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傲莊拆樓】消息指錯用強度減半混凝土 屋宇署依賴發展商的結構工程師監管
東鐵綫大圍站的上蓋物業「柏傲莊III期」,其中興建中的兩座牆身底座混凝土強度測試未達標,發展商新世界決定拆卸重建。就鋼筋混凝土工程的一般監管,資深土木工程師倪學仁表示,屋宇署現時不會主動抽樣檢查混凝土等建築材料,完全依賴發展商的結構工程師監管,在收到不合規格報告才會到場進一步檢查。
中科興業董事總經理潘焯鴻就收到消息,據涉事建築圖則及新世界內部工程師透露,出現問題的牆身底座(俗稱「大砧板」)原應使用80強度的混凝土,現時卻用錯強度減半、一般用在樓面而非主力牆的45強度混凝土。潘形容「根本上無可能補救,根本唔應該再起上去,所以新世界只可以停工拆卸,無其他選擇」。
新世界周四發稿公開事件,指柏傲莊III期於興建途中,發現部分第1和第8座的牆身底座混凝土,於強度測試中未達標,決定拆卸重建。公關其後補充「其實唔係去到要拆嘅程度」,但因加固過程需時,同時希望讓買家心安,決定拆卸重建。
資深土木工程師倪學仁指出,若一座建築物的混凝土強度不足、超出荷載,「可以在好短時間內成幢樓冧咗」,現時的問題牆身底座相信是俗稱「大砧板」的厚板轉換層,為建築物結構的主要骨幹,「如果佢爛,上面成幢樓就會砸落嚟,全部碎晒。」
倪學仁認為出錯原因有多種可能,包括承建商訂購錯誤、地盤監工在施工現場指示錯誤等。他表示,地盤往往有多個施工點同時澆灌混凝土,所需強度不同;混凝土一般要在出廠約兩小時內,運送到地盤並灌入模板,時間緊迫,工人一見混凝土送到便立即施工,故工程尤其依賴監工清楚指示,同時運到的多車混凝土分別用在何處。
屋宇署現未主動抽樣檢查混凝土
就涉及鋼筋混凝土工程的監管,倪學仁表示地盤設監工現場指揮及監督,法例規定承建商要按比例抽取施工用的混凝土,製成磚塊,冷卻特定日數後在實驗室進行受壓測試;屋宇署現以「28日磚」為標準,但測試「7日磚」也是地盤常見做法,用以參考材料質量是否達標。倪又指,若是4日完成一層的速度,甚至有地盤每18小時製造磚塊作測試,視乎工程需要而定。
倪續指,若「28日磚」未能通過受壓測試,發展商的註冊結構工程師須向屋宇署匯報,雙方再到現場檢查,包括使用混凝土槍測試承受力,以及採集混凝土芯樣本作進一步抗壓測試。若未能通過上述測試,承建商即須提供補救方案,例如加厚牆身或其他改善工程,否則須拆卸重建。倪補充,屋宇署雖有監督隊伍監察施工程序,但不會主動抽樣檢查混凝土等建築材料,完全依賴註冊結構工程師作監管,收到不合規格報告才會到場跟進。
倪學仁形容灌錯混凝土是難以挽回的錯誤,若在測試後發現問題,「咁就無㗎喇,已經喺現場28日。」他又提到等待測試結果期間,工程一般繼續進行,「唔能夠每落一次石屎等28日,如果係咁你起到天光」,故繞灌混凝土前的把關尤其重要。
80強度混凝土減半至45強度
中科興業董事總經理潘焯鴻表示,據涉事建築圖則、新世界及外判商的內部工程師透露,出現問題的牆身底座(俗稱「大砧板」)原應使用80強度的混凝土,現時卻用錯強度減半、一般用在樓面而非主力牆的45強度混凝土。他形容錯誤已超出可補救程度,「今次差異係一倍,根本上係無可能補救,根本唔應該再起上去,所以新世界只可以停工拆卸,無其他選擇。」
潘焯鴻估計問題有四個可能性,一是承建商協盛沒有妥善施工和監管,二是模板外判沒有做好不同強度混凝土的分隔工作,三是澆灌混凝土外判沒按圖則將適當的混凝土澆灌進設定的地區,四是混凝土澆灌時加入大量水份,雖減低工作難度,但會折損5-10%強度。
潘焯鴻指出,第1及第8座已興建約20層,由第7層開始是住宅單位樓層,若平均每5天完成一層,13層就花65個工作天,新世界應更早發現問題。他舉例,施工後如果第一時間進行7日磚及28日磚的「磚仔測試」,在施工約10日後,工程師應即時發現混凝土強度不足,「唔會去到十幾層先發現」。他認為,今次事件是「管理上的缺失,施工上的錯誤」。
屋宇署周四發稿回應,指6月18日收到該項目的註冊結構工程師報告,指第8座七樓至八樓的部分鋼筋混凝土支柱,抗壓測試結果未達圖則指明強度,當時已暫停該座工程作進一步測試;屋宇署7月6日再接獲通知,第8座的鋼筋混凝土承力牆、第1座的部分鋼筋混凝土支柱及承力牆,均出現類似情況,1座工程於是亦被叫停。屋宇署表示高度關注事件,已就有否違反《建築物條例》展開調查。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