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雨災】鄭州京廣路隧道、地鐵五號線、海綿城市 多處基建有否及時發揮作用?
京廣路隧道 由堵車到被淹沒
鄭州被淹沒的京廣路隧道,事隔近一周仍然有失蹤者生死未卜,包括14歲初中生李浩明。他媽媽向眾新聞表示:「我這裡還沒找到孩子。我等著人家公安人員通知我,我回頭就是去醫院或許是太平間去找找。」
對於今次慘劇,外界關注由隧道堵車到整條被水浸沒,到底發生甚麼事?有內地媒體引述多位現場司機,整理水漲時間表,包括指隧道口由下午4時左右開始堵車,當時隧道內不少司機覺得水位不高,沒有急著走。直至5時40分左右,水位在短時間內急升,隧道內司機想走都走不了,到6時左右隧道口已淹沒。
那水位為何在短時間內急升?有現場人士質疑當時隧道內排水超負荷之際,在出口的圍擋及圍牆同時再攔不住外面水流,令更多水倒灌進隧道。
另一關鍵是隧道為何如此塞車?有目擊者就指是下午3時40分左右,隧道出口第一排車看到遠處天橋下有積水,不肯向前走,停在那裡。甚至想調頭回到未有積水的隧道,令交通更加混亂。
事實是怎樣仍有待官方公布,有人就查找記錄,發現京廣路隧道2個月前被官方標榜為鄭州最完善智慧隧道,當發生消防、排水及交通等各種問題,隧道「會思考、會說話」。例如是有駕車在隧道停下,系統會分析原因、是否出意外,再通知現場人員處理,又指隧道沿途設有近40個電話,每隔200米一,遇到突發事故可隨時求助。
不過出事後,這篇當初由大河網發布的報導,在大河網上已找不到。
地鐵五號線五龍口停車場 排水口洩洪有問題?
事實上坊間對於基建在今次雨災,有沒有發揮應有作用還有很多質疑。包括當日鄭州地鐵五號線一駕列車被洪水逼到停駛,數百人被困,事後官方通報是暴雨造成5號線五龍口停車場及周邊地區嚴重積水,在傍晚6時多沖垮停車場擋水牆,令列車要停駛。不過就沒有解釋那帶積水為何如此嚴重,是否洩洪設施有問題。
界面新聞的調查發現原來五龍口停車場一帶,十年前積水問題已榜上有名。雖然經過治理,但最近距離停車場20多米外的排水明渠被加上數十米長的水泥板,懷疑是地鐵隧道內積水的成因之一。
海綿城市
另外還有坊間對海綿城市的質疑,簡單來說是要求城市如海綿般,下雨時要夠「彈性」,既能蓄水、防洪,儲起的水亦能再用。內地在2012年提出要分批建試點後,鄭州在2016年入選河南省級試點,再在2年後推出規劃。包括去年投放5百多億元,到2個月前鄭州公布成績表,指已經建成5千多公里排水管道,以及處理了市內百多處隱患,消除率達77%。
那為何今次災情如此嚴重?有內地專家指海綿城市指標,好像鄭州般絕大部分內陸地區是應對50年一遇的暴雨,形容這次這種超標暴雨是「一塊海綿也擋不住一桶水」,不過不代表對這些極端情況毫無準備。
例如是對這些超標洪水有沒有特定預警機制通知民眾?或者排走洪水的應急機制?專家建議財力許可,可以提升海綿城市建設。但預算不夠都可以設立相對精準的天氣預警系統,包括提前發短信提醒市民以及確保各部門對防洪,分工明確、做好準備。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