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互聯網協會今日發布有關市民使用開放數據現況,調查發現幾乎所有市民都曾上網瀏覽公共數據;而天氣、地鐵或巴士時間表及辦理……

香港互聯網協會今日發布有關市民使用開放數據現況,調查發現幾乎所有市民都曾上網瀏覽公共數據;而天氣、地鐵或巴士時間表及辦理身份證與證件資訊,為過去一年透過網站或手機取得最多的數據。市民最希望將來開放予公眾取得與取用的數據,首兩位為經濟狀況及人口統計數據。調查又顯示,市民普遍對搜尋數據的過程滿意程度較低。

香港互聯網協會今日發布「香港市民使用開放數據現況問卷調查」結果。香港互聯網協會開放數據小組召集人黃浩華(左)、 香港互聯網協會董事鄭斌彬(中)及「香港開放數據指數」研究員周穗斌(右)向記者展示報告。

香港互聯網協會去年發布首份《香港開放數據指數》報告,評估香港開放數據的發展情況。今年《指數》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民研)實施調查,進一步了解香港市民對開放數據的評價、需求及期待。 

是次調查主要針對兩個群體:一是香港民研意見組群中15歲以上的市民代表;二是從事資訊科技行業或擁有相關專上教育學位的人士。

香港民意研究所於3 月 29 日 至 4月 19 日期間向超過九萬名 15 歲以上市民發放問卷, 共收回 3343 份有效問卷。另外,香港互聯網協會會員及參與活動人士亦獲邀,並交 回 106 份有效問卷。

最熱門搜尋數據:天氣及地鐵巴士到站時間

調查發現,幾乎所有(約99%)市民表示過去一年曾查閱公共數據,當中約兩成市民表示過去一年有複製、下載或匯出 (copy, download or export) 開放數據。在眾多數據中,市民最常用的五個主題依次是交通(49%)、天氣(41%)、經濟(41%)、醫療衛生(40%)及人口(35%)。

而過去一年市民透過網站或手機取得最多數據,頭三位則分別為天氣概況/預報(90%),地鐵或巴士到站時間(頭/ 尾班車),辦理身份證或旅行證件資訊 (75%)。

被問及最希望將來會有甚麼數據開放予公眾取得和使用,排頭三位的分別為經濟狀況(39%),人口統計(37%)及交通(34%)。

約四成人對找尋數據過程滿意 

調查另一項發現是大部分使用開放數據的市民能找到所需數據,有約七成人能找到大部分數據,完全找不到的只有約3%;惟對尋找數據的過程比結果滿意程度較低,只有約四成人對過程表示滿意。受訪資訊科技人士中可以獲得所需數據的比例則略低,但也有接近五成能大部分取得所需數據,完全無法取得者僅1%,亦可見在互聯網發布的香港公共數據總體豐富。

 香港互聯網協會董事鄭斌彬指出:「政府自2017年把開放數據納入「香港智慧城市藍圖」發展計劃後,開放數據的量愈來愈豐富,可是在發布過程及方式仍有改善空間。而且不約而同地,市民和受訪資訊科技人士皆認為「更新及時」和「精細程度」(granularity)兩項開放數據指標的重要程度和現況滿意程度有較大落差。 」

建議政府整合「資料一線通」

香港互聯網協會向政府提出多項建議,建議政府整合「資料一線通」平台及各類政府網站的數據發布方式,統一標準;並完善關鍵字檢索功能及描述數據的資訊,與搜索引擎和各專門網站實現無縫對接,令市民尋找數據的過程更加順暢。

協會又建議政府設立更多途徑以了解市民與企業的需要,以需求為導向開放數據。根據調查結果,協會建議政府需更重視涉及公用事業 (包括交通)、房屋及土地的數據。 

協會認為政府應將提升市民數據素養(data literacy)納入政策議程,香港互聯網協會開放數據小組召集人黃浩華提議:「政府可以在各層級的學校教育中安排數據相關課程,也要為各行業人士,以及公務員提供適當的培訓。這可以確保香港市民的數據素養與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相匹配,提升整體社會的競爭力。」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