醫生中村哲遇伏身亡時,塔利班即發表聲明,表明對他的尊敬不可能攻擊他。
此外在去年11月25日在瑞士召開的「阿富汗復興支援國際會議」中,視訊出席的茂木敏充表示日本預計自2021-2024年,繼續提供阿富汗750億日元的援助;根據日本外務省的統計,自2001年塔利班政權垮台以來,日本提供給阿富汗的援助至今已高達68億美元(約7000億日元)。因此日本在阿富汗的影響力可見一班。
3月6日塔利班組織證實,他們已於5日和美國的阿富汗和解問題特別代表「哈利勒扎德」團隊開始進行和平談判。
#伊朗:美、伊協調役的日本
2月14日,伊朗外交部長穆罕默德.札里夫在接受共同通信社的採訪時表示,將請日本及歐洲代為向拜登政權說項,希能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事實上,安倍政權時期,曾提出用伊朗原油跟美國穀物進行「以物易物」的提案,讓伊朗對日本一直保持良好的關係;另一方面,由於美國的制裁,伊朗被凍結在日本跟韓國銀行的資產高達100億美元之多,其中日本部份約30億美元;因此札里夫也呼籲日韓能夠解凍返還。
2月26日,伊朗駐日本大使拉摩廸薩.拉胡馬尼(Morteza Rahmani Movahed)在日本記者俱樂部召開記者會,對於拜登政權要求伊朗遵守核子協議才願意解除制裁為前提一事,進行反駁,指出當初是美方川普政權先行退出協議。
這個記者會除了暗示伊朗願意面對解決的意思外,最富饒意味之處是:美伊爭執,卻由伊朗的「駐日大使」在「日本記者俱樂部」召開記者會。也透露出日本在背後協調的著力甚深。
約莫一周後的3月4日,英、法、德三國取消原訂要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例行會議中提出的對伊朗譴責決議案;伊朗也隨之釋出善意、一改先前悍拒的態度,表示願意參加跟包含美國在內的主要國家進行非正式會談。
3月10日,茂木敏充外相跟伊朗外交部長穆罕默德.札里夫進行了電話會談,茂木向札里夫傳達了美國方面願意跟伊朗進行建設性的協議,也表達日本跟美伊雙方都有良好的關係,願意積極地協助雙方;而伊朗外長札里夫則對於日本的外交協助給予『高度的肯定』,並感謝日方長期在醫療及環境方面對伊朗的協助。
【南美.非洲】
茂木敏充外務大臣於1月4日至14日出訪南美洲的「墨西哥、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巴西」及非洲的「塞內加爾及肯亞」等七國。此行預計主要是針對中國的影響,而努力推動日本所倡議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
#南美五國
茂木敏充於1月9日在巴西時舉行了視訊記者會,向媒體表明跟中南美國家的携手合作在日本外交中的重要性,同時也表明此次南美行,針對中國在東海與南海的行徑日方都跟拜訪國家的要人進行了協議。
儘管正值日本國內因為疫情而宣佈緊急狀態,對於此時的出訪國內也有質疑的聲音,但由於中國通過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投資,在中南美及非洲積極地擴大影響力,尤其是針對台灣在中南美的邦交國家進行許多分化工作,因此「日本有必要增強在這地區的影響力。」
茂木敏充與巴西總統波索納洛舉行了會談,就日本所推動的「自且開放的印太」戰略合作,達成共識外,並就日巴兩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改革」上也進行合作,並簽署了維持亞馬遜地區生物多樣性的備忘錄。
今年正逢日本跟烏拉圭的建交100周年,茂木敏充於1月6日跟總統路易斯.拉卡列.波烏(Luis Lacalle Pou)及外交部長進行了會談;同意加強貿易合作及簽署了關稅相互支援協定;也對主基於國際法的自由開放國際秩序的維持與強化進行合作達成共識。
#非洲:日中較勁
其實,茂木敏充甫於去年的12月8日至14日前往非洲拜訪突尼西亞、莫三比克、南非及模里西斯等國;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在今年1月4日至9日在非洲拜訪奈及利亞、剛果、波札那、坦尚尼亞及塞席爾等五國;日中兩國的較勁,不言可喻。
1月11日,茂木敏充跟塞內加爾的外交部長及經濟部長進行會談,除簽署提供塞內加爾71億日元的借款外,也獲得塞內加爾認同日本所推動的「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
13日則是跟肯亞總統進行會談,傳達日本將協助肯亞經濟特區的基礎建設及整備日本企業進入肯亞的商業環境給予支援;並確認日本所推動的「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進行合作。由於肯亞是當初安倍晉三發表「自由開放印太戰略」之地,加上2022年的非洲開發會議(TICAD)將在突尼西亞召開,為了確保會議成功,因此茂木頻頻造訪非洲,固守之意甚明。
此外,今年2月日本外務省也宣佈將對東非海島國家模里西斯提供300億日元的借款,以協助該國在武漢肺炎疫情及去年日本貨船的重油污染造成漁民影響的經濟重建,即便這個島國面積只有2000平方公里,人口數約為126萬人,日本也是極力爭取。
【歐洲的印太戰略態度】
由於中國在世界各地的橫行霸道,搞到原本因經濟因素而對中國依賴甚深、向來對中採取綏靖政策的歐洲主要國家,也不得不一一重審他們的對中戰略。加上這幾年來經由川普及安倍晉三的大力推動,「印度太平洋」成為世界各國在釐定戰略時的『新視角』;法國在2018年發表『法國及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安全保障』戰略,2020年德國跟荷蘭也各自發表了他們的『印度太平洋方針』;更有甚者,去年開始,歐盟也開始針對印度太平洋地區,制作歐盟全體的共同文書進行協商。種種跡象都顯示,歐盟及歐洲主要國家已經明顯改變他們的對中戰略,前文提到日本外務大臣第一次參加了1月25日歐盟外長理事會的視訊會議這點,日本外務省的解讀,是歐盟透過邀請茂木敏充出席來向中國傳達訊息。而茂木敏充也指出,這個邀請是「相當重要的時機點!」
其中尤以脫歐後的英國動作最為積極,英國在今年2月1日提出要加入以日本為首的TPP;同時英國也藉由今年身為G7主辦國的機會,擬加邀「印度、澳洲及韓國」三個印太地區的民主國家,籌建『D10』聯盟。
英國也在1月中旬宣佈,將派目前外交部新冠肺炎對策部長的茱麗雅.隆巴頓(Julia Longbottom)自3月起出任英國駐日大使。隆巴頓有二度的駐日外交經驗,公認為「知日派」。
法國國防部長帕利在2月19日接受法媒「費加洛報」的專訪時表示,法國將於2022年擔任歐盟的議長國,屆時將會把歐盟版的『印度太平洋戰略』加以確定,這是作為議長國的主要任務之一。
2021年1月15日與法國國防部長帕利視訊會談(照片來源:岸信夫官方臉書截圖)
【聯合軍演】
日本經濟新聞評論員秋田浩之在3月4日的專稿中指出,針對持續擾亂國際秩序的國家,大致有三個階段的對治措施:第一階段會用召開記者會或發表聲明的方式提出「譴責」;無效的話則施以第二階段的「經濟制裁」;再來就是用「軍事派遣」的軍事壓力。目前歐洲的主要國家對中國,已經開始進入第三階段的選項了。該文提到,在去年10月份發表的一份民調顯示,對中國抱有負面看法的比例,不論英法德,都超過7成。
英、德、法陸續發表派遣軍艦前來印太地區、特別是南海進行巡戈,甚至已增強到了與美軍及日本自衛隊進行聯合軍演的階段,其警告中國的意味甚為明顯。
歐洲主要國家派遣軍隊來印太地區巡弋,除了有各自國家的戰略設定外,背後更有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跟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善用各種機會進行的無數協調,畢竟從歐洲海路到西太平洋,路途遙遠,能夠提供人員休養、物資補給,及軍備維修,日本是再適合不過的選擇、甚至是唯一的選項。
#空軍
2月3日至19日美日澳的空軍,在關島進行『對抗北方(Cope North))21』的演習,主題雖說是「自然災害的救援」,但目標是在演練如何在殘破基地下也能展現作戰能力,這樣就能迫使解放軍沒辦法僅藉由飛彈癱瘓美軍基地而達到壓制美國空軍的企圖。這個起自1978年的美日聯合空軍演習,澳洲在2011年正式加入,據美國印太司令部的公告,今年的演習共有超過1800名美軍、400名日本自衛隊及澳洲皇家空軍、共95架飛戰進行演習;目的在強化三國之間的應對能力及協調性。
針對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於3月1日籲請國會增加明年度預算,並擬建構第一島鏈飛彈防禦系統一事,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在3月12日記者會上警告表示,如果美國在日本配置中程飛彈的話,俄羅斯一定會採取對抗措施,不排除在遠東地區也配置中程飛彈因應,以此施壓美日。
就在日美兩國國安2+2會談前一天的3月15日,航空自衛隊跟美軍在那霸市西北方的空域進行了防空戰鬥訓練;這次訓練包括有空自15戰鬥機4架及美軍F35B戰機4架及KC135空中加油機進行演練。
岸信夫在3月16日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的會談中,針對中國海警船的入侵日本領海騷擾之舉,雙方在會談中對於『反制』的行動達成一致;日美兩軍將針對尖閣群島被入侵的場景,『設定』進行『奪回或登島』的演習,明白警告中國。
#陸軍
日本陸上自隊衛幕僚長「湯淺悟郎」於3月4日召開記者會宣佈,將「首次」在「日本國內」舉行法國陸軍、美軍陸戰隊及日本陸上自衛隊的三國共同訓練。具體的訓練場地及規模還沒確定,最快會是5月之後進行。
#海軍
由於去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爭議甚大,川普也一直揚言不服選舉結果,也造成外界擔心中國是否會趁著美國政權交接之際進行蠢動?為了傳達清楚的訊息,美國軍方跟日本自衛隊遂在拜登總統1月20日就職前的1月15日,派出航空母艦『羅斯福號』打擊群,包括巡洋艦『碉堡山號』、驅逐艦『約翰芬恩號』,跟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金剛號』反『朝日號』,在菲律賓海展開聯合海上軍演。1月23日,航母『羅斯福號』經由台灣南方的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活動。針對中國的意味十分明顯。
航空母艦『羅斯福號』(圖片來源:美國太平洋艦隊官網)
因應中國修正海警法並在2月1日施行,以日本橫須賀基地為據點的美國第七艦隊,自2月2日至11日在沖繩近海舉行「離島防衛訓練」。比較特殊的是這次訓練中,美軍核子潛艇『俄亥俄號』也出現跟美國海軍陸戰隊進行聯合演習。據美軍沖繩陸戰隊表示,這是在設想「印度太平洋地區有狀況發生時的即時應變」,言下之意即是在牽制中國海警船的舉動。
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官網於2月4日發佈訊息表示,配備有神盾系統最新版本的伯克級驅逐艦『裴拉塔號』於該日抵達日本橫須賀港,加入美軍第七艦隊。這也是拜登政權上台後,首次增兵西太平洋。
法國國防部長帕利於2月8日在推特上宣佈核子動力攻擊潛艦「翡翠號」和「塞納號」支援艦,「⋯⋯剛才穿行南海。這證明了法國海軍長期遠地部署,及與澳洲、美國和日本夥伴的並肩作戰能力。」
事實上,「翡翠號」和「塞納號」才在去年12月15日至17日,和美、日海軍在日本沖之鳥島嶼周邊水域進行過聯合反潛作戰軍演。
2月19日法國海軍「牧月號」、美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在九州西部海域,進行聯合海上補給訓練,牧月號並接受海上自衛隊的「海上加油」;這也是日法2019年簽署《物品勞務相互提供協定》(ACSA)以來,首度進行的聯合軍演。法國駐日大使館甚至在日前將該軍演活動的照片,刊登在大使館的網頁上,昭告天下。
其實法國護衛艦「牧月號」此行的任務主要是執行聯合國安理會對北朝鮮的制裁,自2月9日起至3月上旬,在東海監視北朝鮮的海上走私活動的情報收集;這也是法國自2019年5月以來,第2度執行此任務。前述澳洲的監視活動即是接棒法國的任務。
2月21日,日本海上保安廳跟美國的沿岸警備隊,在小笠原諸島附近進行了聯合訓練。這樣在日本近海的聯合訓練,始於2018年5月,儘管海上保安廳宣稱訓練跟中國海警法施行無關,但怎麼可能無關。
針對中國潛艦的活動,日本海上自衛隊在3月4日發佈消息指出,海自第三艘專為偵測潛水艇動向的音響測定艦—『あき(安芸)』號成正服役。海自表示,あき的聲納收集能力可以廣達數百公里,甚至有直昇機起降的甲板,將可增加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對潛艇作戰能力,あき將配置在廣島縣的吳基地。
我在『捲起袖子的日本--再論菅政權下的「印太構想」佈陣』一文中,曾提到英國首相強生在去年的11月19日就已經宣佈,將在今年派遣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進行印度太平洋部署任務,並考慮和日本進行聯合演習這件事。《澳大利亞財經評論》於2月11日報導,屆時澳大利亞將派遣一艘軍艦加入『伊麗莎白女王號』的部署行動,很有可能會在新加坡會合。而『伊麗莎白女王號』的行動,據了解荷蘭海軍也會派遣一艘軍艦參與;而且屆時美軍陸戰隊也會有一個F-35戰鬥機中隊在部署期間從“伊麗莎白女王號”上行動。
根據日本讀賣新聞3月14日的獨家報導,日、美、澳、印加上法國等5國,將在4月上旬於印度東邊的孟加拉灣進行聯合海上訓練,各國將派遣潛艦及驅逐艦參與;其中日美澳印四國在去年底的11月才在印度洋上舉辦過『馬拉巴爾軍演』。根據讀賣新聞記者「小峰翔」於新德里的報導,印度政府相關人員指出這次的軍演是為了牽制中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活動。
德國國防部長凱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在3月初宣佈,德國護衛艦「巴伐利亞號」(Frigate Bayern),將於今年8月前往印太地區布署,並於返航時穿越南海。凱倫鮑爾表示,這個派遣意謂著「我們正在發出一個信號」,在德國新的印太指導方針下,遵守承諾。
德國之聲中文網也刊出凱倫鮑爾部長在3月11日的推文:「我們困擾地聽到來自中國的軍事威懾腔調,甚至是『備戰』的呼籲。我認為,我們應該在可能的地方與中國合作,在必要的地方予以反對。」德國智庫德國科學與政治基金會表示凱倫鮑爾部長是在向中國發出的政治信號,也是聯盟團結的象徵,尤其是在向美國新總統展示團結。
【半兵衛觀點】丞相,起風了!
茂木敏充於2月18日Quad外相會議的隔天對記者說,「一個月內日美的外相就進行過2次會談,這樣的速度是很快的」,以此強調日美外交步調的良好。若再加上3月16日的2+2會談,等於拜登政權上台後,日美外交事務最高層直接進行了3回合的對話。日美間戰略同盟重新接軌的速度之快,相信超出許多人的預料;不論是支持方或反對方。
本文中所要呈現的是日本在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的觀察,可以看到日本漸漸地以『主體性』的角色在推動這個全球佈局,當中除了有對抗中國堀起的壓迫之外,更有建立日本大國地位的企圖。
美國的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副所長邁克爾·格林(Michael J. Green),是公認的知日派,他在2月14日接受時事通信社專訪時,對於拜登政權會如何看待日本,提出他的看法。他認為拜登會對日本抱以相當的期待,但並不是在分攤軍費這樣的事情上,而是在外交方面期待日本能有更強的承擔;例如,緬甸政變,日本手中握有好的牌可以打,卻表現得過於謹慎。日韓問題部份,拜登政權跟華府議會都知道是韓國搞砸了關係,但是拜登政權應該會希望日本能扮演『大人』的角色來創造關係改善的氣氛,以免讓中國藉由韓國而削弱美日韓的團結。
美日間的外交關係,從一開始日方擔心拜登政權會揚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到目前情勢來看,拜登政權不僅接受了『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甚至還超車、大有反過來拉著(或說『架著』?)日本往美國設定的印太戰略狂奔之勢?!
畢竟面對中國這個惡鄰,搬不了家、也不願淪為奴隸的的印太諸國們,只有團結面對一途。而在國際局勢迅速的變化下,日本既往的『軍事靠美國、經濟靠中國』的兩手做法,顯然將不適用,也應該不會被美國允許。
日本前首相、也是麻生派掌門人麻生太郎,在3月25日的派閥大會上,對日本的處境,有了深刻的認識,他說:「在美蘇冷戰時期,歐洲是前線!在(目前)美中對峙下,亞洲、日本是前線!」。同時他也提醒「作為(日本的)政治人物,如果沒有這個覺悟,就會做出錯誤的對應」。
或者是無獨有爾,或者是早有共識,前首相安倍晉三在3月27日於自民黨新潟縣連會議演講時,也提到了「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地區,正在成為米中對峙的最前線」,「必須要抱有認知到印太地區是前線這樣的覺悟,來做出外交.安保上必要的對治作為。」
安倍晉三(照片來源:安倍晉三臉書)
因此日本將會如何借由中國引發的這個危機、發揮『日本國產』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效應,讓日本重獲新生,成為真正的大國,不僅是日本國內保守勢力的課題,也會是美國對日本的可能期待,更是「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相關諸國的期待,畢竟日本還是印太之弧中具有舉足輕重實力的大國。
以這兩位尚活躍在日本政壇的前首相,所發出對日本政界、乃至國人的「覺悟提醒」,作為本文的結語,應是最適合也不過的。
而關於台日關係,建議層峰宜增加對日工作相關因應準備,加括人力與資源。遠因有311東日本大地震以來台日雙方友誼的持續開展,近因有中國國際擴張造成日中關係惡化之機;個人真心建議政府及國內相關對日工作,應思考『展開』對日本「親中派政治人物」的和善工作,不以其派閥在傳統上親中而保持距離;特別是50歲以下的議員,其實沒那麼一定親中;就算不是親台,但若讓他成為「不反台的中立」,我們就是賺到。
台灣的對日開展,此其時也!
(本文結束)
(如您覺得這篇文章值得給予作者鼓勵的話,請按右上方心形的讚,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