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浸大及中大三間大學的新聞學院今日聯合舉辦有關「假資訊」的講座暨論壇,主題為「立法是否就是答案?」多位新聞學者、行會……

政府屢次表明現時社交媒體和網絡欠缺監督,已多次提出規管「假新聞」並訂立相關法例。多名新聞學者和傳媒工作者今討論「假新聞」條例之影響,擔心政府以「假新聞」條例作為武器「有權用盡」,本港新聞自由每況狀下,媒體所面臨的問題如政府干預、政府與傳媒之權力不對等狀況令人憂慮。

港大、浸大及中大三間大學的新聞學院今日聯合舉辦有關「假資訊」的講座暨論壇,主題為「立法是否就是答案?」多位新聞學者、行會成員兼資深大律師湯家驊等均有出席。

中文大學榮休教授陳韜文在總結時表示,香港傳媒自由岌岌可危,現時已有不同條例在基本框架下涉獵到「假新聞」,例如誹謗罪等。他笑言,在場除了湯家驊外,所有人應該都認為政府應慎重考慮訂立「假新聞」一法所帶來的潛在弊處。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蘇鑰機在論壇中引述,香港記者協會近日公佈「香港新聞自由指數」,每年均有下跌趨勢,當中亦有99%受訪者認為《港區國安法》損害新聞自由。面對「假新聞」條例立法之可能性,媒體或許面臨政府干預,被逼自我審查,情況令人警惕。

眾新聞總編輯李月華指香港的新聞自由環境正急劇惡化,記者均對行業前景「持懷疑的態度」。她表示,「假新聞」條例的影響或比國安法更為深遠。相比國安法針對危害國家安全之行為,「假新聞」條例所涉及範圍更為廣泛,理論上,新聞的每一部分皆有所涉及。

對於此條例她有三項擔憂,包括:政府會否借「假新聞」條例作為武器「有權用盡」,涵蓋所有範圍;其次,她擔心政府控制資訊和公眾知情權上難以取得平衡,近期最明顯的例子,是幫香港電台拍攝《鏗鏘集》的紀錄片編導蔡玉玲,因為車牌查冊而被檢控、罪成罰款;最後,她憂慮政府下一步就是要求傳媒登記或執照化。

惟行會成員湯家驊在論壇上多次表明立「假新聞」法例是唯一出路,認為市民應保護我們的價值和擁護基本法,卻未提及如何判斷「假新聞」。他認為港府應要求社交平台服務商在香港設分支,這樣有假新聞問題時,有人可以承擔責被制裁責任。

論壇亦引述不少國家之規管法例及其立法理由。任教於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陳志敏提到有國家雖就「假新聞」訂立法例,但並非涵蓋所有新聞。如德國針對社交網站上的仇恨言論,推出「反仇恨言論法」,要求社交媒體於24小時內移除仇恨言論及其他非法內容;法國則為選舉訂立新聞法例,根據該法案,在選舉期間,候選人有權控告報道有爭議的新聞媒體,一旦被法院裁定為失實報道,可要求媒體公司刪除相關報道。此外,英國、羅馬尼亞及加拿大選擇以媒體素養教育,提高媒體對新聞訊息之解讀與運用能力。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