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德的言行固然泛政治化,但批判他「台灣血統」、「台灣常識」這兩本書論點的人就理性客觀嗎?綜觀他們的言論,我認為並非如此。

台灣漢人究竟有多少是平埔族漢化而成?我曾見過與沈建德同樣「激進」的觀點,甚至還有論者斷言台灣多數漢人正是由平埔族漢化而來,印象最深的就是《千年客家》、《大航海時代的台灣》、《閩南人的海上世紀》的作者湯錦台。他曾在《閩南人的海上世紀》裡寫道:


從本質上來說,漢人向台灣移民和台灣開始漢化的過程,與西晉永嘉之亂以來,人數較少的北方漢人南移,將閩南地區人數較多的當地居民漢化的過程並無二致。漢人早期移民來台,也同樣是作為人口的少數,把住在西海岸平原上占有數量優勢的先住民土著漢化,成為漢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個漢化的過程,也是透過土著的「漢番」結合,以及文化上的優勢和政權掌控力量來完成的。由於早期隨鄭成功到台軍民,主要是隨軍軍士,在兵馬倥傯當中,不可能都有眷屬隨行到台,因此鄭氏政權在台灣安頓下來以後,在兩岸隔絕的情況下,勢必有不少軍士與當地土著婦女結合,這就形成了由閩南漢人移民家庭和「漢番家庭」所組成的台灣漢人社會雛形。


鄭氏政權降清以後,這種「漢番結合」的趨勢,由於清人對台的海禁和禁止攜眷到台政策,一直延續到十九世紀中期允許漢人婦女自由渡台後,才出現轉變。另外,經過中間長達一百多年的演變,占有優勢的漢文化已徹底改變了人數上占多數的土著居民的文化生態。除了少數移住深山地區的人口外,留在平原地區的住民,像早期閩南的越人一樣,不但已經自願或非自願地全面漢化,改姓漢人的姓氏,師法漢人的習俗信仰,而且已被看待成完完全全的漢人,成為人口統計上漢人的一員。



因此,在台灣的閩南人組成成份,除了傳統的漳、泉移民後裔外,還包含了相當比例的「漢番結合」後人。這種情況在閩南移民眾多的馬尼拉、巴達維亞、麻六甲各地的華人社會當中同樣存在。只是因中國人政權的出現,漢化程度更高更快,最後是原為台灣人口主體的先住民向漢人認同,促成了台灣向漢人主體社會的迅速轉化,這是與東南亞各地華人社會根本不同之處。(2005年12初版的第221、222頁)


湯錦台「閩南人的海上世紀」。湯顯台的第一本書「大航海時代的台灣」,得到中國時報開卷版年度十大好書獎,並得到中央研究院院士許倬雲專文推薦,也創下數萬冊的銷售佳績,在台灣社會的知名度不輸給沈建德。


湯錦台只是不像沈建德那樣給出明據的數據──宣稱85%的台灣人(本省人)帶有原住民的血統,而認為,台灣大多數漢人是由平埔族原住民漢化而成,一部分是原漢通婚的混血兒,一部分則是閩粵移民及其後代。既然如此,為何沈建德遭受外界大力批判?湯顯台及其他相同、類似論調的人反而沒事呢?


因為沈建德毫不隱諱在每本書展現自己的政治立場,而湯錦台及其他相同、類似論調的人沒這麼做。沈建德主動質疑許多既有論述,挑戰不少人們既定看法,不僅積極回應各方意見,而且曾為「認識台灣」教科書、開羅宣言真假問題開記者會,他也努力將自身研究運用在台獨運動;而湯錦台與其他論者則著力於歷史普及著作的書寫,不涉及「台灣是否該獨立」、「南沙群島屬於哪個國家」之類的敏感政治議題,於是同樣的觀點,讀者的反應溫和、激烈程度不同。然而,同樣知名的兩本書與作者,兩人在台灣漢人血統認知上如此相似,一個被大力批判,一個卻沒什麼爭議,讀過兩人著作的我,不禁要問:「沈建德的批判者都理性客觀嗎?」


沈建德「台灣常識」,論証開羅宣言的真偽、台灣人的血統,以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合法性。

沈建德「台灣血統」,聚焦在台灣人的血統問題。


另一個讓我質疑一些沈建德批判者的理由是:他們批判了沈建德的論點,同時卻沒証明那些沈建德想要推翻的學說是正確無誤或真實性高。講的更白一點,一些論者堅稱台灣原住民與漢人都源於中國東南沿海,要嘛沒有拿出中國、台灣、其他國家的考古研究與嚴謹的史學著作,作為他們的立論根據,不然就是引用了那些考古學者及歷史學家的某些觀點,卻擅自排除「琉球、菲律賓、中南半島、印尼等地,自古也有人移居台灣」的史實及可能性,連當今一流的考古學者與歷史學家都不敢宣稱「自古以來只有中國人會移居台灣,其他地方沒有」,一些論者卻有這樣的自信,然後以這種自信作為底氣,來批判沈建德與其他類似觀點的人,這樣的態度理性客觀嗎?

 

我認為,理性客觀的批判者會正面論述,也就是努力鞏固以下的觀點:不論原漢,大多數台灣人的祖先確實是從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移民來台,而中國以外的移民,因數量過少,而且對台灣歷史影響微乎其微,可以略而不提。那些人可這麼做,至於使用「數典忘祖」、「台獨分子」之類的政治語言,泛政治化,實在大可不必!畢竟嚴重背離史實的言論,不管論者的政治立場為何,最終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將會淡出人們的視野,甚至被世人徹底遺忘。

 

不幸的是,當前我見到的不少沈建德批判者,他們的批判言論,與其說是出於學理,不如說是出於自身政治立場、文化認同、族群優越感被冒犯以後所產生的憤怒情緒。換句話說,「台灣大多數漢人是由平埔族原住民漢化而成」是否真實其實沒那麼重要,重點是,台獨運動、「去中國化」主張、台灣平埔族復權運動的「利器」出現了,往後那些運動可能蓬勃發展,甚至徹底顛覆了什麼,所以他們感到憂鬱或憤怒,不批判不罷休!當然這麼做,一個人是不太可能寫出什麼理性客觀的評論,因此截至目前為止,針對沈建德其人其文,沒多少有深度、有思想的評論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