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地鐵水浸事故:防洪工程、暴雨預警與停工停課
河南鄭州暴雨成災,多名地鐵乘客在周二(20日)晚上被困車廂,造成多人死傷。當局稱有12人死亡、5人受傷,但有失蹤者家屬指,傷亡數字遠不止於此(詳見另稿)。翻查紀錄,鄭州氣象局曾連發5個最高級別的暴雨紅色預警,但一直未見當局發布停工、停課通知。
有內地媒體引述應急管理部指,接到預警後,「要經過指揮部層層批准之後」才能宣布停工停產,「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下達。」另外,鄭州地鐵安全部門主管亦表示,全線停運要由政府部門批准,又指當日已全力應對洪水,形容自己一直在撐:「因為對於市民而言,地鐵是惡劣天氣下回家的唯一希望。」
有專家表示,北方較少經歷暴雨,所以由政府到民眾都欠缺危機意識,輕視這場千年一遇的大雨:「還有人戲稱,互相開玩笑說我們去看海,沒想到海這麼深。」
鄭州地鐵被淹沒 單日雨量破港紀錄
周二晚上,鄭州地鐵水浸的畫面傳遍網絡,畫面可見,車廂被洪水淹沒,水位達到乘客胸口。鄭州地鐵事後通報,事件造成最少12死5傷,但我們追查發現,有遇難者不在公布名單中,傷亡數字或遠不止官方所言。
這場悲劇究竟是工程出問題,還是其他環節出事呢?
今次出事的是鄭州地鐵5號線,事發時,列車停了在海灘寺站和沙口路站之間。根據鄭州地鐵通報,洪水在20日下午6時,衝破擋水板,從停車場倒灌入隧道和列車內。
海灘寺站在地下分三層,5號線月台在最底一層。據內地媒體《南方周末》引述從事隧道抽水工程的人員表示,站內防洪工程一般以「百年一遇」的標準設計,以擋水為主、抽水為輔,但這次卻遇上了「千年一遇」的水災。
客觀而言,鄭州在20日的降雨量確實誇張,最高峰的下午4至5時,降雨量達到201.9毫米。和香港對比,黑色暴雨的標準是每小時70毫米,而歷史上最高的紀錄是2008年6月暴雨,每小時145.5毫米。內地媒體形容,這個降雨量相等於將100個西湖倒入鄭州。
這樣的暴雨形成洪水,加上海灘寺站所在的路段地勢偏低,水向低窪地區湧去,於是衝破地鐵站擋水板。華南理工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副主任黃國如亦認同,面對這樣的暴雨,任何防洪系統都好難起作用。
氣象局屢發預警未見停工停課 地鐵全線停運需審批 集團無權決定
不過,若水浸是無可避免的天災的話,傷亡卻或許可以避免。關鍵問題是,暴雨連下三天,為何鄭州地鐵仍要冒險繼續營運?
翻查鄭州地鐵微博,他們在20日早上曾啟動應急機制,直至下午3時開始,官方通報關閉多個站出入口;4時半關閉部分地鐵站;直至6時半才全線停運。
據《南方周末》引述鄭州地鐵安全部門主管指,他們當日一直組織擋水和抽水工程,盡量做到不停運:「我們一直在撐,一直在撐,直到下午六點,實在撐不住了。」「因為對於市民而言,地鐵是惡劣天氣下回家的唯一希望。」
至於是否停運,安全主管就指,要由地鐵的運營分公司決定,同時也要上報交通委員會和應急管理局。報道亦引述另一個南方省份的地鐵公司職員,指暴雨下決定是否停運是一個社會事件,要報到上級部門審批才可以,連地鐵集團都無權決定。
大雨下了三天,暴雨預警一個接一個,最高級別的紅色預警更在當日連發5次。根據網上流傳的一份預警文件,上面的防禦指南寫明,「要做好應急搶險工作和停止集會、停課、停業」,並由鄭州氣象局黨組書記李柯星署名,為何無人理會?
內地紅星新聞引述氣象局人員指,他們只是服務部門,負責提供天氣預警,無權下決策,停工、停課要由應急管理部下命令。至於應急管理局宣傳人員,就回應指停工停學決策「要經過指揮部層層批准後才可以做到」,「不是萬不得已不會輕易下達。」
專家:北方少暴雨 政府民眾缺乏危機意識
在中國水利學會減災專業委員會擔任特聘專家的黃國如指,這場暴雨固然是天災,放在全球任何一個城市都難以應對,但當局的應急管理工作確實出了問題,若一早宣布停工停課,傷亡不會如此慘重。
相比起廣東、湖南等南方城市,北方長期乾旱,較少遇到暴雨,所以官員和民眾都相對輕視。面對接連而來的紅色預警,若當局宣布全市停工停課,但暴雨沒有如期將至,將造成不小經濟損失,所以官員更傾向謹慎下令。
黃國如指,這是危機意識的問題:「香港我們都知道有八號風球,只要八號風球掛起來,很多人就可以自動不去單位上班。氣象紅色預警的信號,你們也看到了,他是發布了,但是沒有很好傳遞,從政府到地方,或者是社會各個層面沒有很好傳遞,非常遺憾。」
他舉例指,廣州近兩三年遇上颱風都有掛上紅色預警,應急部門隨即就宣布停工停課,並透過微信、微博、社區、物業管理等各種渠道通知民眾,務求令民眾知道要留在家中。至於老百姓,也知道遇到颱風或暴雨,要留在家中避險。
「很遺憾,我們在鄭州沒有看到這樣的氛圍,大家是正常上班了。小孩剛好放假(不用上學),否則更糟糕。那種狀態跟平時一樣,沒有意識到問題嚴重性。我相信傳遞有問題。」
老百姓也沒有收到相關提示,即使收到了,還有人戲稱,互相開玩笑說我們去看海,卻沒想到海這麼深。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