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積欠正經事,就會更想看點閒書來紓壓。耗費的是時間,但賺得的是那種偷閒的愉悅。這本書在公共圖書館有電子書可借,中午現在避疫外帶,正好偷得一些零碎時間,可以把書看完。

原先出版的是日文版,再翻回臺灣的繁中版,褒揚的部分確實可以快速略過,畢竟歌功頌德本來就不是現在的主旋律,再說也不夠好看。扁平化的社會和資訊流通迅速的時代,要造神真的比以前難上太多,撇開這些,書中仍有諸多看點,可以讓和她不一樣的人有些收穫。

不得不說,家庭社經背景確實影響小孩甚鉅,特別是不在一個標準差以內。各方面看來,家庭提供的支持,不管是經濟上的、成長環境上的、甚至是心理上的,都不是一般平凡家庭能夠付出的。從小的與眾不同真的從智商談有點膚淺,這社會上也從來不是光智商高就能做什麼的,而是眾多特質分配不在平均值上,但可以和社會價值共生的,也許就能有機會發光。

她其實沒有沉浸在光環之中,對她來說這些特殊的經驗,包含性別認同的肯認與轉換,也有過衝突、掙扎,只是對寫作者來說,這些都不容易描繪。很多風暴看起來輕描淡寫,或許是輕舟已過萬重山,但認真想想,真的都是驚濤裂岸,並不容易。

每個人的跨教育機構經驗都會產生想要改變教育的衝動,這些人生經驗所得到的結論似乎都不是教育的最佳解。面對眾人,希望提供一個穩定的教育環境與學習教材來創造類似的教學經驗。但每一個人又都那麼樣的特別,以至於教育常常跟不上個別差異。保持彈性或許是教育可以做的,倒不是真的需要什麼驚天動地的改革。寬容一些的面對每一個不同,可能才是最需要的教育改革吧!

開放、透明在左岸和臺灣的脈絡中確實有著天壤之別。對國家的要求和對人民的苛刻,在某些時候真的是照妖鏡。才出版沒多久的書,卻也親眼見到各種崩壞。隔壁的木可兄和好像沒有中央化、不需要軍隊和國界的網際網路,一下子有了新的經驗和發展。言論自由市場從來就沒有這麼扁平,資源分布的不平均向來都是問題,也不單純是技術。只是這難解的題,不在這本書的重點之中,作為一個引子,留給讀者不斷在經驗中驗證、深入思考。

面對壓力和批評,她處理情緒的方法很值得參考。讓自己能夠儘快離開不好的情緒,甚至創造新的經驗,來取代那些不佳的感受。她會把不同風味的兩個茶包放在同一杯熱水中,讓自己認識這個新的味道,以便有除了強烈情緒以外的經驗,一方面冷靜下來,另一方面也多了一些伴隨的新經驗,來緩和不好的感受。這種強迫抽離、淡化的處理方法想來不難,且值得一試。

面對謠稱控制腦波和那英名曲中的就這樣被妳增幅,乃至於海豹像,她握住了機會幽默,說服、溝通透過工具的協助,可以更有機會達到效果,而她掌握了工具,且看起來運用得不錯。

推薦給想要知道走在實驗教育尖端的唐鳳的朋友,除了更知道她的相關事蹟之外,或許對身邊與眾不同對象的人寬容些,也是成就他人的好方法。書末有她的推薦書,幾乎都是經典,還有一些字典。有興趣的朋友也許也可以找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