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追求民主之路就此中斷,兩個多月後,在地球另一端,位於波羅的海東邊的三個東歐國家,包括……

1989年,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追求民主之路就此中斷。兩個多月後,在地球另一端,位於波羅的海東邊的三個東歐國家,包括立陶宛、拉脫維亞與愛沙尼亞,發起一場多達2百萬人的和平示威,他們並肩串起一道超過6百公里的人鍊,向世界展示抗議蘇聯佔領三國的決心,後世稱為「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活動中人們透過歌唱方式表達心聲,又被稱作「歌唱革命」(Singing Revolution);隔年3月11日,立陶宛在3月11日通過獨立宣言,成為第一個宣布脫離蘇維埃聯合共和國的國家,也吹起蘇聯解體的第一聲號角。

2004年228紀念日,台灣發起「牽手護台灣」活動,串起全台500公里長的人龍,表達反對大陸飛彈威脅的決心。台南市長黃偉哲Facebook

立陶宛捐贈台灣2萬劑疫苗,一夕之間,成了台灣不少民眾爭相報恩的最愛國家;許多人對立陶宛感到陌生,其實台灣在2004年2月28日發起的「牽手護台灣」活動,當時全台約200萬人參加,串連起台灣從南到北長達500公里的人龍,向國際展示台灣民眾面對大陸飛彈威脅,捍衛家園的決心,同時也為隔月舉行的「反飛彈公投」造勢;這項活動仿效的,就是「波羅的海之路」。

香港2009年8月23日也仿效「波羅的海之路」,串起長達60公里的「香港之路」。資料照片(陳展熙攝)

同樣地,香港民眾在反修例運動的浪潮中,也在2019年8月23日「波羅的海之路」30周年,發起「香港之路」運動,多達21萬香港人在各區手牽手,橫跨三條香港主要港鐵網絡,包括港島線、荃灣線及觀塘線,並由天星小輪線連接港九,築成60公里長的人鍊,以手機閃光為記,自發於行人路上組成人鏈,團結一致,不分「和」與「勇」,展示港人爭取落實五大訴求的決心。

立陶宛的百年近代史,就是一頁與強權對抗的血淚史;這從立陶宛北部的十字架山丘(Hill of Crosses)就可看出,從1831年就流傳放置十字架的傳統,紀念戰死沙場的親友,也是反抗俄羅斯帝國的象徵;蘇聯政府曾三次破壞十字架山,但立陶宛人就放更多的十字架,民族韌性令人敬佩。

立陶宛近年對台灣表達友善態度,去年4月,逾200位政壇和知識界菁英聯名致函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和在台成立代表處;去年10月大選,新政府一上台即聲明將支持「為自由而奮鬥」的台灣。

目前台灣在立陶宛的外交事務,由駐拉脫維亞代表團負責處理。眾新聞向駐拉脫維亞台北代表團代表黃鈞耀詢問,台灣如何發展與立陶宛關係進展等相關問題,黃僅低調表示,「駐拉脫維亞代表處作為台灣外交的一環,所有同仁都非常努力,而且是一棒一棒多年的默默積累,才能讓雙方善意在重要的時刻,足以化為令人感動的行動。」他強調,「秉持多做實事的精神,在過程中會盡量低調。」

立陶宛不僅對台灣友善,對中國的態度也日趨強硬,該國國會在今年5月21日通過決議,嚴厲譴責中國對新疆維吾爾人的「種族滅絕」和犯下「反人類罪」,要求聯合國對維吾爾人遭受的種族滅絕進行調查,要求歐洲議會和歐盟執委會重新檢視與中國的關係,並對維吾爾人的處境表達立場。這是繼荷蘭和英國後,歐洲第3個以此譴責中國的國會。

39歲的外交部長蘭斯伯吉斯(右)1日表示,將在台灣設立辦事處。

緊接著,5月23日,立陶宛外交部長蘭斯伯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宣布,退出中國與中歐及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認為這個包含部分歐盟成員國的機制「製造分化」,構成中國分裂歐盟的因素。立陶宛自2012年以來即成為17+1一員,也敦促其他歐盟成員國離開這個合作機制。

上個月,經濟與創新部長雅莫娜提(Aušrinė Armonaitė)更公布,國會已通過修法,最快今年秋天將在台灣設立經貿代表處。

 最新消息則是,蘭斯伯吉斯1日表示,計劃在台灣設立代表處,他說,包括台灣在內的東亞地區,將是立陶宛未來外交的重點,包括將在澳洲成立大使館,並在新加坡與南韓也設立代表處。蘭斯伯吉斯強調,立陶宛並非反對中國,而是避免經濟依賴會導致在政治上受制於中國,影響國家安全利益,因此計劃多角經營印太地區。

立陶宛歷史可追溯到1009年,近代史宛如一頁慘遭列強蹂躪的侵略史。Tourism Lithuania

立陶宛位於歐洲的東北部,根據法國國家地理學院(French National Geographic Institute)在1989年的地圖定位,立陶宛的Girija,就是歐陸的中心位置;也就是因為其地理位置憂鬱,讓它自古以來飽受列強入侵,特別是俄羅斯帝國及後來革命成功的蘇聯。

198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詩人米洛什(Czeslaw Milosz),出生地點就在沙皇佔領下的立陶宛,當年他在領獎致詞時曾說:「能出生在一個以「自然」為人類尺度的小國,是件好事,各種語言與宗教在這裡共存好幾個世紀,我心中浮現的,就是立陶宛,一個充滿神話與詩歌的國家。」他說,雖然他的家人自16世紀就講波蘭話,所以是波蘭詩人,而非立陶宛詩人,「但立陶宛的風景與精神,從未拋棄過我。」

米洛什被譽為當代最有名的波蘭詩人,他的國家波蘭先後經歷納粹國家主義與共產主義兩大極權制度統治,正與立陶宛的命運一樣。

立陶宛位置西濱波羅的海,北鄰拉脫維亞,東為白俄羅斯,南接波蘭,西南邊就是俄羅斯的卡列寧格勒,西與瑞典隔海相望。總面積為65,301平方公里,約台灣的1.8倍,首都為威爾紐斯(Vilnius),考納斯(Kaunas)市是第二大城。

立陶宛人口約292萬,僅約台灣的十二分之一;最早歷史可回溯至西元1009年,曾與波蘭組成聯合大公國,鼎盛時期,領土涵蓋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西部等,但自1795年後,逐步被沙皇時期的俄國吞併。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立陶宛先遭德國佔領,大戰結束後,1918年宣布獨立建立共和國;接下來,卻因1939年德國和蘇聯簽訂《德蘇互不侵犯協定》,立陶宛被劃入蘇聯勢力範圍,隔年被蘇聯佔領;1941年,又因蘇德戰爭開打,納入德國領土;直到1944年,蘇聯軍隊進入立陶宛,成立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被納入蘇聯共產鐵幕。

立陶宛近代百年史,宛如一場永無止息的噩夢,但立陶宛人從未放棄追求自由的渴望,在8月23日「蘇聯德國互不侵犯協定」50周年這一天,立陶宛人、拉脫維亞人與愛沙尼亞人手牽手,串聯成一條長達650公里長的「波羅的海之路」,透過眾人齊力吟唱歌謠,表達追求和平、反對蘇聯統治的決心,震驚世界。

隔年,也就是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通過獨立宣言,獲得冰島率先承認,因此,立陶宛人每年都會舉辦慶典,感謝冰島患難相挺的真情;一直到1991年6月,蘇聯正式承認立陶宛獨立,自此,立陶宛再次以獨立國家身分,活躍於世界舞台。

眾新聞在採訪立陶宛人民的過程,對方常不經意就自稱立陶宛是個小國家,事實上,到立陶宛的官方旅遊網站,開頭也也自稱是小國家,還說沒人不這樣認為,但有著無限美景值得探索;事實上,他們的志氣,一點也不小,而且善用「年輕」的優勢,創造屬於立陶宛的新未來。

希莫尼特領軍的立陶宛政府展現對鄰近國家的民主關懷,其中也包括對台灣表達支持。Ingrida Šimonytė twitter

透過公開資料查詢,立陶宛現任總理希莫尼特(Ingrida Šimonytė),去年就任時只有46歲,雖遠不及芬蘭總理桑娜.馬林(Sanna Marin)2019年時就任的34歲,但也是立陶宛近20年來第二年輕的首相。其實,立陶宛在20世紀初脫離沙皇俄國時代獨立時,首任首相Augustinas Voldemaras年紀也只有35歲,在被蘇聯併吞前的16任首相中,更有7位年紀少於40歲,顯見立陶宛對於年輕領導者的接受程度。

同樣地,在希莫尼特的內閣中,年輕化也是一大重要指標,在此次捐贈疫苗而知名度大增的外交部長蘭斯伯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只有39歲,但已是14個部會中第五年長的閣員;最年輕的,也是支持台灣力道十足的經濟與創新部長雅莫娜提(Aušrinė Armonaitė),去年就任時只有31歲;其他如司法部長朵柏佛斯卡(Evelina Dobrovolska),現年只有33歲、交通與傳播部長36歲、文化部與環境部長也都只有37歲,都可看出立陶宛政治人物年輕化的趨勢。

正因為這批年輕政治人物大都在1990年獨立前幾年出生,對於蘇聯共產主義幾乎毫無感情,感受到的,卻是無所不在的威脅,這也讓他們熱情擁抱民主陣營;特別是在去年新內閣上任後,多項做成的決議,都明顯與中國不同調;更重要的,擁抱創新科技的優勢,讓立陶宛脫離傳統東歐國家發展窠臼。

立陶宛經濟與創新部長亞莫娜提今年僅33歲,除大力表達對台灣的支持,也積極引進各種的創新之道。

以經濟與創新部長雅莫娜堤為例,最近幾則公開訊息,揭露的都是立陶宛的遠大夢想,例如: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睽違13年再次招募太空人,今年4月才加入的立陶宛,史無前例地,有多達80名立陶宛人提出申請,雅莫娜提在臉書發文,鼓勵他們勇於追求夢想;她還特別提到,此次共有16位女性參加,這也符合立陶宛鼓勵更多有才能女性,努力向世界爭取發光機會的目標。

最近,雅莫娜提則與馬斯克(Elon Musk)一手打造的SpaceX衛星網路服務星鏈(Starlink)代表首次開會,除宣布年底或明年初就可開啟Starlink計劃,更說SpaceX同意與正努力發展太空科技產業的立陶宛商業與科技社群開會。

這代表什麼呢?如同老是自嘲是小國一樣,雅莫娜堤說,聽到立陶宛要發展太空產業,很多人都嗤之以鼻,但其實立陶宛已努力在這個領域生根,並且快速成長,也有更多投資湧入、更多新創事業開啟,她說,「現在至少有30家公司生產太空產業零組件,其中一家產值已達50萬歐元,預計5年內總產值將是現在的2.5倍。」

發展太空創新產業有什麼好處呢?雅莫娜堤說,除了與太空產業直接相關的基礎部門受益外,透過航太數據,也可監控農業如森林砍伐等情形,另外在醫療、智慧機器人等計劃,也都有所助益。

有夢,就去追。立陶宛的創新,植基於他們悠久的歷史發展。成立於1579年的維爾紐斯大學,是中歐地區最古老的大學之一,裡面的天文台更是歐洲第一座、全球第四座天文台,碑文上還寫著:「群星自此升起」(Hinc itur ad astra),充分展現其自信心。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有一個「國中國–對岸共和國」展現對藝術的包容。Tourism Lithuania

立陶宛有屬於自己的傳統民族音樂、民謠與舞蹈,首都維爾紐斯舊城區,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立陶宛的包容與幽默,則在維爾紐斯的「國中國–對岸共和國」展露無遺,這裡原本是一群藝術家在1997年4月1日成立的烏托邦,但卻成了象徵藝術自由的典範,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包括總統、護照和國旗,一應俱全,甚至還有自己的貨幣,可以在每年的國慶日使用。

至於真正道地的立陶宛人,會選擇哪種美食或旅遊景點呢?眾新聞採訪的兩名立陶宛人,同時都推薦朱古力和啤酒。

 現任歐洲議會議員助理的艾拉塞韋丘思(Giedrius Alasevičius)說,立陶宛雖不是葡萄酒鄉,但有一種用野櫻莓(chokeberries)釀製名為“Voruta”的葡萄酒,喝起來很甜,與一般人點酒時的傳統期待相去甚遠,但若用開放的心態小酌一番,未嘗不是一種有趣的嘗試。至於啤酒,他高調說,等級又不同了,建議親自到立陶宛一遊,「任何一家小啤酒廠,都值得駐足一試。」

「松樹蛋糕」以立起來像棵松樹為名。Tourism Lithuania

至於糖果與朱古力,艾拉塞韋丘思說,有一種名為“Sostinė”的糖果非常受歡迎,另外,還有一種立陶宛傳統甜點,在西方世界找不到類似的東西,亞洲遊客特別喜歡,名為“šakotis”松樹蛋糕,正如其名,長得就像一棵松樹一樣,非常特別。

另外,任何立陶宛人都知道,立陶宛的主食是馬鈴薯,但即使如此,許多立陶宛人都還不知道,原來有一種大受歡迎的馬鈴薯內餡口味朱古力,以立陶宛女性的名字命名"Miglė"。艾拉塞韋丘思說,若真的要嘗鮮,可以來試試這些巧克力,因為一說出「我吃了馬鈴薯口味的巧克力」一聽就知道你是道地立陶宛人。

目前擔任立陶宛國會助理的潔紐韋丘德(Edita Janulevičiūtė)也說,立陶宛沒有產葡萄酒,但有不少好啤酒,還有蜂蜜製成的蜂蜜酒,是當地最古老的酒精飲料;若喜歡甜食,還有許多精緻朱古力,她最推薦的是有百年歷史的露特(Rūta)朱古力,她也推薦許多種類的乳酪,若有興趣,可上網站查詢訂購

另外,潔紐韋丘德推薦,最適合到立陶宛的旅遊季節是5月到9月,不過,若想體驗冬季極致冷冽快感,則另當別論,可以選擇一月時前往。最舒服的旅遊目的地,當然是拜訪首都維爾紐斯,這裡有許多巴洛克建築和歷史遺址、無數餐廳和博物館;若有興趣跑遠一點,也可以到古代首都特拉凱古堡(Trakai ),或者到波羅的海濱海渡假勝地帕蘭加(Palanga)及克萊佩達港(Port Klaipėda)

庫爾斯沙嘴有一望無際的沙丘,是不少旅客必遊之地。Tourism Lithuania

若是大自然的愛好者,應該會很喜歡到庫爾斯沙嘴(Curonian Spit)觀看一望無際的沙丘、綿延無盡的湖泊、河流與蔥鬱森林,就像拉巴諾拉斯(Labanoras)一樣。她說,誠摯歡迎大家造訪立陶宛,也讓立陶宛與台灣、香港的友誼之門可以永遠敞開。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