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的幸福論:一堂慾望與痛苦的思辨課,孤獨是成就幸福的必備本事!
很少看漫畫也很少買漫畫,會讀這本漫畫經典是好友老李把她的書借給我,在讀完叔本華的眼淚沉澱一陣子之後再看這本漫畫書,儘管沒有真的把意志與表象的世界看完過,但也對叔本華有了一些基本的認識。
必須要說如果要直接讀這本漫畫,應該會有一些情節跳得太快,特別是叔本華生平的部分。他的經歷並不是特別愉快,而那些累積在心裡的生命經驗,詮釋上會認為是叔本華哲學的重要成分,出現在他對世界的認識、分析中。
漫畫分成三個部分,人的三個根本、人的性質和命運以及年齡的差異,從不同的主題呈現叔本華哲學的重要概念。漫畫在閱讀上會比文字生動一點,但也簡潔許多,經過萃取的概念可能和原本的想法有些距離,或者說,濃縮的敘述缺少脈絡,讀起來可能容易有斷章取義的風險,只能安慰自己作者已死,詮釋的部分就是讀這樣的書最好的結晶方法。
人是什麼?人有什麼?人在他人眼中是什麼?若為了配合別人而失去自己,確實可惜。但不配合別人一樣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通常人從自己的性格、特質來認識自己,並且透過自己擁有的才華、財富來認知自己擁有的,也從別人對自己的印象來認識自己。
而幸福就從這三個要素中去找尋,將現實分成主觀及客觀兩種,相同的客觀現象,並不表示會產生同樣的主觀現實認知。舉例而言,像是有人喜歡芫荽,但也有人覺得根本臭菜。幸福與不幸對叔本華來說是受到主觀的影響,自在、享受孤獨的人容易幸福,因為孤獨自由,能撇開他人眼中的干擾,充分感受自己擁有的。名利財富就像海水,會越喝越渴,無從汲取以解決內心的缺乏。
他讚揚敵人對自己的貢獻,否定真摯有一的存在,敵人對自己的批判是毫不隱瞞且真實的,現實中並不存在可以共感的友誼。他推崇日記的功能,以便把理論和經驗結合,空有其中一種,就像是空有理論從沒實行過,淨是空談;反之則是富有經驗,卻無一能充分表達。
叔本華和黑格爾的爭執在後人看來他應該負起大部分責任,挑戰在同一個時段和當時聲勢如日中天的黑格爾一起開課,門可羅雀其實不難想像。過度的自信讓他撐不過這種不被當一回事的日子。哲學家也有這種自導自演的導演性格,先當一回合悲劇主角,可以說的故事才多(不對)。
他對自己遭遇的現象並不向一個實踐自己哲學的哲學家,失落了好一陣子。但最終勝過了這樣的不如預期,回顧了自己的經歷,從斯多噶學派大掌門塞內加(Seneca,在這本書、其他提到這人也翻譯作塞內卡)的哲學中找到了解答,幸福與否經常是比較來的,老是看自己得不到的,卻不去看自己擁有的其實很難幸福,而得到了部分緩解。健全的心靈真是寓於健全的身體,幸福大部分將建立在這之上,畢竟生病很難感受到幸福。此外,也不要過度處於緊張的狀態,讓自己儘量平常心。
書中最喜歡的比喻是刺繡,前半生光鮮亮麗就好比刺繡的正面,但後半生要面對的是刺繡的背面,也就是盤根錯節的繡線。不時整理繡線的脈絡,才能正背面都值得欣賞。
推薦給也對叔本華有興趣的朋友,時間和經歷的繡線,都將在人生中留下光纖的那一面,和繡線纏繞的那一面。每個人都會需要花點時間理出個理路,欣賞、玩味屬於自己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