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法下首個書展人流稀疏 市民嘆時政書減少 批政府打壓出版自由
國安法實施後首個書展今日開鑼,不少書商因擔心觸及紅線而不擺放政治書籍。記者現場所見,書展首日人流較往年少。有市民指,留意到今年時政書近乎絕跡,慨嘆出版及言論自由受壓。
市民Tim年年來書展,他留意到今年時政書近乎絕跡,「今年夫子本書都冇咗(註:劉銳紹新作《中共百年與香港》原訂於書展展出,惟數周前接獲出版社通知新書未能出版。)以往時政書、大陸政治黑幕嗰啲書都冇晒,以前尖沙咀報攤、樓上書局都有好多呢啲書,而家都冇晒。」他慨嘆,今年因紅線不清,許多書商擔心踩界,不敢售賣時政書,「有啲SAD,香港書展原本係世界有名,現在出版及言論自由受壓,一啲反對聲音都唔可以容納。」
以往每年都來書展的林小姐表示,國安法界線模糊,令不少書商為避免惹上麻煩,不展出政治敏感書籍,令市民不能透過書籍接收有關政治資訊,剝奪香港人的言論自由及出版自由。李小姐對此亦有同感,「以往可以出版的,為什麼現在不能出版?」她認為除了一些有較極端內容的書籍外,政府都不應該妨礙出版自由。
相比起2019年,今年書展人流明顯較為稀疏,不過售賣社運相關書籍的「山道文化」攤位人流頗多,多名市民都把出版社主打的四本書籍全部購買。準中六學生高同學到場購買「山道文化」四本主打書。高同學指,自己以前政治冷感,但反修例運動後對社會重新認識,2019年時已在書展購買多本政治書籍。對於今年書展多間書商在紅線下無奈需要自我審查,高同學稱可以理解,「佢哋都要生存,喺呢條紅線咁唔清楚嘅情況下,都冇其他辦法。」他希望在紅線下,出版界仍然有出版自由的權利,又指現時紅線令許多書籍未能如期出版,唯有折衷透過互聯網或論壇閱讀更多有關政治的資訊,「雖然接觸來源少咗,但係如果有心想接觸嘅話,都冇咩問題。」
今年書展政治社運議題書近乎絕跡,另一邊廂,三中商等大型書店均有擺放與國家領導人、中國政治相關的書籍。中華書局於當眼處擺放一系列習近平的書籍,記者觀察所見,不少人經過都有翻閱或駐足停望,惟購買的人不多。其中一本《Understanding Xi Jinping's quotes from the classics》,架上本身擺放數量不多。成功購買最後一本的戴小姐,難掩開心笑容,「見到同習主席相關,又係英文,同埋係最後一本,所以就買咗佢。」戴小姐指,今年是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本身亦有關心與共產黨相關的展覽,希望可以透過書籍了解共產黨的歷史,以及中國和香港的關係。
書展內亦有攤位擺賣撐警書籍等。「皇家倉」攤位擺賣警察、懲教、海關等紀律部隊相關物品,包括徽章、鎖匙扣、茶具等,亦有「海港Sir」出版的書、紀錄警察於反修例運動中的書籍等。店內貼了多張前警務處處長、現任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及警方製作的《守城》等海報。攤位負責人駱小姐及李小姐指,攤位由「香港携創會」與「皇家倉」合辦,店內不少商品為退休警察成員的收藏。駱小姐指,市民應支持香港警察,希望在書展擺檔讓年輕人有更多認識,例如店內買滿一定金額會贈送一本記載「黑暴」歷史的書,「呢段歷史希望下一代可記住。」
不少書商均表示人流較往年差。中華書局負責人于浣君稱,今天較多人購買與香港故事或歷史相關的書籍,至於人流方面,雖今早較稀疏,但午飯後人流開始逐漸回升,對於未來數日的營業額仍有信心,認為「貴精不貴多」。商務印書館負責人吳小燕表示,今日人流稀疏,只有下午有較多家長帶同子女前來,學習類型的書籍,如語言工具或補充練習等書籍較暢銷。
一丁文化負責人劉小姐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人流明顯比往年減少,預計銷售額會下跌10至20%,劉稱為提高銷售額,今年特設「激減專區」和提供不同種類的優惠,亦會在不同時段邀請作者到場為讀者簽名,希望可以吸引更多讀者。
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指,今年首日生意與以往相比少了很多,「冇見過Day1唔洗排隊入場。」他指,受疫情影響,加上經濟低迷,亦少了內地書迷,許多中產亦已移民,全行都看淡今年銷量,本身取貨量已較保守。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