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與「憑;以;憑依;憑由;憑於;憑藉;飛以;往倚;越以;緯由;委由;維用」等的橋接
完整標題:via 與「馮」、「憑」(凴、凭) 或「以」或「馮依」、「馮倚」、「馮以」、「馮由」或「憑依」、「憑倚」、「憑以」、「憑由」或「馮於」或「憑於」或「憑藉」或「馮依以」(憑依以) 或「馮由以」(憑由以) 或「飛依」、「飛倚」、「飛以」、「飛由」或「赴依」、「赴倚」、「赴以」、「赴由」或「往依」、「往倚」、「往以」、「往由」或「越依」、「越倚」、「越以」、「越由」或「緯由」或「委由」或「維用」等的轉換密碼
【附圖:「馮、憑、凴、凭、由、以」字形演化】
v:逆時針轉 90 度約略象徵漢字「馮」左部的二點符號。
i:輔助發音;或代表 with 而轉換漢字「與」。
a:約略象徵漢字「馬」。
v + i + a = 冫+ 輔助發音 or 與 + 馬 = 冫馬 or 冫與馬 = 馮 = via,直譯即發音爲類似 piéng 的漢字「馮」,意通「憑」字,也意通「凴」或「凭」二字。不過,漢字「馮」也被作爲姓氏的名稱,古人可能為了和上述的意義有所區別而將姓氏名稱「馮」字發音爲 féng 而不是 piéng 或 píng。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記載「馮,馬行疾也。从馬冫聲。房戎切 [注] 臣鉉等曰:本音皮冰切。經典通用爲依馮之馮。今别作憑,非是。」,意思是說「馮」字的本意是「馬行疾」(馬行動疾速、馬快跑),並且「馮」字在古代經典中有「依馮」之「馮」的意思,而清代也有將古代的「馮」或「依馮」寫為「憑」或「依憑」的習慣用法,但是陳昌治卻認爲「憑」字是「馮」字的錯別字。(P.S. 參考文末【附圖:「馮、憑、凴、凭、由、以」字形演化】)
若參考漢字「馮」字「馬行疾」的本意和其與古語「依馮」(即現代的「依憑」之意) 的關聯來看,via 一字最初可能也有「馮依以」(憑依以) 或「馮由以」(憑由以) 即類似「fast 移以」或「飛依以」或「飛由」、「赴以」、「赴由」、「往以」、「往由」等藉由快速的行動載具前往之意,後來纔泛指「經由」、「藉由」或「以」的意思,也意通後世的「憑依」、「憑藉」、「經過」、「通過」等。
此外,漢字「凴」、「凭」和「馮」、「憑」意思差不多,但「凴」、「凭」二字最初可能是專用於表達「憑几」(倚靠著「几」類物件,如「凳」、「几案」等) 之意,正如「憑」字最初也可能另有表達心靈的依靠之意。
所以,via 一字與漢字的直接關聯又可以如同下述的二個橋接分析:
1. via 與「以」的橋接轉換:
v:轉約 30 度約略象徵漢字「以」字左邊的符號。
i:分解爲「· l 」再轉換漢字符號「丶人」( l 約略形聲漢語「人」的起音)。
a:約略象徵漢字「以」的甲骨文字體。漢字「以」的甲骨文字體類似ㄧ個人形符號手部與與一個形似 o 或 b 形符號相連的組合,其中 o 或 b 形符號可能就是象徵該人所倚重或倚靠的某個「物件」(object) 。
v + i + a = 𠄌+ 丶人 + o亻 = 𠄌丶人 + o人 = 以 + 以 = 以 (二個「以」縮寫爲ㄧ個 「以」,後面的「以」來自對於漢字「以」之初文之一的描述,前面的「以」來自漢字「以」之後世的字體) = via,由此我們會發現 via ㄧ字在造字之初也可能有另一種寫法是 viin 或 vion (其中 n 轉換漢字符號「人」)。不過,如果 via ㄧ字要更簡單地轉換漢字「以」的甲骨文字體,也許將 v 視爲轉 180 度的「人」而代表人形符號、i 視爲代表 with (與)、a 視爲意通 one 或某個 object (物件) 而轉換漢字「以」之甲骨文中的 o 或 b 形符號,那麼 via 即爲「人與o」或「人與b」的組合即可能完全吻合漢字「以」的甲骨文字體之一了。(P.S. 參考【附圖:「馮、憑、凴、凭、由、以」字形演化】)
2. via 與「馮依」、「馮倚」、「馮以 」、「馮由」、「憑依」、「憑倚」、「憑以」、「憑由」、「飛依」、「飛倚」、「飛以」、「飛由 」、「赴依」、「赴倚」、「赴以」、「赴由」、「往依」、「往倚」、「往以」、「往由」甚至「越依」或「越倚」或「 越以」或「越由」等的橋接轉換:
v:約略形聲漢語「馮」(後世又意通「憑」) 或「飛」或「赴」或「往」的起音。
i:約略形聲漢語「依」或「倚」或「以」或「由」或「與」的起音。
a:約略象徵漢字「以」的甲骨文字體;或通過 aA 約略象徵漢字「於」;或約略象徵心臟而代表 heart 並意通漢字「心」;或約略形聲漢語「藉」的尾音;或僅是語尾輔助發音。
via = 馮 or 憑 + 與 (此時「與」即 with 而僅作構字用語) + 心 or 以 or 於 or 藉 = 憑 or 馮以 or 馮於 or 馮藉 or 憑以 or 憑於 or 憑藉
via = 馮 or 憑 or 飛 or 赴 or 往 + 依 or 倚 or 以 or 由 + 語尾輔助發音 = 馮依 or 馮倚 or 馮以 or 馮由 or 憑依 or 憑倚 or 憑以 or 憑由 or 飛依 or 飛倚 or 飛以 or 飛由 or 赴依 or 赴倚 or 赴以 or 赴由 or 往依 or 往倚 or 往以 or 往由,甚至還可能有「越依」或「越倚」或「 越以」或「越由」之意境,正因爲 English 的 Vietnam ㄧ字也與「越南」互通。
另外,via 一字在 English 中又意通 by way of (傍依道于;傍以法方由于;憑依道于;憑以法方關于;......),類似「憑依經由以 way、road、path、highway、channel、course 之類」的語意,但 by 一字本身也可以直接橋接於漢字「以」,也就是約略象徵形似ㄧ個 o 或 b 形與人形符號組合的字體,即以 b 約略象徵漢字「以」的甲骨文其中形似 o 或 b 形的符號、y 又轉 180 度再左右鏡射而約略象徵其中的人形符號且同時約略形聲漢語「以」的起音。
我們甚至可以在漢字「以」的金文、楚系簡帛文字、篆文中看到融合了 b 形符號和「乙」形符號特徵的字體,此時的「以」字可能改以形聲漢語「乙」來發音,但是否也可能有形聲字母 b 的發音而類似融合「b乙」或「b合乙」而近似 by 的現代發音方式呢?......頗爲耐人尋味!(P.S. 參考【附圖:「馮、憑、凴、凭、由、以」字形演化】)
再則,via 也可能有類似「經由」一詞的「緯由」之意,即 via = v + i + a = 緯 + 由 + 語尾輔助發音 = 緯由,意通中文「經由」,但是較似以「緯」字代替「經」字的語意。其實,漢字「經緯」二字也有聯用於一詞的時候,也就是二字有時意思相近,古書《說文解字》及其註解版本即有「經」爲「織」或「織從絲」(織縱絲) 、「緯」爲「織橫絲」的解釋,二者皆有「織絲」的本意,只是縱橫織向的不同。
既然上述 via 的 v 也可能約略形聲漢語「緯」的起音,也許 via 還可能有「委由」之語意,例如法律有時會委託經由立法委員來制定,此時就是ㄧ種「委由」 。此外,從發音看,via 甚至可能意通古代漢字典籍《易經》裡出現的「維用伐邑」(憑藉維持連通及管制於城邑) 之「維用」ㄧ語,意思類似「憑藉維持連通的作用」之意。
P.S.1.
Latin:via -- 與 English 之 via 同義。
PIE:*wegh- -- 往移去行、往移至行、運移行、運到、運至,類似 to go (至于去往;至于前往;去走往;渡行往)、convey (運輸;運赴移;運往移)。
P.S.2. via 在單字的組構中常常帶有「赴移」、「赴移於」的漢字語意及「旅」、「旅用」等字詞的部份語意,甚至也有「路」或類似 way (道) 之意義或「豐樣」、「富樣」等較偏僻的含意:
viator:赴移於途員人;赴移於途者;旅行者;旅人;旅客,或又引申爲「過客」。
viatic:赴移於途之況;赴移於途之感;赴移於途的形容;旅之況;旅行的;旅途的。
viatical:赴移於途之況樣容;赴移於途之感的;赴移於途之物件;旅帶攜物件;旅行用品;旅用式款樣容。
viaticum:赴移於途之攜用物;赴移於途之攜用錢,此時 m 代表 money;赴移於途之裹腹物,此時其中「裹腹物」即「充飢用的食物」,u 約略形聲漢語「腹」或「肚」的尾音;活倚於途之裹腹物;旅帶攜物;旅用品物;旅用式款物;旅用貼津,意通「旅行津貼」;赴聖之餐,或意指「臨終的聖餐」,此時爲宗教用語,其中 ia 代表 ear 轉換漢字「耳」、t 約略形聲漢語「𡈼」的起音、c 約略形聲漢語「口」的起音,且 ticum (卜與夕又meal) 同時轉換漢字「餐」;豐盛之餐。
viaduck:赴移的道於高空;越以道於上空。類似「高架道路」之意。
viable:活之可羆之;活之可能的;發之可羆的;化之可能之;發芽可能之;赴之可羆之;往之可能之。其中「羆」與「能」同義。此字的字首 v 或約略形聲漢語「活」的起音。
viablity:活之可羆之態;活之可能之態樣;發之羆力;化之可能之力;發芽能力;赴之羆力;往之能力。其中「羆」與「能」同義。此字的字首 v 或約略形聲漢語「活」的起音。
【附影片:BEAUTIFUL WILD HORSES RUNNING / 分享自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